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闪烁)-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中国海军放弃了这两种原始的夜战战术,只在主力舰上保留了备用的探照灯。更重要的是,主力舰的炮手都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要求必须完全依靠雷达提供的数据开火。

也就是说,炮手根本看不到敌舰,只能根据枪炮长提供的炮击数据开火。

当时,炮手甚至无法知道是否命中了敌舰,如果夜间能见度过低,比如没有月光,连主桅杆顶上的了望员都看不清楚炮弹的落点,仍然得依靠雷达来测量落点误差,然后由枪炮长调整瞄准参数。

如此一来,一艘战舰只能对付一个目标。

准确的说,是战舰上的所有火炮都由同一个人指挥,也就只能对付一个目标。

这么做,也有一个好处,即单次齐射的火力密度大大提高。虽然在昼间炮战中,也可以由枪炮长同时指挥所有火炮,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各炮塔的炮长,根据主瞄准仪提供的数据单独瞄准目标,并且单独开火。如此一来,像“山东”号这样的主力舰,四座炮塔的开火时间就不可能整齐划一,总会有一些误差,从而导致单次齐射时,八枚炮弹的弹道并非完全一致。

“山东”号能够拔得头筹,还有一个原因。

这就是,“山东”号最先修复,也最先安装炮瞄雷达,并且最先进行训练,因此训练时间最长。

在从回海军战斗序列之前,“山东”号就进行了近二十天的跑术训练。

随后,“山东”号还与两艘姊妹舰一同训练了将近一个月,而其中的跑术训练,主要就是夜战科目。

被“山东”号击中的是“妙高”号重巡洋舰。

对于这艘满载排水量只有一万余吨的重巡洋舰来说,“山东”号打出的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的威力未免显得有些过头了。这枚能够打穿四百八十毫米装甲的穿甲弹在击中“妙高”号之后,径直穿透了整个舰桥,然后在战舰右侧的海面下爆炸,除了引燃了舰桥内的一些易燃物品,以及打死了舰桥内的十多名官兵之外,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如果这枚穿甲弹在舰桥内爆炸,结果肯定不一样。

“妙高”号躲过了一劫,紧随其后的“足柄”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一点十四分,在第十四次齐射中,“山西”号收获了第一个战果,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落在了“足柄”号左舷外大约五米处的海面上,在进入海面下后,弹道发生改变,穿甲弹撞上了“足柄”号左舷舰体,命中点在水线下大约三米处。只是,穿甲弹的威力确实大得过头了一些。在穿透了“足柄”号的侧舷装甲带之后,又贯穿了三道纵向舱壁,才在“足柄”号的舰体内爆炸。

毫无疑问,这是致命一击。

虽然爆炸点远离锅炉舱、轮机舱、弹药库、油库等要害部位,但是十多公斤的猛炸药的威力释放出来后,“足柄”号依然在劫难逃。爆炸后,“足柄”号的舰体左侧被撕开了一道长近十米、宽近四米的大窟窿,而且有四道纵向水密舱壁与五道横向隔壁被炸坏,导致舰体中部严重进水。

即便舰体没有被炸断,“足柄”号也在劫难逃。

原因很简单,进水区域的总进水量已经超过了最大允许进水量,即便其他其余的水密性保持完好,“足柄”号也会沉没。

显然,重巡洋舰永远也扮演不了“次主力舰”的角色。

在与主力舰交战的时候,重巡洋舰根本没有生存机会。

事实上,重巡洋舰上的八英寸舰炮也不可能对主力舰构成实质性威胁。

只是,在这场海战中,日本海军的六艘重巡洋舰根本没有机会证明这一点,因为对这六艘没有雷达的重巡洋舰来说,一万七千米的交战距离,以及高达二十四节的交战速度,都超过了其基本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功率最大的探照灯,作用距离也不会超过一万二千米。

在以往的夜间海战中,要在超过一万二千米的距离上瞄准敌舰,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敌舰的炮口闪光来确定瞄准点。

显然,鲁志刚也知道这一点,也就没有给日舰半点机会。

在他的指挥下,六艘战舰的炮击速度都不快,平均每分钟一次齐射,而且在齐射之间战舰得调整航向与航速。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日舰根据炮口闪光瞄准中国战舰,就根本不可能击中中国战舰。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一十九章螳臂当车

更新时间:201282222:44:33本章字数:4742

第一百一十九章螳臂当车

对于联合舰队侦察编队的六艘重巡洋舰来说,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显得极为漫长。inG。

当然,对鲁志刚来说,这一个小时过得非常快。

继“山西”号重创了“足柄”号,迫使这艘重巡洋舰退出战斗序列之后,“柏林”号大型巡洋舰在一点十九分也击中了目标,即“鸟海”号重巡洋舰,并且一举击沉了这艘参加过两次硫黄岛海战的战舰。

“柏林”号能够首先击沉目标舰,除了运气因素,与其主炮有很大关系。

早在大战爆发前,中国海军就认识到,口径超过三百毫米的“战列舰级”主炮在对付巡洋舰的时候,威力明显过剩。

俗话说,过犹不及。

威力过大的穿甲弹在对付装甲薄弱的巡洋舰时,往往会在引信启动之前穿透目标,从而降低了对目标造成的损伤。

这一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多场海战中早就得到过证实。

显然,重巡洋舰也属于巡洋舰。除了配备了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主炮之外,重巡洋舰与轻巡洋舰在本质没有太大的区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些只配备六英寸或者一百五十毫米主炮的轻巡洋舰在排水量已经赶、甚至超过了战前建造的重巡洋舰,而且在整个大战期间,各国都没有建造太多的重巡洋舰,而是提高了轻巡洋舰的地位,并且逐步用轻巡洋舰取代了重巡洋舰。

说白了,重巡洋舰是“华盛顿条约”框架内的奇特产物,而且只有日本海军视若珍宝。

在认清这一点之后,中国海军才会在“北京”级大型巡洋舰配备与“柏林”号一样的二百八十毫米舰炮,而没有选择威力更大的舰炮。当时,如果中国能够生产、或者说能够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二百毫米左右的舰炮,甚至不会选择二百八十毫米舰炮作为“北京”级的主炮。

主要就是,对付重巡洋舰,二百毫米左右的舰炮就足够了。

可惜的是,中国制造不出类似的舰炮,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没有类似的舰炮,能够提供的只用用在“德意志”级与“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二百八十毫米舰炮,以及早就停产了的二百四十毫米舰炮。显然,如果选择二百四十毫米舰炮,还需要投入经费重启生产线,非常不划算。

实战再次证明,威力适当的舰炮才能在海战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根据了望员观察到的结果,命中点在“鸟海”号的首部,也就是舰桥前方,即三座呈品字型结构布局的主炮炮塔处。

当然,了望员的观察肯定存在一定的误差。

战后,中国海军对“鸟海”号的残骸做了考察,还一度想把这艘断成两截的战舰打捞起来,只是由于费用过于昂贵,而且战后有大量的过剩军事物资需要处理掉,也就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对“鸟海”号沉没残骸考察得出的结论,证明了该舰幸存官兵的话。

命中点在“鸟海”号前方主弹药库的左侧,即左舷水线方大约一点五米处。因为二百八十毫米舰炮的身管为五十五倍径,炮弹的外弹道极为低伸,所以穿甲弹击中“鸟海”号的时候与侧舷装甲带的夹角肯定在以,并没有被装甲板弹开,而是穿透了装甲,并且贯穿了接下来的两道纵向舱壁,最终击中了主炮弹药库的装甲。可以说,这枚穿甲弹的威力十分恰当,在击穿了主炮弹药库装甲后就引爆了。结果就是,“鸟海”号首部主炮弹药库内的数十吨发射药与数百吨炮弹被引爆。

爆炸发生后,“鸟海”号就断裂成两截。

仅仅三分钟后,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重巡洋舰就沉没了,全舰一千四百多名官兵中,近有不到一百人侥幸生还。

这个时候,“足柄”号离沉没也不远了。

一点二十三分,“足柄”号在撤出战斗序列之后,露天甲板被海水淹没,舰长在下达了弃舰命令之后,把自己绑在了主桅杆。有趣的是,并没有人去解救他。当时,“足柄”号乱成一团,所有官兵都在争先恐后的逃命,甚至为了抢夺救生艇而发生火并,维持秩序的军官当场处决了数十名水兵。只是,军官也在逃命。“足柄”号在劫难逃,士气早已荡然无存的日本海军官兵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