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日〗本不可能在短期内使海军恢复元气。
当然,只要时间充足,比如有一年两年,〖日〗本的胜算还是不小。
别的不说,只要联合舰队的那些主力舰修复了,〖日〗本海军就有把握夺回制海权。
问题是,这场战争能够拖上一两年吗?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别说一两年,只要再拖上半年,〖日〗本就会因为〖中〗国海军的封锁而彻底崩溃,到时候饿着肚皮的〖日〗本人将把所有企图继续打下去的军人送进坟墓,而内乱之中的〖日〗本,根本不可能打赢对外战争。
东条英机面临的问题非常现实,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而且得保住〖日〗本的颜面。
可惜的是,〖日〗本已经错过了结束战争的最佳时机。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日〗本想停就能停的了。
五月二十二日,东条英机通过德意志第二帝国,再次向〖中〗国政府发出停战请求,并且表示愿意就从朝鲜撤军与〖中〗国进行谈判。
这次,周仁康的回答非常简单,即〖日〗本首先从朝鲜撤军,才能么动停火程序。
说得直接一点,哪怕还有一名日军在朝鲜,〖中〗**队就不会停火,只有所有日军都离开了朝鲜,〖中〗国才会考虑与〖日〗本停火。
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表示,只要〖日〗本答应撤军,就出面撮合。
问题是,东条英机再次错过了这个机会。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出面翰旋的情况下,东条英机依然坚持,得首先实现停火,再谈判决定撤军问题。
显然,在东条英机不肯答应首先撤军的情况下,〖中〗**队不会停火。
五月二十五日,〖中〗**队从汉城南下,沿着朝鲜半岛西部沿海平原推进。同一天,运送着〖中〗国陆军五个师的船队离开了天津港。按照冯承乾的安排,这支船队在与特混舰队会合之后将闯过对马海峡,前往朝鲜东部的元山。
如果一切顺利,这支部队将在六月初从元山向南推进。
问题是,留给东条英机的机会并不多了。
在〖中〗**队兵分两路向南tǐng进的时候,驻朝日军别说利用这个机会,甚至连组织防御都办不到。
要知道,当时〖中〗**队在进攻上有很多破绽。
别的不说,分兵之后,〖中〗**队的进攻强度大幅度降低,只要日军有足够的能力,就能围歼两股〖中〗**队。
可惜的是,驻朝日军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也正是因为驻朝日军已经丧失了抵抗意志,吴铁生吝会采用这一战术,以加快攻占朝鲜全境的步伐。
到六月中旬,驻朝日军已经撤退到了蔚山到釜山之间。
六月二十二日,两股〖中〗**队在蔚山附近会师,对日军实现合围。
到这个时候,驻朝日军仅剩下了不到十万人。在这将近十万名日军中,还有大约四万是伤重无法作战的伤员。
显然,日军根本守不住釜山。
六月二十六日,东条英机坐不住了,再次通过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愿意在先撤军的条件下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
这次,不是停火,而是停战。
问题是,时过境迁,〖中〗国外长周仁康在回复的时候提到,无论〖日〗本当局怎么样,朝鲜半岛上的战斗都会在一个月内结束,即〖中〗**队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能力在一个月内围歼釜山的残余日军,因此无论是否与〖日〗本谈判,朝鲜半岛上的战火都会停止,因此〖日〗本提出停战,就得拿出诚意。
周仁康的意思很明确,要停战,就得把琉球群岛算上。!。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三十四章厉害关系
更新时间:20128120:16:49本章字数:4794
搭上琉球群岛,越讨了东条英机的底线,自然谈不成。
七月十二日,在困守了将近一个月之后,釜山的日军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当天上午,驻朝日军司令部下达了停战命令。数个小时后,在日军司令切腹殉国之后,日军作战参谋佐藤斋上校向〖中〗国陆军前线指挥官龙进步中将交出了佩刀,驻朝日军的六万多名残余官兵,正式向〖中〗**队投降。
到此,朝鲜半岛战争的大规模地面战斗结束。
当然,小规模战斗还没有结束。
因为日军退缩的速度非常快,有很多部队被打散,有些没有回到釜山,而是在〖中〗**队控制区内藏里起来,而这些军人没有收到投降的命令,所以没有向〖中〗**队投降,一直在与〖中〗**队作战。直到二十多年后,最后一名躲进朝鲜深山里的日军才走了出来,向当地朝鲜政府交出了武器。
驻朝日军全军覆没,按理说战争也结束了。
只是,战争羊没结束。
七月十三日,美国驻华大使亲自出面,找到〖中〗国外长,提出〖中〗**队已经歼灭了驻朝日军,理应宣布停火,然后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
周仁康没有接受美国大使的提议,而是明确提到,这场战争并不是因为日军在朝鲜〖镇〗压学生起义而爆发,而是〖日〗本军人残酷杀害在朝鲜经商的〖中〗国公民,因此在〖日〗本当局承认这个错误,并且弥补了过错之前,〖中〗国不会停止对日战争行动。
显然,周仁康说的话很有道理。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前,〖中〗国就在国联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随后就是以〖日〗本军人残酷杀害〖中〗国公民为由,向〖日〗本宣战。
如此一来,朝鲜半岛只是局部战场。
问题是,这个时候急的不仅仅是〖日〗本当局了。
美国大使肯出面调停,表明美国的切身利益也受到了影响,而只有停战,才能让美国利益得到保护。
当天晚上,周仁康就去了总统府,向吴铁生与冯承乾说明情况。
“你怎么看?”
“美国之前一直置身事外,而现在主动出面,我们绝不能小看。”在这几个月里,周仁康的才能已经得到了证明。“打到这一步,我们可以不理会〖日〗本,但是我们不可能不顾及美国的利益诉求。”“美国与这场战争有什么关系?”吴铁生问了一句。
周仁康笑了笑,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是这场战争的幕后大老板,或者说是〖日〗本的幕后大老板。”“这……”吴铁生有点想不明白了。
要知道,就在十多年前,〖日〗本还把美国视为潜在敌人,而且美国也把〖日〗本看成是西太平洋地区的最大利益竞争者。
冯承乾笑了笑,让周仁康说下去。
“不可否认,不久前日美还是以对抗为主,两国为了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问题,一直在明争暗斗。”周仁康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
“只是,此时非同往日。在一九二九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就成为了美国的最大出口国。
可以说,〖日〗本能够推行扩军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与美国的支持有关。”
“美国会支井〖日〗本扩军?”“当然,这是一九二九年之后,而不是之前。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一直在提防〖日〗本。可是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需要〖日〗本市场,更需要〖日〗本扩军带来的无限商机。”周仁康长出口气,说道“别的不说,在一九二九年之后,美国出口到〖日〗本的废钢铁就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递增。到战争爆发前,〖日〗本已是美国废钢铁的最大进口国。此外,〖日〗本还从美国进口石油、铁矿石、铜矿石、甚至大量进口粮食。如果没有〖日〗本的扩军政策,美国企业的出口业绩肯定会大受影响。在我们实施战略封锁之前,〖日〗本就在从美国进口战争所需的必要物资。战略封锁开始后,虽然我们的封锁力度不是很大,但是美国对日出口额度已经大大降低。如果封锁持续下去,美国企业肯定会大受影响,美国经济也会遭到bō及。要想结束封锁,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战。”吴铁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周仁康的意思。
“其实,这还是次要原因,或者说只是经济上的影响。”
吴铁生朝冯承乾看了过去,周仁康也没再发表高见。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在外交与战略上的顾虑,才是主要原因。别忘了,在罗斯福推行新政之后,由基础建设带动的内需,才是帮助美国摆脱经济困境的主要动力,出口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你的委思是,美国在防范我们?”周仁康问了一句。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毫无疑问,大战结束之后,美国把〖日〗本当做西太平洋地区的最大潜在敌人。可是我们在高速发展十多年后,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号工业国,还拥有〖日〗本无法比拟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