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闪烁)-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德皇对〖日〗本的鲁莽行为非常气愤,才摆出了出兵远东的架势。

八月五日,在远东舰队成立的当天,〖日〗本当局才意识到,在这个时候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干起来,与送死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帝国海军拥有二十多艘主力舰,而〖日〗本海军连十艘都不到。

更重要的是,山东半岛一直在帝国控之下,而且帝国发来的第一批军火已经到达,吴铁生有足够的军力对付张开霜。更要命的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张作霖并没有打算入关与吴铁生决战,而是与吴铁生进行了秘密会谈。

眼看就要骑虎难下了,〖日〗本当局立即变卦。

八月七日,〖日〗本首相照会帝国首相,表示〖日〗本在远东地区没有任何野心,并且尊重帝国在远东地区的一切利益。

当天,〖日〗本舰队离开了渤海湾。

可惜的是,〖日〗本当局的行动依然慢了一步。

就在外交照会到达前四个小时,由两艘“拜仁”级战列舰、三艘“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与十二艘轻巡洋舰组成的远东舰队离开了威廉港,在斯佩海军上将的指挥下,踏上了前往青岛的旅途。

同行的,还有运送第二批援助军火的船队。

八月八日,由四个德军师组成的帝国远东军团也出发了。只是这支部队没有直接从威廉港乘船前往远东,而是通过铁路到达海湾地区,然后再搭乘运输船。如此一来,就能在印度洋与帝国远东舰队会合。

对于美国,帝国可以忍让。

可是对于在大战期间觑觎山东半岛的〖日〗本,帝国根本不用、也没有理由忍让。

正是如此,在对日问题上,帝国一直采取高压政策。

当然,这也与冯承乾有关。

德皇非常清楚,冯承乾肯定会回到自己的祖国,因此在德皇看来,未来的〖中〗国将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天然盟友。〖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之后,还把手伸入〖中〗国的东北地区,对〖中〗国怀有很大的野心。

如此一来,德皇根本没有理由对〖日〗本客气。说得简单一点,帝国在对日立场上越强硬,今后与〖中〗国结盟的基础就越牢固。虽然现在的〖中〗国不但贫穷落后,还处于军阀割据的四分五裂之中,但是谁能保证,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中〗国不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别忘了,就在几十年前,同样是又穷又弱的〖日〗本,在经过了明治维新之后,就成为了远东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显然,德皇用不着为了〖日〗本而得罪冯承乾。

为了拉拢冯承乾,德皇更得刻意打压〖日〗本。

所幸的是,〖日〗本还不成气候。

压住〖日〗本,说动美国之后,停战谈判才正式开始。

事实上,谈判进行得并不艰难,因为已经有法国这个先例了。

在法国战败之后,帝国并没有把太多的不平等条款强加到法国身上,只是出于帝国本土安全,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对法**队、特别是法国陆军的规模、装备体系做了限制。比如,法国只能保留一支二十万人的陆军,不得拥有重炮等重型武器,重机枪的数量也不得超过两万tǐng。在其他方面,帝国几乎没有刻意压榨法国。比如,帝国没有让法国支付战争赔款,只是在战争结束之前,用本国粮食产量的百分之四十用来抵偿帝**队占领法国的开支。

九月九日,停战谈判结束。

在对待英国的时候,帝国采取了类似的立场,即只限制英国的军备,以及让英国开放部分殖民地,并没有让英国支付战争赔款。

美国不是战败国,更加谈不上支付战争赔款。

当然,这样一来,英国就有能力支付在战争期间欠下的外债了。

显然,这也符合美国的利益诉求。

问题是,这绝对不是最关键的一点。

真正的重点,正是在限制军备上,而关键又是限制海军军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大战就是由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引发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战争并没有真正结束,因为美德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是在谈判桌上,双方都强调了限制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xìng,也就谈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如何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七十章军备谈判

更新时间:20127249:28:21本章字数:5328

按理说,限制海军军备,也属于停战谈判的一部分。只是。这个问题极为复杂,而且超出了大战范畴,关系到了战后的世界格局,因此到了九月底,在德美两国表态之后,限制海军军备另行谈判协商。

十月十日,德意志第二帝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中〗国等大战的参与国代表,在柏林近郊的bō茨坦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终结。

做为战胜国,〖中〗国获得了最基本的好处。

按照协议,英法将把在华的所有租界移交给〖中〗国〖中〗央政府,并且取消一切与前清政府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归还香港岛、九龙半岛与台湾岛,英国退出缅甸、法国则退出越南、柬埔寨等地。

全面谈判结束之后,开始了各国之间的双边谈判。

当然,这是明摆着的利益谈判。

此时,冯承乾原本打算向德皇请辞。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决定在帝国多呆一段时间。

这就是,美国在十一月初,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日〗本、西班牙与〖中〗国发出外交照会,号召立即举行海军军备谈判,以防止战争再次爆发,而美国愿意提供谈判场所,并且承担谈判的所有开支。

发出号召的是美国总统,而真正推动军备谈判的,则是美国的财团。

原因很简单,如果海军军备竞赛得不到控制,仍然采用以往的双边协商制度,战争就会再次爆发。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如果英法卷入了海军军备竞赛,那么欠美国的外债就永远都无法偿还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帝国正在与英国就海军军备问题进行磋商。

前面已经提到,英国在投降之前,帝国就做出承诺,承认海权对英国的重要xìng,并没有要求获得高于英国的海权,只是与英国享有同等的海权。如此一来,在海军军备上,英国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显然,英国不会错过重振海军的机会。

虽然要到年底,英国才会拿出海军重建计划,并且与帝国进行磋商、要回被扣押的几艘主力舰,但是当时已经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英国肯定有海军重建计划…,而且规模不比大战爆发前的造舰计划小。

别忘了,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几乎丢掉了所有主力舰。

如果英国把全部收入都huā来建造战舰,哪有钱来橡还外债呢?

正是如此,美国非常急切的希望,能够让有实力的国家限制海军军备,借此让英法偿还欠债。

当然,帝国也希望限制海军军备。

虽然帝国是战胜国,但是并没有利用战胜者来压制战败者。即便通过这场战争,帝国捞取了很多好处,比如打开了印度市场,基本上独霸了〖中〗国市场,还控制了大半个欧洲,可是现实利益却不多。可以说,帝国现在需要的,就是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因此也不希望再次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美国提议,帝国附和之后,限制海军军备谈判就水到渠成的开始了。

十一月十五日,冯承乾以帝国海军全权代表身份,率领帝国谈判代表团来到华盛顿,参与了海军军备谈判。

谈判的核心只有一个:把海军军备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只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九个参与国却在另外一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即各国海军的规模之比。

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不用多说,肯定是其他国家的标准。

首先是,英国是否有权享受与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同等的海军规模?

虽然帝国并不想让英国获得复兴机会,但是之前已经与英国有约在先,承认了海权对英国的重要xìng,也承诺只追求与英国同等的海权。

如此一来,帝国就没有太多的理由反对英国拥有与帝国同等的海军。

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美国、英国为第一梯队。

在第二梯队中,意大利的位置是有保证的,关键有两个国家,即法国与〖日〗本。

法国是战败国,而且遭受的战争损失最大,加上长期重视陆权,因此法国当局对海军并不是很重视。

法国争取成为第二梯队,只有一个理由,即法国的主要利益在地中海,因此法国在海权上不能低于意大利。

显然,意大利并不接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