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进去看看。”周赫煊指着洞窟说。
“我带你进去。”张轶凡边走边问,“周先生是不是听到什么流言蜚语?”
周赫煊明知故问:“有吗?”
张轶凡笑着解释:“瓜州有人得知敦煌壁画有内层,便欲出钱购买临摹画卷,家师只能婉言拒绝。对方怀恨在心,便登报肆意抹黑,实乃小人之举。”
周赫煊没有说话,他要先看看情况再说。张大千毁坏敦煌壁画的糊涂官司打了几十年,一直到21世纪都没有定论,实情如何谁都说不清楚。
众人被带进一座洞窟,里面光线很黯淡,隐约可以看到斑驳的壁画。
林风眠凑近了仔细查看,痛心道:“都是艺术瑰宝啊,这么坏掉了真可惜。”
张轶凡介绍说:“敦煌壁画保存不善,许多地方都已经自然风化了。又连续经历白彦虎之乱和洋人损毁,情况惨不忍睹。你看这画壁上的烟熏痕迹,那是白俄在洞窟里点燃炉灶给熏的。”
周赫煊点点头,算是承认了这个解释。
有人谴责张大千用火把熏坏了壁画,真假且不论,但肯定也有洋人的锅。
大家接连参观了几个洞窟,周赫煊突然说:“我想看看大千先生临摹过的地方。”
“请跟我来。”张轶凡领路道。
很快就来到一个洞窟内,众人点起马灯照明,夏鼐、吴作人和林风眠立即凑上去仔细查看。
“壁画的最外层都被剥了。”夏鼐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对张大千此举很是不满。
吴作人用放大镜看了一会儿,突然说:“这处线条好像被新近勾描过。”
林风眠也凑过来仔细观察,狐疑道:“没有吧。”
“你再看颜料的色彩。”吴作人说。
林风眠又观察一阵,苦笑道:“大千先生好手笔。”
张轶凡有些得意的解释说:“由于外层风化严重,第二层壁画的部分线条也有少许损伤。家师与五位画僧精心调制颜料,又经过反复对比研究,才亲自把壁画损伤部分修复。不是最顶级的专业学者,根本就看不出来。”
夏鼐气愤道:“这些都是古物,哪能随意动笔破坏原貌?”
张轶凡不高兴了:“夏博士此言差矣,这不是破坏,而是修复。”
周赫煊虽然没有说话,但心里还是偏向张大千的。就像后世修复故宫一样,古物也需要维护修缮,总不能看着它一点点损毁。
只要别瞎比乱来就行,张大千亲自修复壁画还是很让人放心的。等时间再久一些,新颜料和旧颜料混为一体,估计就连吴作人他们都看不出来。
又接连走了几个洞窟,夏鼐突然面色剧变,指着一处画壁说:“这里是怎么回事?”
别说专业人士,周赫煊这个外行都发现了,那处壁画被剥伤一大块。
张轶凡苦笑道:“这真不关家师的事。”
周赫煊道:“谁干的?”
张轶凡耐心解释说:“刚开始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一些洞窟壁画有好几层,不然早就被洋人给刮走了。前段时间家师与于右任先生游览莫高窟,骑兵第五师师长马呈祥随行。家师见壁画斑驳处的下层隐有画迹,便对于先生说:‘下层必然有画。’马师长乃令其部下以石击落上层烧毁的壁画,赫然发现前代画层,因此家师就留在莫高窟临摹。”
周赫煊道:“也即是说,这处壁画是那个马师长的兵弄坏的?”
张轶凡点头道:“正是。”
“简直是乱来!”夏鼐已经气得脖子都粗了,“当兵的不知好歹,于右任和张大千还能不清楚?就算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剥画,也要考虑周全小心处置,哪能让当兵的用石头砸?”
张轶凡没再言语,估计他自己也觉得理亏。
周赫煊问:“当兵的弄坏了几个洞窟?”
张轶凡道:“只这一个。”
“那还好。”周赫煊点头说。
到了此时此刻,周赫煊心里也对张大千和于右任很不满了。这两位估计刚开始就没把壁画当回事儿,任由大头兵胡搞,等见到第二层壁画才出声制止。
参观的洞窟越多,夏鼐的脸色就越难看,因为有些洞窟的壁画是魏晋风格。
据夏鼐推测,张大千不仅剥掉了已经损毁严重的宋代壁画,连第二层的唐代壁画也剥掉了,其目的无非是想看看更里面的内容。
第九百九十二章 鸡同鸭讲
身份不同,关注点就不同。
夏鼐关注的是敦煌壁画的破坏程度,婉容、林风眠、吴作人关注的是壁画艺术,而周赫煊则在观察各个洞窟的情况。
周赫煊发现,但凡是张大千没有临摹过的洞窟,基本上都脏乱不堪。这些洞窟一度被当做骑兵马厩,有些洞内甚至还留有食槽,要说破坏,军阀破坏得更厉害。
而张大千临摹过的那些洞窟,则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每个洞窟还被他归档编号。至少看起来就让人更舒心,也算是对抢救敦煌壁画做出贡献了。
直到周赫煊进入另一个洞窟……
“王八蛋!”
夏鼐盯着一处画壁咬牙切齿,气得都快晕过去了。
只见精美的唐代壁画上写着一行毛笔字:“……发现此复壁有唐画,命儿子心,率画工……破三日之功,剥去外层,颇还旧观,欢喜赞叹,因题于上。蜀都张髯大千。”
周赫煊也气得不行,回头看婉容、吴作人和林风眠三人,却发现他们并不是太在意。
周赫煊终于明白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一事,为什么到21世纪都众说纷纭了。强烈谴责的,基本上都是考古界人士;而为张大千辩解的,大部分都是玩艺术的。
特别是在民国画家的眼中,张大千是在壁画空白处题字,并没有破坏壁画的美观。这就好像收藏家在古董字画上盖章题跋一样,属于风雅行为,不但不该谴责,反而可以作为美谈。
而在夏鼐这种专业考古人士看来,张大千在唐代壁画上题字,就跟游客写“XXX到此一游”没啥两样。
“张正权在哪里?”夏鼐气得连张大千的字号都不说了,直接称呼本名。
张轶凡对此很不满,他不仅是张大千的学生,更是张大千的子侄辈,认为夏鼐表现得对师父很不尊重。
又路过了好几个洞窟,终于见到张大千本人,还有他的儿子、五位画僧、两个徒弟和几个被雇来干杂活的当地农民。
夏鼐见张大千正站在梯子上,而梯子直接搭在画壁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他顿时更加愤怒:“下来,快下来,哪有你们这样搞的!”
“吵什么吵?”张大千很不高兴。
夏鼐指着梯子说:“这是文物,不能随意挤压接触,你这样是要出大问题的。”
张大千道:“我就是在保护整理文物。”
“胡说八道,你连保护文物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夏鼐怒道。
张大千皱眉道:“你是谁?”
周赫煊介绍说:“这位是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央博物院专员夏鼐先生。”
张大千被烦得没法继续临摹,只能下梯子跟周赫煊打招呼:“明诚怎么也来了?”
周赫煊以前和张大千在天津见过一面,当时张大千还是赵四小姐的国画老师。
“有人写信告你毁坏壁画。”周赫煊直说道。
张大千不屑道:“宵小之徒只会嚼舌根子。”
周赫煊苦笑道:“张先生,你的做法确实有问题,哪能直接在壁画上题字啊。”
“在壁画上题字怎么了?”张大千反问。
还真给夏鼐说中了,张大千果然连最基本的文物保护概念都没有。在他看来,敦煌壁画跟古董字画没有两样,乾隆可以在《寒食帖》上题跋落印,他张大千为什么不能在敦煌壁画上题字纪念?
讲道理是绝对讲不通的,看看婉容、林风眠和吴作人三位画家的态度就知道了。
这属于观念问题,在考古知识普及之前,根本就分不出对错。就好像你在唐朝跟人讨论民族主义,扯淡吧,直接武力说服更实在。
周赫煊说:“张先生,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你讲。”张大千道。
周赫煊说:“我非常钦佩张先生挽救整理敦煌壁画的行为,但请不要剥离外面的画层。”
张大千没好气道:“不剥还怎么整理?就说这西夏壁画,超过八成都已经损坏了,我要是不赶快抢救,里面的晚唐壁画都保不住。”
周赫煊说:“剥宋代画层是可以的,但请务必保留唐代和魏晋画层。”
张大千说:“唐代的画层不剥,也看不到魏晋画层啊。看不到魏晋画层,我又如何抢救它?”
夏鼐愤怒地插话道:“魏晋画层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