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7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赫煊迈步走过去,跟乔治六世握手道:“上帝保佑,幸好你们没事,否则就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巨大损失。”
  乔治六世道:“周,感谢你的……关心,我和英国都……不会屈服。我要去视察伦敦被轰炸……最严重的地方,你愿意陪同我……一起去吗?”
  “当然。”周赫煊点头说。
  乔治六世的镇定与勇敢,当然都是装出来的。在轰炸与死亡的威胁下,他变得越来越偏激暴躁,经常动手打老婆,甚至私底下说出英国要完蛋、德国不可战胜之类的话。
  一路上,乔治六世都面无表情,这在旁人看来属于悲痛严肃。实际上他不知自己该干啥,连慰问市民都由王后伊丽莎白负责,毕竟国王陛下是个口吃嘛。
  在情况最严重的旧城区,一具具残缺的尸体被挖出来,乔治六世恶心得想要呕吐,但他只能忍住胃里的翻江倒海。
  汇聚在国王周围的市民越来越多,王后低声提醒道:“伯蒂,你应该讲一些什么。”
  在白金汉宫讲的那些话,乔治六世足足准备了半个小时。他现在脑子里一片混乱,完全被轰炸后的惨状给吓呆了,下意识对周赫煊道:“周,你是出色的演说家,你来说……说几句吧。”
  伊丽莎白王后很不高兴,这种情况怎么能让一个外国人讲话抢风头?
  由于大火已经被扑灭,周赫煊爬上一辆闲置的消防车,大声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来自中国的周,我对伦敦的惨状感同身受。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因为常年大雾,被称为雾都。中国现在的首都是重庆,因为常年大雾,也被称作雾都。中国和英国,重庆和伦敦,都在面临着相同的遭遇。”
  “英国被迫卷入了一场战争,中国也被迫卷入了一场战争。伦敦遭到德国的无差别轰炸,重庆也遭到了日本的无差别轰炸。所不同的是,伦敦只被炸了一个月,而重庆已经被炸了两年!”
  “去年,重庆在两天之内,主城区的七条街道成为废墟。那是重庆仅有的七条繁华街区,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只能搭建窝棚辛苦生活。但我们没有放弃抵抗,更不会选择投降。”
  “在重庆最大的弹坑之上,人们用废旧木料和石头,树立起了一座精神堡垒。已经一年多时间了,那座精神堡垒依旧没有完工,因为每次建到一半又被炸毁。中国人的精神堡垒建了又炸,炸了又建,只要日本一天不退出中国,我们的精神堡垒将永远建下去。”
  “中国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其中两句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法西斯侵略者能够摧毁我们的肉体,却不能摧毁我们的意志,不能摧毁我们的精神堡垒。”
  “今天,我在伦敦见到了相似的一幕。英国的国王陛下,跟中国的领袖常凯申先生一样,正带领着民众走在反抗的道路上。法西斯侵略者正在摧毁我们的家园,正在蹂躏我们的国家,但请不要沮丧和害怕,因为我们是正义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我希望,中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被迫卷入战争的人们,能够携手起来互相帮助。日本如今不但在侵略中国,还将入侵英国的远东殖民地,作为朋友,中国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拖住日本。”
  “我相信,当正义的战争胜利,中国和英国必将成为患难与共的兄弟,必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永远的和平!”
  周赫煊的演讲段位还是很高的,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演讲,都说得抑扬顿挫,富有一种律动的节奏感。
  同样的内容,如果从乔治六世的口中说出,那效果肯定呈几何倍下降。
  在伦敦市民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以后,周赫煊突然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英文版:“Arise!You who refuse to be bound slaves……”
  《义勇军进行曲》在成为新中国国歌以前,那也是非常厉害的。
  美国此时虽然还没有参战,但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却已经在音乐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而且是中文和英文各来一遍。他对在场的7000观众说:“今天晚上,我要唱一支中国歌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歌叫做《起来》!”
  保罗·罗伯逊的演唱完毕以后,全场掌声雷动,甚至有许多人高呼再唱一遍。音乐会结束,人们一边离场一边哼唱:“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二战即将胜利之际,在挑选反法西斯胜利日演奏的各战胜国音乐时,美国政府就建议选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
  这首歌的气势太足了,激昂奋进的歌词和旋律,能让所有处于国家危难的人们震撼莫名。周赫煊此时唱的英文版,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改为“全世界人民都在面对暴政侵略”,更是让英国人听起来毫无隔阂。
  “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反复唱了好几遍,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跟唱,特别是最后的“前进”唱得无比洪亮。
  “中国万岁!”
  “英国万岁!”
  “中英友谊万岁!”
  “世界反法西斯万岁!”
  周赫煊最后振臂高呼,无数路人都跟着他喊起来,乔治六世的眼里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第九百五十五章 滇缅公路重开
  第二天。
  周赫煊的演讲与国王视察旧城区,同时登上英国各大报纸,乔治六世是头版头条,周赫煊则屈居于第三版。
  演讲内容与《义勇军进行曲》都大受赞美,特别是周赫煊拿中国与英国、重庆与伦敦作比较,让英国人对中国生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或许该叫做同命相怜吧。
  我们前面说了,英国内阁80%以上的阁员,都不赞成对日妥协。这次立即有十多份报纸顺势发力,从情感和局势各方面写文章,恳求英国政府赶快开通滇缅公路。
  整个印度事务部都跳出来,天天喊着要帮助中国。背后的原因嘛,无非是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殖民地,牵动着太多英国老爷的利益。
  丘吉尔的压力很大,他被内阁集体逼宫了,但依旧死不松口。
  英国和美国都在拖时间,能拖一天是一天,甚至派去中国的使团都以“拖”为谈判目的。丘吉尔自然是想拖到美国介入,而罗斯福是想拖到顺利连任总统,于是老蒋发现各种好处就在眼前却吃不着。
  终于,日本人连番送上大礼。
  9月23日,日本获得法国傀儡政府的许可,把军队开入越南,踏出了吞并东南亚的第一步。美国和英国对此极为紧张,立即加快和中国的谈判速度,丘吉尔对重开滇缅公路的态度也有所松动。
  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接受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9月28日,日本外务省以英国利用滇缅公路援助中国为借口,谴责英国在新加坡的武装力量威胁了远东和平,要求所有英国军队撤出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如果英国拒绝,日本将发动战争。
  面对日本莫名其妙的战争威胁,丘吉尔整个人都懵逼了,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丘吉尔狂怒之下,立即让驻美大使洛西恩询问美国的态度。美国国务卿赫尔回复说:“美国一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并考虑增加对日禁运的物资范围,继续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动,同时强烈希望滇缅公路重开。一旦英国和日本发生冲突,美国将利用尽可能的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来支持英国。”
  好嘛,美国爸爸都表态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9月30日,英国战时内阁通过决议:滇缅公路将重新开放。10月1日,丘吉尔正式宣布该决议,并同时照会中国、美国和日本。
  滇缅公路的重新开通,比历史上提前了17天。
  虽然只有半个月时间,但却反应出了很多情况,那就是英美两国更加重视中国战场——都是被老蒋的假投降吓出来的。如果周赫煊不玩那一出,丘吉尔绝对会拖到三个月合约到期,因为离期限只有半个多月时间了。
  ……
  伦敦。
  中国驻英大使馆内一片欢呼,对于外交人员来说,不啻于打了个大胜仗。
  郭泰祺穿上新订做的华丽礼服,头发梳得油光可鉴,拄着文明杖说:“先生们,今晚去欣赏舞台剧怎么样?”
  “同去,同去,应该好好庆祝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