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簌溟、马君武、梁实秋等名人,非要把孔祥熙从行政院长的位子上拉下来不可。
从抗战爆发到现在,孔祥熙主持的财政部每公布一项法令,必然导致币值暴跌、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再加上贪污舞弊等一系列丑闻,他在朝野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
周赫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对此事怎么看?”
胡适说:“我觉得孔庸之的行政院长不能轻易撤换,历数整个中国,只有他最适合做行政院长。”
周赫煊想了想,苦笑道:“还真只有他最适合。适之兄,看来你这个驻美大使没白当,在政治上终于成熟起来了。”
事实上,傅斯年几个月前攻击孔祥熙的时候,胡适还站出来大为赞叹,现在却真正看明白了局势。
国党上下有资历做行政院长的,无非孔祥熙、汪兆铭、孙科等寥寥几人。他们或许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威望、资历和人脉摆在那里,足以稳定国民政府的局面。
若换成其他人来做行政院长,或许能力绰绰有余,但绝对闹翻天,派系斗争能打出狗脑子来。
就拿宋子文来说,此君有资历、有能力,但唯独没有威望和人脉,他得罪的政敌太多,老蒋根本不敢让宋子文做行政院长。
剩下的汪兆铭就不提了,已经投日做汉奸。而孙科呢,呵呵,孙科若做行政院长,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估计要炸锅,处处刁难之下根本别想展开工作。
只有孔祥熙,虽然他也是主和派,但利益跟老蒋绑在一起,必须配合老蒋的抗战政策。换成孙科和汪兆铭,就算CC系不给他们添堵,他们也会站出来给老蒋添堵。
老蒋也是真可怜,国党内部乱七八糟,居然找不出来一个合格的行政院长人选。即便他对孔祥熙再不满,也只能咬着牙认了,无视朝野的反对声音,力保孔祥熙能够继续做下去。
再过几个月,孔祥熙就坐不稳位子了,从CC系到孙科派一致反对。到那时,老蒋只能自己兼任行政院长,让孔祥熙做副院长继续主持工作。
所以说,天真的胡适终于成熟了,以前他写文章骂人很潇洒,现在自己当了官才知道做事艰难。
屁股决定脑袋嘛,五四运动的时候,胡适号召打到孔家店,他说:“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要为专制负责。”
等再过两个月,胡适受邀主持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礼,他的发言是:“中国受孔子民主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你看吧,当初孔子是专制的源头,现在孔子成了民主的导师。
为了跟美国人拉拢关系,胡适也是拼了,整天搞演讲尽说些自己都不信的鬼话。
轿车很快回到大使馆,两人刚进去,使馆人员就低声说:“胡大使,洛维茨小姐又来了。”
胡适顿时色变,下意识地就要转身开溜。
一个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子,突然笑盈盈地走过来喊:“施,你怎么出院也不告诉我?”
胡适的脸色瞬间恢复正常,微笑道:“走得比较急,刚见了总统先生。”说着立即岔开话题,介绍道,“这是我的朋友,查尔斯·周。”
那美貌女子连忙问候道:“你好,周先生。我叫萝德芘·洛维茨,是胡适先生的好朋友,很高兴能与您见面。”
“你好,洛维茨小姐。”周赫煊握手道。
胡适又介绍说:“明诚,洛维茨小姐是杜威先生的私人秘书。”
这里的“杜威”是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
在杜威之前,美国流行刻板僵化的旧教育。在杜威之后,美国开始实行新教育理念,让美国的教育事业焕然一新。所以,有人把杜威称为“美国的孔子”、“孔子第二”。
胡适正好就是杜威的爱徒,他来美国做特使,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杜威。因为杜威人脉广、牌面大,帮胡适介绍了很多政商界和学术界的名人,让胡适迅速在美国打开外交局面。
顺便的,胡适还勾搭上杜威的女秘书萝德芘·洛维茨。
萝德芘·洛维茨迅速被胡适的学识和风度所折服,爱得是死去活来,连远在非洲的男朋友都顾不上了。
胡适刚开始还潇洒快活,很快就招架不住。因为萝德芘·洛维茨居然玩真的,各种逼婚,连日期都定下了,要求胡适必须尽快做决定,否则她就要去非洲跟男朋友结婚。
胡适哪敢啊?他家里还有个母老虎呢。
年轻的时候,胡适本来喜欢表妹,迫于父母之命才跟江冬秀结婚。他在接受新思想后,觉得自己可以冲破包办婚姻的牢笼,于是向江冬秀提出离婚。
江冬秀听罢把脸一横,跑去厨房抄出把菜刀,胡适吓得脸色发白,从此自嘲是“PTT(怕太太)俱乐部会员”。
或许,这正是胡适喜欢给人做媒证婚的原因吧,自己无法得到的,看别人得到也一样高兴。
胡适一生有很多情人,如今不但和恩师的女秘书关系暧昧,远在中国还有个女学生跟他保持通信。按照后世的观点来看,这家伙就是个渣男,经常提上裤子就不认人。比如那个女学生吧,胡适正在做冷处理,好让对方自觉地断掉联系。
萝德芘·洛维茨是个犹太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完全不输给好莱坞女明星。她举止优雅、谈吐得体,很给胡适面子,没有当着周赫煊的面一哭二闹三上吊,反而跟周赫煊聊起了最近的平权运动和抗日援华思潮。
直到快天黑了,萝德芘·洛维茨才对胡适说:“施,我打算夏天去非洲,你还有四个月的时间给我答复。”说完,她微笑着起身施礼,“周先生,跟你聊得非常愉快,希望我们有机会再见面。”
“我送送你。”胡适跟着出去。
片刻之后,胡适送人回来,周赫煊笑道:“是个好姑娘。”
胡适哭丧着脸:“我知道她是好姑娘,奈何……唉,我真是佩服明诚,你在感情上面有担当,我却是个爱情的懦夫。罢了,罢了,国难当头,其他的都不足一提。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
周赫煊说:“我跟犹太佬有合作,他们既然帮忙做宣传,我也得拿出点东西来。等给了犹太人交代,我就立即回去。”
第八百八十章 心灵鸡汤之父
犹太人终生信奉的典籍有两本,一本叫《圣经》,另一本叫《塔木德》。
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毁灭,大批犹太人被困于巴比伦。这里云集了无数犹太贤哲和宗教人员,他们跑也跑不了,闲得没事干,耗费几百年时间编撰出一本犹太教口传律法籍,全书约40卷,共250万字,名曰《塔木德》。
《塔木德》包罗万象,有大量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习俗、天文地理、医学算术、植物学知识。它既是犹太史书,也是百科全书,更是一本哲学巨著。
如果说《圣经》是犹太人的精神皈依,那《塔木德》就是犹太人的生存指南。
每个犹太人从童年时代开始,就会从父母那里接受“塔木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犹太化,这也是犹太民族历经2000多年没有消散的主要原因。
以色列建国以后,犹太教正统派甚至试图把《塔木德》定为立国之法。
作为美国犹太教领袖,斯蒂芬·怀斯自然认真研究过《塔木德》,但他今天收到的《塔木德——犹太人为什么能成为大富翁?》一书,却让怀斯先生的表情极其复杂。
这本样书是周赫煊派人送来的,开篇如此写道——犹太家庭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者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她,智慧就永远追随着你。”
斯蒂芬·怀斯看完这一段,下意识地反应道:“胡说八道,我妈就没问过我这个问题!”
但仔细想想,这段废话又很有道理,而且开篇立意地给犹太人树立起崇尚智慧的正面形象。
斯蒂芬·怀斯耐着性子往下面读,内容让他哭笑不得。全书分为《经商》和《处世》两卷,各种歪曲《塔木德》的思想意义,说穿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