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丁·鲍曼取出一只盒子,双手呈上:“周先生,这是元首送您的礼物。”
  “替我向总理阁下转达谢意。”周赫煊说。
  马丁·鲍曼恭敬道:“我会的。”
  周赫煊随手把盒子打开,蓝色丝绒上躺了一把鲁格P08手枪。枪柄采用极品的胡桃木制成,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还用金丝嵌了一个三眼神族的形象,神像胸前的红宝石有着明显的“卐”字标志。
  马丁·鲍曼解释说:“周先生,枪柄图案是由元首亲手绘制的。”
  “元首的艺术水准很高,佩服。”周赫煊由衷赞叹。
  不吹不黑,比起艺术创造和鉴赏能力,希特勒确实甩了乾隆爷几个银河系。
  康泽在旁边听得有些懵逼,低声问道:“小李,他们在说什么?”
  小李是此行仅有的翻译官,颇为吃惊道:“希特勒派自己的秘书,送给周赫煊一把手枪,枪把子是希特勒亲手设计的。等等……那个秘书又说,希特勒再次向周赫煊发出邀请,挽留周赫煊担任元首私人顾问。”
  “元首私人顾问?”康泽震惊不已,这是要当国师的节奏啊。
  康泽此人看起来粗鲁野蛮,但绝对不是草包,而且还是个有文化的聪明人。蓝衣社前后的两个名字——“复兴社”和“三青团”,都是康泽取的,人家是黄埔三期的高材生呢。
  “污~~~~~”
  火车进站。
  康泽立即给手下甩了个颜色,喝令道:“还不快去帮周先生搬行李!”
  “啊?是!”
  几个手下愣了愣,一窝蜂朝周赫煊冲去。
  孙永振如临大敌,枪都掏出来了,护在周赫煊身前怒喝:“你们干什么?都退后!”
  康泽打着哈哈走过去,用一口浓重的川音说:“哎呀,周先生你好,幸会,幸会。鄙人康泽,力行社(蓝衣社)别动队队长。”
  “康泽!”
  听到这个名字,程天放和王正廷脸色剧变,显然康泽的名头比戴笠更吓人。
  程天放抢先过去握手:“康队长,你瞒得我好苦啊,都要走了才露真名。”
  “低调,低调,嘿嘿。特务工作嘛,用化名习惯了。”康泽笑呵呵地说,凶狠的脸上透着一丝淳朴。
  如今的蓝衣社分为三股力量,贺衷寒的湖南派掌管政治思想,康泽的西南派掌管武装力量,戴笠的浙江派掌管特务情报。三派互相制衡,谁都别想一家独大,这是老蒋刻意搞出来的平衡手段。
  周赫煊当然不想得罪能跟戴笠叫板的特务头子,笑着握手道:“康队长你好。”
  “嗨呀,周先生你太客气了。”康泽双手握住周赫煊不放,热情地说,“我对周先生可是久仰大名,一天不读周先生的书,我就睡不着瞌睡。”
  周赫煊用四川话开玩笑道:“那你是把我的书当枕头用哦。”
  “哈哈哈哈哈哈!幽默,周先生太幽默了!”康泽放声大笑,心里却想着如何回去跟老蒋禀报。
  希特勒邀请周赫煊担任私人顾问,这消息可不简单,至少康泽认为非常重要。


第七百二十二章 又要发勋章
  就在两个月前,中国和法国开通了空中航线,可以从广州飞到越南,再转机从越南飞到法国。
  周赫煊当然不敢带着老婆坐洲际飞机,万一落下来就好玩了,还是老老实实的乘火车再转走海路吧。
  一路上,康泽都在找机会套话,想要了解周赫煊和希特勒之间的具体情况。周赫煊各种糊弄打哈哈,只说自己跟希特勒谈得比较来,绝口不提什么三眼神族的事情。
  康泽这家伙满手血腥,死在他命令下的无辜百姓以万为单位。若论残暴和血腥程度,戴笠给康泽提鞋都不配,枪毙他一百遍都死有余辜。
  这种人,周赫煊一向敬而远之,连打交道的兴趣都没有。
  当然也不能得罪,周赫煊尽量保持着距离,以写文章为理由,整天把自己关在船舱里不露面。
  他们这趟坐的是快船,仅用三个星期就抵达上海。
  上海的市面上一片萧条,拜白银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潮所致,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轻工业都趋于崩溃,棉纺行业直接倒退回辛亥革命时期。就拿上海的棉纱业来说,市面上交易的超过八成是日货,只有“申新”等少数国产品牌能够存活。
  原因很简单,白银危机导致银根不足,工厂资金链断裂,民族企业纷纷破产,日货趁机侵占中国市场。
  而四大家族不但通过货币改革赚得盆满钵满,还利用行政命令大肆盘剥巨额利润。比如茶叶和渔业,政府强行要求统制运销,说白了就是以政治手段实现行业垄断。
  商人们已经快被逼疯了,咱们前面讲到的茶叶大王唐季珊,直接拉着14家茶栈跳反,坚决抵制政府命令。各大渔业公司和普通渔民,也坚持自由营业,根本不理会政府的乱命。
  上海的运输业也崩了,包括英美法等国的航运公司,生意那都是一落千丈。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则是华北走私太严重,华北那边几乎成了三不管地带。好多南方货物干脆沿铁路北运,然后走私出海,外来进口商品也基本走私到天津,然后再发往全国。
  作为远东最繁荣的城市——上海,已经变得死气沉沉,工商、金融、地产全线崩溃。
  老百姓的生活也愈发困难,在银元和法币日趋贬值的同时,人民的收入竟逐年下降。1932年的时候,上海丝厂工人的日薪是6角,1933年变成5角1分,1934年下降到3角8分,1935年勉强涨回了4角。
  如今,上海已经在酝酿大罢工了,再不涨工资就要饿死啊。
  正当周赫煊回国的时候,左翼文坛再起风波,出现“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国防文学”之争。具体内容有点敏感,咱们不方便详细叙述,反正就是左翼文人自己吵起来了。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左联”在年初自动解散。
  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号召摒弃政治立场一致对外。鲁迅和郭沫若认为,一切不愿当汉奸的作家,都应该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联合起来,不管原先是什么人,只要不愿当汉奸,就应团结到一条战线上。至于文学创作,写什么都好,最好与国防有关,不写直接与国防有关的人事也无妨。不过,应该互相批评,无产阶级保留批评的权力。
  这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左联时期”结束,正式迈入“抗战文学”阶段。
  周赫煊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大会,只能以私人名义捐赠了10万元救国资金。
  自从“一二九运动”之后,全国都掀起了抗日救亡浪潮,根本不理会南京政府“敦睦友邦”的号令。
  各种民间抗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走上街头公开高喊抗日者不知凡几,国党的特务和警察根本就抓不过来。报纸上,“抗X”字眼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许多爱国人士自发前往北方投军抗日。
  到了1936年6月,但凡有点脑子的国人都知道,再不奋起抵抗,就要亡国了!
  “主战派”情绪高涨的时候,以汪兆铭为代表的“主和派”也变得更加积极,其中胡适也是坚定的“主和派”。
  但“主和派”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觉得中日两国力量悬殊,中国还没有做好抗战准备,应该徐缓图之,其中以胡适为典型。另一种则心思难测,抱有别样的想法,比如汪兆铭。
  汪兆铭此时已经被老蒋一撸到底,没有任何实权可言,但他却高呼“和平”论调上蹿下跳。而汪兆铭的追随者们,也大都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他们必须通过“主和”来重新夺权。
  ……
  南京,憩庐。
  康泽跺着地板立正敬礼:“报告委座,卑职康泽受命归来!”
  “兆民啊,不用拘礼。”常凯申亲切地笑道,“快坐。”
  “是!卑职遵命!”
  康泽再次敬礼,屈身坐下,犹如蹲马步一般,屁股只敢虚挨着沙发。
  常凯申考教道:“这次去德国学习,有何收获没有?”
  康泽蹭的一下站起来,双手捧着本小册子递上:“委座,这是卑职的学习心得。”
  “坐下。”
  常凯申接过册子却没翻开,而是问道:“你简单说一下。”
  康泽再次坐回沙发,腰板挺直道:“报告委座,卑职此次在德国,考察了纳粹党卫军的构架、规章和运行情况。他们有严格的职务和级别,一切都仿效德国陆军。比如党卫军全国总指挥,相当于陆军大将,普通的党卫队员,相当于陆军列兵。卑职认为,这个很有借鉴意义,力行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