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翰·贝里曼生气道:“奥尼尔先生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美国社会,反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他用物质繁荣与精神荒原的对比,催醒美国人进行反思,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
  霍尔斯陶穆讽刺道:“或许吧。对你们美国人来说,尤金·奥尼尔的作品已经难得有思想性了,确实是美国的大师。但这里是欧洲,尤金·奥尼尔根本没资格谈文学、谈艺术!”
  “你这是歧视美国!”约翰·贝里曼狂怒。
  霍尔斯陶穆笑道:“这不是歧视,这是事实。”
  在二战以前,美国一向被欧洲视为文学艺术的荒漠,被人看不起实在太正常了。
  “咳咳!”
  斯文·赫定咳嗽两声,说道:“争吵是无意义的,我来说说周赫煊先生吧。相比起奥尼尔先生的作品内容单一、范围狭窄、技巧平庸,周先生的作品内容繁多、范围广阔、技巧惊人。特别是《神女》和《狗官》,那种现实魔幻主义的表达手法令人惊叹,在文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不管这些。”约翰·贝里曼怒气冲冲,“我只知道,第一轮投票已经有结果了,尤金·奥尼尔得到超过半数的选票,他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两边扯了半天都没结果,福格尔站起来说:“那么,大家下周四再见。”
  诺贝尔文学奖的决选投票每周进行一次,投票时间恒定为星期四,发起第二轮投票还得等上一个星期。
  “散会!”霍尔斯陶穆面无表情地宣布说。
  霍尔斯陶穆并非有多看重周赫煊,他只是讨厌尤金·奥尼尔,不想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那个愚蠢的美国佬。他看不起美国文学,甚至看不起约翰·贝里曼等美国文学家,他宁愿把诺贝尔奖颁给一个中国人,也不愿颁给肤浅的美国佬!
  从1901年到21世纪,除开战争因素导致诺贝尔文学奖停颁以外,1935年是唯一被瑞典文学院主动取消的。历史上,这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得主,原因很简单,只是霍尔斯陶穆讨厌获奖者而已。
  人家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主席,还是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有那种看谁不顺眼就一票否决的权力。
  当周赫煊和张乐怡抵达伦敦时,瑞典文学院已经结束了第二轮投票表决,结果是:尤金·奥尼尔10票,周赫煊8票。
  尤金·奥尼尔再次成为最终获奖人,但霍尔斯陶穆还是不满意结果,强烈要求进行第三次投票表决。约翰·贝里曼当然不同意,他已经气得摔桌子了,可惜霍尔斯陶穆是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他有停颁这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力。
  要么把奖颁给其他人,要么就取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威胁足够大,在座的投票者没人愿意彻底撕破脸。
  于是,又有了第三次投票。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万人迎接
  中国驻英公使馆,此时已经升级为大使馆。
  当初灰溜溜跑来英国寻求援助的郭泰祺,不仅荣升驻英大使,还兼着国联中国代表职务。不但如此,他在英国广交朋友,在社交场合大出风头,人缘好得很,甚至被伦敦大学主动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当然,郭泰祺也变得更加骚包。此刻他穿着一身华丽礼服,头发输得油光可鉴,皮鞋擦得锃亮照人,正拄着文明杖在镜子前整理仪容。
  “大使,李四光先生来了。”秘书走进来说。
  郭泰祺对着镜子左右摆姿势,拨正领结道:“请他到会客室等我。”
  又捣鼓了五六分钟,郭泰祺终于对自己的形象感到满意了,才拄着文明杖前往会客室,哈哈大笑道:“仲拱兄,你来得可早啊!”
  李四光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见到郭泰祺的骚包打扮,顿时开玩笑说:“复初兄,你这是要当新郎官儿呢,收拾得够周正啊。”
  两人以前是小学同学,多年老交情了,说起话来自然无所顾忌。郭泰祺乐道:“我当新郎官的时候,就没打扮得这么漂亮。今天咱们是要去迎接伟人,必须注意形象。”
  所谓的“伟人”,自然是周赫煊,预计今天中午就能抵达伦敦。
  至于李四光嘛,他去年就被邀请到英国,先后在牛津、伯明翰等八所大学做学术讲座,主讲内容是“中国地质”。在英国讲学期间,他分析了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发育的特点,并由此推测中国东部地区很可能找到石油。
  李四光手里拿着一份《泰晤士报》,指着上面的新闻说:“复初,你有没有觉得很邪乎,最近英国的报纸整天报道周赫煊,都快把他捧成孔子、老子一般的圣人了。”
  “有什么邪乎的?”郭泰祺高兴地说,“这是好事情啊,难得有中国人被提名诺贝尔奖,而且还是同时提名文学奖和医学奖。就算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如此荣耀者,西方媒体自然要使劲报道。再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周先生在英国有多受欢迎。”
  “这倒也是。”李四光点点头。
  这半年多以来,李四光在英国八所大学讲座,遇到好多英国学生询问周赫煊的情况。在得知李四光和周赫煊认识时,那些学生对他更加尊重,甚至还有托他向周赫煊要签名的。
  别的不说,只一部正在连载的《银河英雄传说》,就足够让英国学生们疯狂了。
  郭泰祺拿起那份《泰晤士报》,啧啧感叹道:“别看英国佬狂妄自大,对待大学者还是很尊敬的。你看这文章写得真离谱,什么‘远东五百年来之圣哲’都出来了。昨天《金融时报》居然也跟着起哄,说周先生的《大国崛起》具备巨大的经济研究价值,哈哈哈,周先生都快被说成是经济学专家了。”
  李四光摇头苦笑,他是真感觉英国报纸吹捧太过分,有一些恭维话说得让人脸红。
  这半个多月来,英国媒体不但详细介绍周赫煊的小说,还科普了周赫煊的各种学术贡献,包括史学、文学、语言等方面,甚至有人专门翻译周赫煊的诗歌。
  现代史学奠基者、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专家、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东方现代派诗歌领袖、骑士科幻文学大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鼻祖、磺胺的发现者……太多太多的头衔,犹如一道道耀眼光环罩在周赫煊身上。
  就算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骗子,都能被媒体包装成大师。更何况周赫煊本来就是大师,再加上那么多报纸不遗余力的宣传,期间产生的化学反应难以想象。
  这么说吧,就算伦敦街头不识字的流浪汉,都有可能听说过周赫煊的大名,知道那是一位来自远东的世界级伟人。
  以沙逊为首的那帮在华利益派英商,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控制所有报纸。他们只是出了一笔钱,让几份大报和一些小报疯狂报道,剩下的都是其他报纸跟风吹捧而已。
  现在周赫煊就是英国最大的热点,为了销量,媒体自然愿意来蹭蹭。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出发吧。”郭泰祺看了看镀金怀表。
  两人和大使馆部分人员共同出发,很快便抵达码头,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
  李四光看着码头上的各种迎接横幅,顿时惊道:“嚯,这阵仗可真大!”
  光是留学生团体就来了十多个,有些学生还是专门从牛津、剑桥赶来的,而前来迎接的英国华侨也至少有两三千人,另外还有五洲洪门英国分舵成员,以及国党复兴社(英国)的领导人员。
  这些都是中国人,他们到码头迎接很好理解,但跑来接船的英国佬也不少啊。
  郭泰祺也愣住了,震惊道:“这么多英国人举着横幅迎接,起码也有好几千吧?乖乖,周先生在英国的号召力可真大!”
  事实上,那些前来接船的英国人,至少有九成都是花钱雇来的,造势而已。
  突然有两辆轿车朝码头驶来,李四光惊讶道:“那好像是伦敦市长的车。”
  “嘶!”
  郭泰祺倒吸一口凉气说:“不仅有伦敦市长,还有英国文化体育部长的车!咦,还好还好,来的只是部长秘书,否则就太吓人了。”
  不止是郭泰祺和李四光,码头上的所有中国人,以及那些英国媒体记者,全都被宏大的迎接场面给震惊了,周赫煊的影响力似乎已经远超想象。
  轮船来得有些早,不到11点就已经出现在海面。
  当船只靠岸时,被雇来接船的几千英国人反应最快,猛地高举横幅扯开嗓子大喊:“欢迎周先生,欢迎远东圣哲!”
  码头上的中国人顿时被吓了一跳,随即油然而生自豪感,跟着吼起来:“欢迎周先生,欢迎周先生!”
  正排队等候下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