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愤的爱国者们纷纷站起来,喊出五花八门的口号。
“打倒卖国贼!”
“抗日救国,还我河山!”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东北军都是没卵蛋的怂货,出关杀敌啊!”
“中国万岁!”
“杀光东洋狗!”
“……”
整个戏院已经乱套了,观众的爱国情绪完全被激发出来。
周赫煊忍不住心想:这出戏一火,老蒋恐怕又要来找我麻烦。
第五百六十三章 出名的费小姐
整个10月份,大新闻层出不穷。
比如日本策划成立“内蒙自治政府”,想在内蒙复制伪满洲国那一套。又比如希特勒宣布退出国联,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又一个退出国联的列强。
然而这些新闻都比较遥远,做为中国的首都南京,市民们最关心的新闻只有两个。
一是褚民谊疯狂追求杨秀琼的新闻被曝光,报纸刊载了褚秘书长亲自赶马车的照片,瞬间在南京引为笑谈。有报纸评论道:“褚民谊大献殷勤,不要颜面,太失国府大员身份,不合体统!”
褚民谊本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甚至把这种事视为风流趣谈。怎奈他家中有一只母老虎,消息曝光以后,褚民谊立刻遭遇河东狮吼,听说连续跪了几宿的搓衣板。
另一个新闻就是京剧《花蕊夫人》的热演,孟小冬、费雯丽在世界大戏院连演三天,场场爆满,许多爱国学生甚至组团来看戏。
本来孟小冬还想接着演下去,结果戏院方面突然接到警告,《花蕊夫人》随即被南京政府禁演。禁演的理由很简单:这出戏不尊重历史,对观众进行了错误引导。
按照如此标准,那干脆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禁了。华雄是孙坚弄死的,跟关二爷没啥关系;方腊是辛兴宗俘虏的,也没鲁智深和武松啥事儿。
所以《三国》、《水浒》都歪曲历史啊,禁了属于合情合理。
不管如何,反正《花蕊夫人》在南京是演不成了,或许回到北方还可以继续。
虽然新戏被禁,但孟小冬在南京名气大涨,“冬皇”之称号实至名归。连带着,费雯丽也被众多戏迷知晓,毕竟她是迄今为止唯一正式登台唱京剧的洋人。
甚至连国党的机关刊物《中央日报》,都隆重报道了费雯丽的登台亮相:“费氏雯丽者,英国之贵女也。其父费老先生乃神药磺胺的发明人,拥有爵士头衔,曾为大英帝国驻印度军官。费雯丽小姐因主演舞台剧《泰坦尼克号》而享誉英伦,是伦敦最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周赫煊先生去载游历欧洲,其深厚之学识、翩翩之风度、优雅之谈吐,令费小姐大为着迷。费小姐遂放弃在英国的地位与荣耀,自愿随周先生移居中国。我中华博大精深之文化艺术,亦让费小姐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日夜苦练京剧技艺……中国为何能吸引英国贵女长居于斯?盖因伟大领袖蒋委员长的英明领导,使得中国正日益繁荣富强,取得令世人瞩目之成就……”
整篇报道乱七八糟,十句话里倒有九句是假的,但却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英国贵族之女啊,还是英国的大明星,还是英国的富豪千金。如此显赫的家世、惊人的美貌,竟然愿意长期居住在中国,并且苦练京剧技艺,极大的满足了国人的虚荣心。
各种报纸竞相转载报道,费雯丽分分钟成为名人,连带着上海那边的妇女杂志都跑来邀约拍照,说想把费雯丽定为下一期的封面女郎。
即便是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也不觉得周赫煊搞婚外恋有什么错,反而认为周赫煊在为国争光。
还特么有八卦小报展开联想,编造出关于周赫煊和费雯丽的异国爱情故事。无非是才子佳人那一套,周赫煊凭借英俊的相貌和过人的才华,让英国贵族之女一见倾心、非君不嫁,不惜和家族闹翻跑到中国来做姨太太。
简直完美,老百姓就喜欢这种调调。
……
“呜!轰隆隆~~~~”
火车在铁轨上奔驰着,半截高档车厢被包下,成为周赫煊跟老婆儿女们的专属空间。
费雯丽郁闷地看着报纸,她已经能够勉强用中文阅读了,不高兴地说:“这些报纸怎么都乱写!我根本不姓费,就算我的中文名字姓费,但我的父亲也不姓费啊。我爸爸才40多岁,中国的报纸居然称呼他为‘费老先生’,简直……简直……”
孟小冬提醒道:“岂有此理。”
“对,简直岂有此理!”费雯丽气呼呼地说。
小灵均好奇地问:“妈妈,岂有此理是什么意思?”
孟小冬笑着解释:“岂有此理是一个成语,是指某人的言行,或者某种事物非常荒谬。”
小灵均又问:“那什么是荒谬呢?”
孟小冬说:“荒谬就是荒唐。”
小灵均歪着脑袋继续问:“那什么是荒唐呢?”
“荒唐就是……就是……”孟小冬搜肠刮肚不知如何形容,不耐烦道,“你别问那么多,以后慢慢就知道了。”
周赫煊乐得直笑,比较形象的解释说:“灵均,假如弟弟弄坏了你最心爱的玩具,而且他还不跟你道歉,还不觉得自己做错了,那你就可以很生气地对弟弟说:岂有此理!”
“哦!”小灵均煞有介事的点头,也不知装懂还是真懂,突然指着旁边的小维烈,“你岂有此理!”
小维烈连连摇头:“姐姐,你的布娃娃不是我弄坏的。”
小灵均吃惊道:“什么!我的布娃娃被弄坏了?”
小维烈继续摇头:“不是我弄坏的。”
“那你怎么知道布娃娃坏了?”小灵均质问道。
小维烈哑口无言,他确实不擅长说话,更不知道该如何狡辩。
“肯定是你!”
“不是我!”
“肯定是!”
“不是!”
“……”
姐弟俩立即吵起来,吵来吵去就那么几句。灵均已经4岁零5个月大,维烈也有3岁零6个月,放后世早就该送去读幼儿园了。
张乐怡在旁边笑盈盈看着,没有任何劝架的想法。她希望儿子能够多运动、多说话,巴不得小孩儿天天吵架呢。
费雯丽听着有些心烦,对周赫煊说:“煊,我在中国已经有点腻了,我想去美国看看。”
周赫煊说:“过段时间吧,我陪你一起。”
“好啊。”费雯丽喜道,她话音刚落,突然捂着嘴干呕起来:“呕……”
张乐怡和孟小冬对视一眼,已经有了大致判断——这洋婆子,估计是怀孕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人暗算
由于突然怀孕,费雯丽前往美国的计划搁浅了,她得留在中国安心养胎。
回到天津,周赫煊整天都关在家里,看书、读报、写作、编稿、陪老婆孩子,每天的生活潇洒而充实。
就在这个时候,北平突然爆出个大新闻——当故宫博物院的前后五批、数十万件珍宝运抵上海时,南京最高法院检察官朱树森突然出动,带人坐火车前往故宫查封会计科,原因是有人控告易培基和李宗侗侵占盗卖文物。
谁在搞事?
当然是张继,还有他的老婆崔振华。
崔振华虽然是个女人,但却担任国党中央监察委员,在职务上并不输给自己的丈夫。
如果说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只是惧内,那张继就是怕老婆怕到要死。
曾经有一次,张继的好友彭济群登门拜访,由于二人私交很好,彭济群不等佣人通报就直接进屋。结果发现张继跪在客厅,周围还站着他的几个子女,妻子崔振华手拿皮鞭痛打丈夫,几个子女吓得根本不敢劝。
打人的崔振华有些不好意思,被打的张继却满不在乎,说道:“彭兄,请不要管,我太太是好人,让她打打出气。”饶是彭济群见多识广,也没遇到过这种阵仗,尴尬得掉头就走。
还有一次,国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院院长居正,前往张继家里拜年。来到张家大门前,发现门口放着个马桶,居正觉得很奇怪,随行的人说:一定是张夫人又罚丈夫刷马桶了。
居正好奇地走进去,只见张继跪在客厅,他连忙跑去搀扶。张继摆手道:“这是我家里的事,请君不要过问。”居正只好寒暄几句急忙离开,出门后对同伴说:“这张继的好脾气都用在家里了,跟我倒是争来争去。”
崔振华其实平常待人非常和气,雍容端庄,颇有大家闺秀的模样,不清楚的都以为她是个好女人。
然而,诬陷易培基盗卖文物一案,就是崔振华这个母老虎挑起的。她觉得自己的丈夫担任司法院副院长,又兼全国文物管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