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他兵败落难时,为了积蓄力量东山再起,带着人到处抢劫财物。等范哈儿发达以后,又把当初被抢之人悉数找来,连本带利的发还财货。
  二是他妻妾众多,姨太太就有好几十个。其中一个叫紫菊的小妾,在重庆开明学校读书时,跟青年校长王世均相爱。范哈儿被戴绿帽后虽然愤怒,但最终选择了原谅。他收紫菊做干女儿,收王世均做干儿子,出资5000大洋当嫁妆,用嫁女儿的礼节把小妾给嫁出去。
  三是他看上了体育明星“南国美人鱼”杨秀琼,根本不顾常凯申、宋美龄夫妇的面子——杨秀琼是宋美龄的干女儿,居然强逼杨秀琼离婚,再自己娶过来做姨太太。
  范哈儿这个人的性格极其复杂,他仗义疏财、豪爽大度、知恩图报,却又老奸巨猾、贪财好色、为祸一方。他胸无点墨,欺男霸女,满脑子豪强思想,却又在关键时候深明大义,为了抗日散尽家财,最终起义反蒋投靠我党——建国后竟然身居高位,得了善终,享年83岁。
  ……
  如今的重庆还比较落后,新新大戏院、国泰大戏院尚未落成。
  范哈儿带着周赫煊、张谋之,来到机房街(后世解放碑附近)的悦和茶园,这里有重庆最出名的川戏班子。
  四川茶馆和上海、天津的茶楼有很大不同,茶馆内摆放的都是竹编椅子,可端坐、可半躺,再泡上一盏盖碗茶,无比悠闲惬意。
  舞台上,一个肩插佛尘的花和尚出场,只那么走了几步,便引来全场喝彩。
  “好!”
  范哈儿高兴得疯狂鼓掌,脸上的肥肉都在抖。他给周赫煊、张谋之介绍道:“周先生,张先生,演花和尚那个叫刘成基,遂宁走出来的娃儿。不要看他年轻,他的花脸(丑角)可是重庆一绝。这出《醉打山门》,得了赵瞎子的真传,演得硬是安逸,全重庆找不出来第二个。”
  《醉打山门》乃是昆剧知名戏目,此刻用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居然别有一番韵味。
  刘成基扮演的花和尚鲁智深,打抱不平时威风八面,喝醉酒后却憨态可掬。特别是那眼神和表情,配上川剧念白唱腔,表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滑稽之感。
  “好好好!”
  一出戏唱完,范哈儿不停地拍巴掌喝彩,乐颠颠说:“狗x的,龟儿子硬是要得,给老子打赏刘三荣(刘成基)10块大洋!”
  直到离开了茶园,范哈儿还在对刚才的表演赞不绝口,他又拉着周赫煊、张谋之去饭馆喝酒。
  酒菜上桌,范哈儿举起酒杯说:“周先生,张先生,我范哈儿是个粗人,文绉绉的话不会说。这杯酒,我敬两位。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我干了,你们随意。”
  “好说,好说。”周赫煊一饮而尽,笑着用四川话说,“我也是袍哥人家,以后就不要喊先生了。”
  范哈儿惊讶道:“你也是哥老会的?”
  “我是美国五洲洪门的坐馆。”周赫煊笑道,“洪门、汉留(哥老会)源出一家,你我兄弟都是自己人。”
  “搞豁是洪门总堂的兄弟,失敬失敬。”范哈儿连忙举杯说,“周老弟,我范哈儿有眼不识泰山,自罚三杯!”
  周赫煊说:“不必自罚,喝酒就是。”
  “不得行,不得行,罚酒是必须的。”范哈儿连饮三杯,擦嘴说,“袍哥人家嘛,决不能拉稀摆带,喝几杯酒算啥子?”
  “哈哥豪爽!”周赫煊竖起大拇指。
  两人又闲聊片刻,范哈儿才问:“周老弟咋个就认得我呢?”
  周赫煊胡诌道:“我听李宗吾先生提起过哈哥,他说你为人仗义耿直。”
  “李先生居然还夸我啊?”范哈儿受宠若惊。
  李宗吾在四川名气太大了,不仅在教育界、文化界受尊重,还给多位四川军阀当过顾问。再过几个月,刘湘把叔叔刘文辉斗败,也会慕名邀请李宗吾当自己的顾问。
  周赫煊笑道:“哈哥你不要妄自菲薄,你当年主动发还抢劫的财货,四川哪个不佩服?”
  “嘿嘿,嘿嘿,年轻时候的荒唐事,说起来脸红。”范哈儿对此又是得意,又是尴尬,他转开话题问,“周老弟这趟跟老丈人一起来重庆,是要做啥子大事哇?”
  周赫煊道:“我准备在重庆开一家工厂,正要拜会刘湘刘司令。”
  “这个好说,包在我身上,我明天就帮你引荐!”范哈儿拍着胸脯说,“刘司令还是要给我范哈儿几分面子的。”


第四百二十一章 巴蜀王
  民国初期和中期,要论哪支军队名声最坏、战斗力最差,川军排了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要怎么来形容川军呢?
  四个字:乌合之众!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不休,巴蜀之地显得尤为奇葩。
  其他地方的军阀都已经跨省大战争天下了,四川这边还在旷日持久的窝里斗,而且几度被外省军阀控制。
  从1912年到1934年,历经大小400余战,四川军阀混战持续了22年之久,期间从来没有停歇过,好像是在打一场叫做血战到底的四川麻将。又似乎是在养蛊,把一堆毒虫扔在四川盆地这个蛊盘里,谁能厮杀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蛊王。
  刘湘就是那只蛊王,巴蜀王!
  我们来看看刘湘的成长史,军校速成学堂毕业、见习官、排长、支队差官、营长、团长、代理旅长、旅长、师长、军长、川军总司令。他的每一次高升,都见证了一场或数场内战,是靠战功硬生生往上窜的。
  在四川的军阀混战中,政治站队往往没有鸟用,能不能生存全靠手底下的部队。刘湘其实好几次站队错误,但他有兵有枪有钱有粮,胜利者也必须重用他。
  最诡异的是,四川本省军阀打得你死我活。但当他们面对外省军阀时,却往往团结一致,死对头也能非常愉快的结盟,把外省军阀赶出四川以后咱继续打。
  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一致对外的传统,当日本全面侵华时,叫花子般的川军,才能突然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力量,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
  抗战爆发后,巴蜀王刘湘曾说过这么几段话:
  “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抗战期间,四川为全国输送了40%的兵源,50%的钱粮,每5个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军人,就有1个是四川人。川军的被俘人数,是各省地方军中最少的,不到被俘总人数的1%。川军士兵阵亡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经常一场大型会战打完,川军从将领到士兵全部战死沙场,不撤退,不投降。
  在出川抗战的六名中将里,有四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无一例外全都牺牲在抗日前线。
  所以在八年抗战中,才有了那么句话:无川不成军!
  ……
  周赫煊在李子坝的刘公馆里,见到了那位大名鼎鼎的巴蜀王刘湘。
  刘湘的个子不高,五官端正,剃着大光头。此人阴沉内敛,不苟言笑,浑身散发着草莽之气;但他说话条理分明,措辞严谨,又有些读书人的味道。
  “甫公,这位是我的好弟兄周赫煊周先生。”范哈儿竖起大拇指,“周老弟是大学问家,他喝的墨水比我喝的米汤还多,是蒋总司令的座上宾!”
  “嗨呀,久仰大名,周先生你好!”刘湘热情地跟周赫煊握手,冷峻严肃的脸上挤出些许笑容。
  周赫煊说:“刘司令,我对您才是久仰大名,幸会!”
  刘湘等佣人奉茶完毕,才说:“邵增(范哈儿)已经跟我讲了,你打算在重庆开个啥子工厂呢?”
  周赫煊指着茶几上的搪瓷果盘说:“搪瓷厂,整个亚洲最先进的搪瓷厂。全套美国引进的半自动化流水线,不仅中国没有,连日本都没有。只要电力供应充足,我办的搪瓷厂生产效率是日本工厂的20倍以上,成本只有日本产品的五分之三。前几年,中国的搪瓷市场都被日货垄断,这两年稍微要好些,但国货还是比不过日货。我办搪瓷厂是实业救国,目标是把日货搪瓷都赶出中国,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在整个亚洲跟日货抢市场。”
  “嘿呀,这话说得好,攒劲!”范哈儿赞道。
  刘湘愣了愣,忍不住问:“生产效率真的是日本工厂的20倍?”
  “是的,但耗电量比较大,不知重庆的电厂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