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非一家之言。”朱培德摆手说,“我三年前与百里兄会面,他也常说日人亡我之心不死,乃是中国未来的大敌。”
  周赫煊笑道:“正巧了,我上个月刚好跟百里兄见过面,还厚着脸皮向他讨要了墨宝。”
  “哦,百里兄身体还好吧?”朱培德问。
  “偶尔会咳嗽,老毛病了。”周赫煊道。
  朱培德叹息道:“他啊,就是性子太烈,一言不合就掏枪自杀,结果弄出难以愈合的老毛病。”
  周赫煊笑道:“不过也因祸得福,渠道一位温柔贤淑的日本太太。”
  “哈哈哈哈,说得也是。”朱培德大笑起来。
  蒋百里的夫人左梅,原名佐藤屋登,正是蒋百里自杀受伤后,被请来负责照顾他的日本护士。
  左梅虽然是日本人,但嫁给蒋百里后却入了中国籍,即便以后中日爆发战争,也从始至终站在丈夫和中国人这边。
  因为有共同的朋友,朱培德和周赫煊之间亲近了许多。
  朱培德问道:“东北易帜之事,周先生可有把握?张少帅那边究竟是如何考虑的?”
  “张少帅打心里想要中国统一,他也是爱国人士。”周赫煊笑道,“说起爱国,东北还有一位典范人物。”
  “谁啊?”朱培德问。
  “冯德麟的公子冯庸。”周赫煊说,“冯庸在父亲去世后,便散尽家财,筹款300多万办教育。他的学校免收学费,而且以理工科为主。学校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军事训练,这是为以后跟日本人打仗做准备。”
  “竟有此事?”朱培德钦佩道,“真乃爱国义士也,可惜无缘一见。”
  周赫煊笑道:“以后有的是机会。”
  朱培德叹息说:“中国和日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幸好现在国家即将统一,咱们可以努力发展工业。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要隐忍发展,总有一天能够追赶日本。”
  “我也是这么想的。”周赫煊附和道,心中却在感叹:统一了还不是年年打仗,黄金十年只是说起来好听而已。
  朱培德此人也是骨子里的爱国主义者,北伐将领当中,只有朱培德和冯玉祥对赤党网开一面,而且他做得更加大胆。愿意离开的红党分子,朱培德补发军饷礼送出境;愿意留下来的红党,朱培德照用不误,而且依旧委以重任——比如朱老总。
  历史上朱培德去世时,给常凯申留了三句遗言:第一,抗战在即,国力有限,我死之后,请从简安埋。第二,家属子女,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要因我而厚待照顾。第三,不要怪叶小姐(家庭护士),这是我们国家医学不发达,不能解除病毒。
  两人从日本聊到美国,周赫煊说:“朱主席,美国明年很可能爆发经济危机。到时美国的工业设备和工业人才都极为廉价,江西若想发展地方经济,可趁机与美国取得合作。”
  “当真?”朱培德诧异道。
  周赫煊笑着说:“这是我的猜测,出于科学的论断,到时可见分晓。如果朱主席有意向的话,等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可以帮忙从中联系。”
  “那就有劳了。”朱培德也没有太当真,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两人足足聊了一上午,朱培德挽留周赫煊吃午饭。
  午餐很简单,都是家常便饭,朱培德的妻子和子女也在。
  一直到午后,周赫煊才说明来意:“朱主席,明诚有个不情之请。”
  “请讲。”朱培德道。
  周赫煊便把事情经过详细诉说,包括宋子文的事也讲出来。
  朱培德听了大笑道:“看来我是躲不过啊。宋子文去年到庐山,就是专门来找我的,不然也没机会跟张家接触。放心吧,这月老我当定了。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算大功德一件。”
  “如此,多谢了!”周赫煊抱拳敬礼。
  当天晚上,周赫煊便在朱培德的庐山别墅住下。等第二日大清早,就和朱培德一道,直奔张家的湖畔洋房。
  有江西省政府主席做媒人,想来张谋之是没法拒绝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 借势
  周末。
  除了已经嫁人的大小姐和二小姐、以及留洋的三公子,张家所有成员都在,就连担任九江建设局长的张远西也没出去。
  张乐怡陷入父亲和二哥的批评当中……
  “三妹,不是二哥贪恋权势。”张远西痛心疾首道,“你说宋部长仪表堂堂,又年轻有为,哪点不比那个卖内衣的强?就算你不同意,也用不着离家出走啊!这像什么话?传出去咱们张家的脸往哪儿搁?”
  张乐怡低头不语。
  张谋之又说道:“乐怡,既然你跟那个姓周的没有发生过什么,那就还有挽回的余地。宋部长是不可能了,陈委员家的二公子也是留学名校,而且颇有才华……”
  “爸,你说什么呢!那个什么陈公子,我见都没见过。”张乐怡开始反抗。
  张母帮着说话:“是啊,婚姻大事,也不能违背女儿的意愿。”
  传统婚姻讲究父母之命,但张家的思想比较先进,因为他们是基督教家庭,受西方观念影响比较大。
  捧着小说的张德怡突然抬头,说道:“爸,我觉得周先生挺好的,跟三姐也很般配。”
  “小丫头知道什么?”张远西呵斥道。
  张德怡立即反驳:“二哥,你这是专制,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
  大公子张远东也跑来起哄:“对对对,这家庭嘛,就要民主才行。每个人畅所欲言,以理服众,才能真正的解决矛盾。”
  “没你的事!”张谋之喝道。
  张远东耸耸肩,说道:“爸,九江实在没意思,等这个设计做完,我准备去上海或者南京闯荡。”
  张谋之皱眉说:“我们在南京的靠山已经倒了,南京的生意我也准备放弃。如今这民国政府,换汤不换药,没有官面上的支持,做生意是寸步难行。你呀,还是老老实实留在九江吧。”
  张远东道:“留在九江也可以,那你出钱修一栋大楼,要上百米高的那种,我帮你做设计。”
  “没事修那么高做什么?”张谋之问。
  “有成就感啊。”张远东说,“九江这破地方,都没有让我发挥才能的余地,继续窝在这里,我的设计生涯就要死亡了。”
  张母责怪道:“什么死不死的,少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张远东没心没肺地摊摊手:“当我没说,你们还是继续教训三妹吧,我负责当听众。”
  就在此时,管家急匆匆地跑进来:“老爷,那姓周的来了。还……”
  不等管家把话说完,张谋之就厉声道:“轰走!”
  “不是,老爷。”管家连忙说,“一起来的还有朱主席。”
  “哪个朱主席?”张谋之问。
  管家道:“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
  “你怎么不把话说清楚?”张谋之有点慌了,连忙喊道,“快把人请进来……不,我亲自出去迎接!”
  大热天的,张谋之特意穿好西装、系上领带,然后带着两个儿子奔向大门。
  还隔得老远,张谋之就朗声笑道:“哎呀呀,朱主席,请恕谋之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朱培德抱拳笑道:“张老板不用客气,我也是冒昧造访,打扰了。”
  “不敢当,朱主席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张谋之微微矮下身子,赔笑道,“朱主席请,周先生也请。”
  周赫煊莞尔一笑,没有说话,默默地跟在朱培德身后。
  朱培德看了眼张远东和张远西,边走边问:“这是两位公子?”
  张谋之说:“正是犬子远东和远西,他们都是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
  “原来是留洋归来的高材生。”朱培德说,“如今江西百废待兴,正缺两位公子这样的人才,可一定要为家乡建设好好出力啊。”
  “那是肯定的。”张谋之笑道,又喝令儿子说,“远东,远西,还不快来拜见朱主席!”
  张远东语气懒散地说:“朱主席好。”
  张远西却格外热情,激动地说:“下官见过朱主席!”
  朱培德颔首问:“你在哪里任职啊?”
  张远西回答说:“忝为九江建设局长。”
  “嗯,好好努力,以后大有作为。”朱培德鼓励道。
  众人来到客厅,张母亲自端上冰镇酸梅汤。
  朱培德喝了一口,赞许道:“张夫人好手艺,这酸梅汤解暑又美味。”
  张母笑道:“一点小饮品,不足挂齿。朱主席若是喜欢,我让人送些去府上。”
  “不用。”朱培德说着看向屋内的女子,最后把视线落到张乐怡身上,“这位女公子就是三小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