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军官面色狰狞,走到蔡公时跟前,突然一巴掌扇出,打得蔡公时鼻血直流。
  蔡公时也不用外交文明词汇了,怒斥道:“你们这些强盗!我早就看透你们了。现在我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痛斥你们这些强盗!”
  “很好。”日本军官挥挥手,下令道,“割掉他的鼻子和耳朵。”
  两个日本兵将蔡公时架住,另一人举起刺刀,很快将蔡公时割耳切鼻,顿时鲜血狂喷,惨不忍睹。
  “哈哈哈哈!”
  日本兵见此情形,大声狂笑,与禽兽无异。
  蔡公时却没被吓倒,他虎目圆睁,大声怒骂道:“日本强盗,禽兽不如。此种国耻,何时能雪!”
  “王八蛋!”
  “日本强盗,你们来吧,老子不怕。”
  “天灭日本,我在阴曹地府等着你们!”
  “……”
  其他外交官一个个义愤填膺,面对日本人的枪口,他们全都怒吼痛骂起来。
  日本军官指着张麟书:“你骂得最大声,我听到了,我会好好伺候你的。”
  日本兵一拥而上,将张麟书的耳鼻割下,又斩断他的四肢。文质彬彬的外交官,瞬间就被日本兵削成人棍。
  这些混蛋还不解气,把众外交官的绑绳砍断,三人一组拖到交涉署院内,乱枪扫射打死。
  “哈哈哈哈!”
  杀完人,日本兵大笑着扬长而去。
  而在尸体当中,一个身影艰难爬起,步履蹒跚地往外逃去。


第二百零五章 退股
  济南城的惨案,暂时没有传出,连北伐军的电台基地都被重炮炸毁了,城内的电话、电报线也随之被剪断。
  交涉署的外交官惨遭屠杀时,济南城还只有部分日本兵,而北伐军数量则多出十几倍。
  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常校长却下令忍辱负重、不得抵抗,幻想着要和平解决此事。他等来的是日本人的重炮,城外的日军开始攻城了,城内的日军也随即开火。
  几天后,济南城失陷。
  5月3号那天的屠杀,还只是小规模的,毕竟当时日军占领区域不大。但5月11号这天,日军完全占领济南,再次向中国军民高举屠刀。
  就连被北伐军俘虏、没来得及逃走的北洋士兵,日本兵都照杀不误。
  短短一天,被屠戮的中国军民接近8000人。
  而后续影响更加恐怖,因为尸体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理,导致济南城夏季起了瘟疫。加上市民纷纷逃离此地,济南人口在一年之内,由30万锐减到20万。
  从交涉署逃生的那个人,名叫张汉儒,是蔡公时的勤务兵,他是交涉署唯一的生还者和目击者。
  济南城的大规模屠杀发生后,事情终于掩不住,张汉儒也把日本兵杀中国外交官的经过讲述出来,顿时全国哗然、国际舆论哗然。
  就连日本的盟友英国,都严厉声讨了这种野蛮行为。
  现代文明社会还有杀外交官的,而且是如此惨无人道的虐杀,简直不可想象。
  中国各大报纸纷纷详细报道此事,周赫煊的广播电台也做了专题节目,在声讨日本人的同时,亦高度赞扬了以蔡公时为首的十多名外交官。
  各地随即掀起悼念蔡公时的活动,学生们走上街头搞游行,商人们趁机呼吁抵制日货,中国的反日情绪瞬间达到顶点。
  最头疼的是日本商家,自从惨案曝光以来,日货销量直线下降,无数日本商人都在暗地里臭骂日本陆军。
  ……
  天津,少帅府。
  张学良此时已经戒掉鸦片,但却不停地猛吸香烟,他问道:“赫煊,你现在有什么办法?”
  周赫煊苦笑道:“我哪有办法,又不能请来天兵天将。”
  张学良也不是真的想要周赫煊想办法,他只是找个人说话而已,神情沮丧道:“年初我就建议父帅卸任安国军总司令职务,改旗易帜归附南方国民政府。他也亲口答应了这事,结果却在玩拖延之计,明着议和,暗地调兵。若是当时就能息兵该多好,济南惨案也不会发生,也能少死那么多将士。”
  张学良心痛啊,他在东北讲武堂摸爬滚打过,在军队里有好些同勺吃饭的兄弟。
  可就是最近一两年的战事,让他的老兄弟死得七七八八,连以前给他做过副官的都死了两个。
  周赫煊说:“现在东北军只有出关这一条退路,六帅,要当心日本人。”
  “当心日本人?”张学良不明其意。在他看来,日本人就是在帮东北军,才出兵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
  周赫煊分析道:“从这次山东的事件来看,日本人已经决心入侵中国了。济南惨案的真相,无非是日本人在试探各方反应,不仅是中国的反应,还有诸国列强的反应。”
  张学良坐直身体:“然后呢?”
  “没有然后。”周赫煊痛心地说,“南方政府表现得极为软弱,英法美诸国也只是口头谴责,这无疑给日本人吃了颗定心丸。他们的下一步动作,必然是武力征服东三省。而奉军这次如果退回东北,则必然加剧与日本人的冲突。特别是张作霖张大帅,他必须死,日本人才方便实施后续计划。”
  “你是说,日本人要对父帅动手?”张学良吃惊不已。
  周赫煊虽然对张作霖没有任何好感,但还是不希望张作霖早死,他提醒道:“日本人动手的最佳时机,就是张大帅返回东北的途中。”
  张学良郑重道:“我会注意的。”
  “那我就不打扰了,告辞。”周赫煊起身道。
  “等一下。”张学良把周赫煊喊住,拿出《大公报》的股份书说,“这个你收好,把本金退还给我即可。”
  “六帅,这可不行。”周赫煊连连推辞。
  “拿着吧。”张学良把股份书拍到周赫煊手上,笑道,“等奉军退回东北,天津就要被南方政府接管了。我继续做《大公报》的大股东,有可能报纸会被刻意刁难。还有希望教育基金会那边,我也要辞去会长职务,以后由你全权负责。”
  周赫煊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大公报》如今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北方第一大报,价值至少在20万以上。而张学良却主动退股,并且只要4万元的本金,丝毫便宜都不占。
  换成别的军阀,恨不得生吞活剥呢。
  张学良笑着拍周赫煊的肩头说:“好啦,别说了。不止是《大公报》,《北方画报》我也退股了,以后冯武越才是老板。”
  “六帅高义,赫煊记下了!告辞。”周赫煊抱拳道。
  等周赫煊走出大门,张学良才意兴阑珊地坐回沙发,长长叹了一口气:“唉!”
  如今北方形势岌岌可危,北伐军已经渡过黄河,张作霖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的同时,他还通电全国,呼吁和平,可怜兮兮地说自己已经停止攻击,国内政治希望国民有公证裁决。
  其实张作霖还在死撑,似乎不能接受现在的局面。他调张宗昌、褚玉凤驻守沧州,令孙传芳部下驻守庆云、盐山一带,又让奉军嫡系、孙传芳主力、张宗昌的部下孙殿英、褚玉璞的部下袁振青防守河间,打算跟北伐军决一死战。
  期间遇到冯玉祥卖队友,导致阎锡山孤军深入,结果被奉军团团包围。
  幸好常校长克服了对日本人的恐惧,从济南城绕道继续北伐,这才救下阎锡山的主力部队。
  而周赫煊则回到自家书房,铺开稿纸开始写新书。
  张乐怡正在电台做播音,此时并未回家,廖雅泉好奇地过来问:“写什么呢?”
  周赫煊答道:“《菊与刀》。”


第二百零六章 菊与刀
  三天后。
  廖雅泉抱着周赫煊新写的20多页书稿,好奇地阅读起来:
  “日本人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要对付日本,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日本人的行动意图,这是件极为困难的事。
  日本打开紧闭的国门,已经有数十年时间。如今外国人提起日本时,仍对他们的一系列行为感到迷惑。
  任何一个严肃负责的人文社会学家,只要他不是日本人,在谈及其他民族时,不会一方面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同时又加上一句说:‘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傲慢’;也不会既说这个民族顽固不化,又说:‘但是,他们也蛮适应激烈变革的’……也不会既讲该民族如何倾慕西方文化,又渲染他们的顽固保守……
  在大型战争中,日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