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间更春色。”周卫国想了想,笑道,“意思是,更宜居。”
“没错!就是宜居!”彭璧生大声道,“可惜了,如此宜居之地,却没有发展起来。”
周卫国点头,是啊,山太多,海拔又高了一些,要发展,起码得等几十年之后了。“山路难行。李白有《蜀道难》,殊知,大多山高水远之地,皆难行。”
彭璧生点点头,“这里的百姓,也苦啊。”
“如今的世道,百姓哪有不苦的?”戴安澜翻给彭璧生一个白眼,“我等要做的,不过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只有这般之后,才能有大治!”
周卫国不知该如何回答,大治,等到什么时候?等着国民党给百姓们大治?他还真的不相信。“诸位学长,卫国有一言,不吐不快。”
“老弟你说。”
“中山先生之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乃至于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的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可有人再提起?”周卫国话落,几人皱眉。几人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哪里能不知道中山先生当时的意思,可现在,国共两党几乎势成水火,谁又会去提这件事?
几人摇摇头,“老弟的意思是?”
“党国空有三民主义,却无治民策。”周卫国想了想,解释道,“加之,如今党内的情况,几位兄长真的觉得党国能带给百姓们一个大治之世?”
第756章 保山(二)
周卫国的话,让几人都沉默了。可他们能如何?
悠悠叹了一口气,周卫国继续道,“罢了,换个话题吧。”
可竟也没有人再开口说话,周卫国觉得,他真实不该说这个话题的。可这个话题,许多人心中是有一杆秤的。
很多东西,他们看的比老百姓明白多了。
看了看身后的战士,大多有些瘦弱,有的,甚至面带饥色。穿的军装,也并非崭新,甚至有些发白。至于身上扛着的枪,新旧不一。
“几位学长,不知是否有意添一些装备?”周卫国开口,既然要打日本人,他也在这儿了,那,独立师也当然该出一些力。
说到装备,几人倒是来了兴趣。
“独立师的步枪?”戴安澜笑问,“还是各式野战炮?还是飞机坦克战车?”
周卫国失笑,“学长要什么?”
“免费还是打折?”彭璧生大笑,“不便宜,我们可要不起。”
“哈哈哈。”众人哄笑。
周卫国也勾了勾嘴角,“免费又有何不可?一点装备而已,我独立师还出得起。更何况,是送给诸位学长。”
对于眼前这群人,周卫国是真心敬佩的。
“别闹了,我们几个加起来都两百多岁了,怎么能真的白要。”戴安澜摇头,“倒是想真的弄一些装备。”
周卫国点点头,原本独立师已经能自己制造各式火炮后,军统也一直有采购。
但即便如此,国军各部的装备依旧不够分。
“我们师呢,现在算是个步兵师,虽然,以前的200师是机械化师。”戴安澜叹气,“可若真要重新变成机械化师,我们几个,也没有这个钱,所以,也只能多买一些机枪和火炮。”
周卫国点点头,“没有问题,我一会儿回个电报,让他们空运过来。”
“哈哈,这感情好!”
……
昆明。
“所以,这周卫国,现在在哪儿?”杜聿明看着电报,张大了嘴巴,“莫不是,只有我们三人?”
旁边两人摇摇头,表示不知。
“可这电报上说的还有周卫国这小子啊。人呢?”杜聿明皱眉,“不会不知轻重的啊。”
“那该如何处置?”商震开口,他还是认识周卫国的,并不觉得周卫国是会违抗命令之人。
“如实上报吧。”杜聿明叹气,“看英国人怎么说吧。”
……
周卫国当然没有收到这封命令,毕竟,他只收到的是让他回昆明的说法。
即便收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卫国也不会去。因为,有杜聿明、商震与林蔚,周卫国不觉得他去了会多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这个时候,他们也到达了保山。
……
日本,东京都。
东条英机看着电报,皱起了眉头,周卫国,也被调入了远征军。
“首相阁下,根据情报,周卫国只担任了入缅作战部队的一名作战参谋。”
“话虽如此,可周卫国一旦加入,那么,他能调用的能量就太大了。”东条英机敲着桌子,然后又看着下一封电报,“昆明巫家坝机场一夜之间多了百余架飞机?”
“嗨!”
“有调查清楚这些飞机的来源吗?”
“好像是护送周卫国去云南的战机。”
东条英机了然,“那就不必管了,过几日补充了油耗,他们就会回去的。若不回去,再行上报。”
“嗨!”
……
15日,周卫国收到电报,说是远征军指挥部在询问他的下落,是否要告知。
“这真是,小人作妖啊。”戴安澜冷笑,“卫国老弟,你得罪人了?”
“我得罪的人,难道还少吗?”周卫国反问,“回电就说我在第200师吧。”
戴安澜点点头,然后吩咐士兵去回电报。开口道,“我得到消息,英国人邀请了我们军座,商震将军,林蔚将军,还有你,去缅甸、马来亚考察,商议防务问题。想来,这是他们着急找你的原因。”
周卫国摸了摸下巴,“这样啊,我去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英国人不会听我们的。”
“为何?”戴安澜疑惑,周卫国可是英国人特别要求的,对于周卫国的建议,他觉得英国人应该会慎重考虑的。
周卫国想了想,解释道,“虽然中英在保卫缅甸的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分析,彼此双方的战略意义又是有落差的——英国历来以新加坡作为其远东战略体系中心,缅甸居于次要地位;而对咱们中国人来说,保卫缅甸就等于在保卫一条重要的生命线。这就会导致侧重点有所不同。”
“因此,站在中国方面的立场,我们的考察一定会确保仰光海港这个战略要地,再集结主力在缅泰边境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姿态,并把重点放在边境城市毛淡棉方向。”
“但是英国人看来,从海路到缅甸,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但是有号称远东直布罗陀的新加坡要塞守卫着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因此觉得鬼子不可能在缅甸南部发动进攻。鬼子想切断滇缅公路,必然在中老或中缅边境下手,他们会觉得咱们应重点在中老、中缅边境布防。”
周卫国边指着地图,边解释给戴安澜道,“这就是立场不同,看待的问题也不同,然后就会造成分歧。一旦分歧产生,合作就会变得疏远。”
戴安澜点点头,“听你这么一分析,的确如此,那你的推测,英国人到底会怎么做?”
“英国人现在不让咱们入缅,无非是怕咱们的人进入缅甸后就滞留不走,从而威胁他们的利益,所以会他们拒绝中国军队尽早进入缅甸境内布防的建议。”周卫国想了想,“等到他们要咱们入缅的时候,恐怕为时晚矣。”
“你的意思是,仰光会守不住?”戴安澜皱起眉头。
“看情况吧。”周卫国没有将话说死,“总之,看英国人到底怎么想了。甚至于,我们的建议在英国人眼中到底重要与否。又或者说,咱们这个盟国,到底有没有脑子!”
戴安澜点点头,的确,英国人肯定是怕他们进入缅甸后不肯离去罢了,“那么,考察的话,你去吗?”
“现在不是还在准备吗?再说吧。”周卫国挥挥手,然后看向戴安澜,“学长,有句话我要告诉你。”
“什么?”
“英国人靠不住!”
第757章 考察团(一)
听了周卫国的话,戴安澜皱了皱眉,“这话怎么说?”
周卫国笑着摇摇头,“说话白了不太好听。”
作为一名领兵的将领,戴安澜自然知道,靠盟友,不如靠自己,“我知道了,会多想一想的。”
周卫国见戴安澜的样子,就知道他只是暂时放在了心上,于是开口,“虽然我们与英国结盟,甚至出兵远征,可说到底,还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英国人想利用我们抵挡日本人,保护他们的财产,而我们呢,则是利用此事,想获得一个更高的国际地位以及英美的援助。这种关系,是不牢靠的。更何况,英国人肯定不会珍惜咱们士兵的命,在他们看来,我们是拿钱办事。他们出了物资,我们就要给他们办事。”
戴安澜此刻觉得,周卫国解释的,也不无道理,仔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