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11日,山西太原第四师师长杨善德领命,下令驻守霍州的第七旅旅长王宾率兵向陕西推进,河南曹锟即刻配合下令第三师全军动员前往前线,第五师靳云鹏率部杀往豫西,目标直指陕南。第七师师长雷震春、八师师长张敬尧、九师师长田中玉、十师张宗昌、十一师姜桂题、十二师赵倜、十五师师长汤玉麟、十六师张作霖部各自得到命令,麾下军队开赴前线,北京一度动员近二十万军队。一旦北京的开战命令送到,各部将奉命杀往南方,扫平一切反对力量。
李汉立即还以颜色,王安澜切断津浦铁路,第三师在阜阳、淮北、宿县同时加强戒备,防备来自河南、山东跟江苏的北军觊觎。与此同时,张孝准受令领第十五师向滁州、蚌埠移动,目前直指江苏南京。
3月13日,江苏第二师逼近太湖,上海驻军向金山集结。袁世凯命令田中玉部第九师沿运河水陆并进,向扬州开进,与此同时,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第二军军长,电令苏北镇守使徐宝山,率领所部南下南京,接受冯国璋指挥。并命令海军次长汤乡铭率领海军舰队驶向上海,掩护北洋军南下部队,增强江苏、上海方向北军实力。
西部很快做出回应,西安新五师、汉阳第八师进行誓师仪式,熊秉坤跟马荣成两部是去年同北军大战之中损失最惨重的编制,去年为了军政府的战略需要受了不少委屈,这一次李汉允许两部作为战斗主力,执行强攻任务。张国荃的十四师拉到陕南一部同山西北军隔着黄河对峙,另一部主力警惕靳云鹏的第五师。
第二日,袁世凯任命新复出的北洋之龙王士珍为第一军军长,节制河南、山东、山西三省全部武装,同时下令东北张、汤二师出山海关南下抵京,接受后续军事调动。
次日,李汉下令江防舰队驶离了武昌跟芜湖军港,浙军主力从杭州往上海逼近。
北洋军在调兵遣将,李汉也在厉兵秣马,民国局势短短半月之内便重回剑拔弩张,浓重的战云重新密布起来。
南北双方都在争分夺秒的进行着战略部署,对于国内立宪派跟洋人的和平呼吁都是敷衍以对,所有的人都在紧张的注视着局势的发展,空气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战争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国内不少明眼人看的清楚,李汉不同于国民党,手下的军事力量更是不在袁世凯之下,两虎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的可能性要远大过一虎胜出为王,因此为了中国的前途、国内的和平。以黎元洪、唐绍仪为首的落魄政客们开始在两大势力之间积极奔走。为这两个看上去势不两立的军事集团进行斡旋,并打听双方退让的条件,但是李汉已经铁了心要打,自然开出了袁世凯断难接受的价码,摆明了没有诚意的打脸态度令这些个落魄政客们打一开始行动便陷入了步履维艰之中。
黎元洪、唐绍仪之流自然不可能获得什么进展,事实上就连另一路以前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为代表的列强游说团都遭到了李汉的拒绝接见,国内的局势已经明摆着告诉了他们,小字辈的李汉已经不满老一代的前辈袁世凯继续掌控这个国家了。自感觉翅膀硬了的他拒绝了用年轻耗死老迈的袁世凯,他需要用一场大胜镇压了国内所有的声音,并用胜利入主中央,成功在一战前掌握这个国家的局势。
双方既然都没有和谈诚意,何来妥协之说。于是乎,在举国的惶惶不安中,又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到了三月中旬,经过了一个月的调动,西部率先完成了部队跟物资的部署,北军则相对之跨度要比李汉控制的区域小得多,铁路跟海运、水运的便利也让袁世凯在几乎同样稍微一两日完成的大致的调兵。
北洋军分成两路,王士珍的第一军又分三部分别以河南、陕西、安徽为战场;节制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四个主力师,在袁世凯的心目中位置显然十分重要,毕竟他将面对的陕西、湖北、安徽都是李汉重兵把守的省份。吸取了去年的教训,第二军依旧改由冯国璋指挥,不过却协制第二师、第六师、第七师、第九师四个主力师,预定主要主攻方向为安徽、浙江,势力较之第一军要差不少。
十省联合自治政府的部队也要分的稍微细腻一些,李汉坐镇武昌指挥,在蒋方震等总参的帮助下将军队分为五路强攻,第一路以浙江的季雨霖部为主力,强攻拿下上海之后立刻配合安徽军队恶战南京;第二路以张孝准的十五师为主力,是强攻南京的主力;第三路王安澜的第三师将伺机在皖北发动强大的攻势,可对河南、苏北、山东等地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第四路以河南为主战场,集中李济深的第十师、马荣成的第八师,将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的摧毁第一军的主力;第五路则以熊秉坤的新五师为主力,直接出兵杀向山西,配合钳击中原。
北洋与西部剑拔弩张,分别在绵延数千里的中原大地上拉出了一条漫长的战线,大战一触即发,外国驻华武官已经开始认真推演哪个预定战场将战斗了。
面对严峻的形势,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零三章 护国肇始(上)
哥伦比亚特区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种气象万千的大都市。反而是一个安静而到处都充满了绿地和纪念建筑物的城市。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国家没有过去,缺少一份回忆跟记忆,所以,他们才会加倍珍惜这个国家的现在,勇敢、激情的展望未知的未来。
旁人漫步在这个城市里面,闭着眼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安静,完全没有作为一个国家首都如北京那般的奢靡肮脏、也没有南京那边的淫靡成风,及时走在大街上就能感到这个国家建国、成长的历史。波托马克河从这个城市的正中穿过,白宫就座落在这个城市的东南,在国会山上,更耸立着美国国会大厦,它占据了全城的最高点。似乎就在宣扬着他们在这个国家的地位。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塔,杰斐逊纪念堂,美国国家美术馆,美国国家档案馆,泛美联盟等等著名的建筑点缀其中。这是一个庄严的首都,这又是一个美丽的首都。
至于白宫,毫无疑问就是美国这个新大陆巨人的心脏了。而现在这座建筑物的主人,现在已经换成了一个风度翩翩且一身学者气息的中年白人,一位欧洲各国的统治者都小瞧了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一位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大名的统治者,他用自己完美的表演迷惑了世人,风度翩翩的背后大肆推动美国海陆军的扩张跟兵工装备的更新,并不惜牺牲德裔美国人的生存地位以尽可能的破除国内的孤立主义,在任八年一直致力于扩张美国在新世界的影响力,是一位不着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
能够在12年的选举中连续击败前两任总统,将第二十八任美国总统的位置抢到手,威尔逊却没有志得意满,他知道自己的位子得来多少跟臭名昭著的纽约帮——坦慕尼协会有关系,因为在选举中排名还在他之上的来自密苏里州时任众院议长的钱伯·克拉克得到了坦慕尼协会的支持,无论是共和党、又或者民主党内部分人还是社会各界都担心十九世纪纽约帮操控美国政坛的事情再发生,于是大多数反对跟敌视纽约帮的势力自发性的将选票投给了他,才令他一举超越了克拉克,获得了第二十八任美国总统的宝座。
不过现在威尔逊又开始头痛了起来,而且同样是跟坦慕尼协会有些关系。从国务院远东事务司司长司戴德那里,他一早便得知了在大洋的彼岸。那个前几年新爆发了革命的国度,一位年轻的地方统治者在美国资本的潜移默化之下,已经对大洋对岸的美国产生了好感,为此,这一次那个年轻人决定将麾下规划出的高达两万公里的铁路拿到美国来发行铁路建设公债,若是能够谈成这笔公债,毫无疑问美国国内的海量资本将能够进入那个国家,成功开辟一块全新的市场,未来潜力可能还在南美各国之上。毕竟,海的对面,那里可是个拥有四亿多人口的大国。
不过……他皱起了眉头。尽管他在外面一直都表现的恬淡寡欲、公事公办,然而威尔逊知道不但跟他不对眼的共和党瞧他不顺眼,就连民主党内,也因为他拒绝了增加民主党在内阁之中的席位而遭遇冷待,他的那位不称职的搭档——马歇尔副总统在很多国事问题上表现的都是他的对手形象而非是副手,比如在允许中国在美发行铁路公债,同欧洲列强走近的民主党内绝大多数的声音都是反对,马歇尔也因此多次在公共场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