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内的军队,否则中央将以恶意挑起国内战争的名义,强令出兵福建。
这种拉偏架的态度自然引起福建省内国民党人的不满,但是面对孙黄的问责,李汉的理由令其无法反驳,“广东省督军龙济光即使有罪也该这个国家跟中央问责,倘若人人都像贵党一样无视国家法纪,私自出兵强攻邻省,挑动国内各省之间的战事,日后我中国还有安宁之日。两位先生,事到如今汉对于贵党仍是那句话,革命功成、革命党亡。贵党一直标志自己为民主之政党,国家人民信任之政党,但是却无法掩饰私自出兵攻伐邻省的军阀途径!”
这就是占着中央大势的好处了,他以中央的名义攻伐地方,人民视其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地方割据。而地方攻伐地方,他却可以趁机以大势压人,逼迫地方各势力选择屈服。孙黄二人尤其是孙雯一直都将自己标示为代表百姓、代表革命,结果反到在闽粤之战中被李汉捉到了把柄,只能被动招架。
5月24日,在中央责令附近周围三省调兵遣将的第二天,国民党最终做出了妥协。陈炯明率领在广东省内已经逐渐占据了上风的军队撤往粤东梅州,持续了一个半月的闽粤之战最终在中央的调解之下停战。而作为代价,广东督军龙济光失去了对粤东梅州等十四县的控制,粤东落入国民党的控制之中。
对于此结果,龙济光自然是十分不满的,然而,他历经部下的反叛跟国民党交战的损耗,他如今手下只有不足两个师的残军,总兵力已经减损到了一万三千人。中央似乎跟国民党达成了协议默许了陈炯明对粤东的占领,得不到李汉的支持,他也只能一腔怒火往肚里咽。日后为了防御国民党,少不了他便是不情愿,也要逐渐的向李氏中央靠拢的。5月25日,龙济光宣布了服从李大总统的统治之后,其兄长龙裕光携其子以及整整五大马车的厚礼自广东从陆地北上,目标直指武昌,目的不明而语。
在其宣布向中央效忠的同一天稍晚一些,广西王陆荣廷同样向中央服了软,不但宣布向中央效忠,更是下令麾下军队接受中央新近授予的编制,他麾下本来有三个师的编制,然而中央新近却只给了两个。虽说新编制的陆军一师为三旅,总人数没有变化,然而却少了一个令其扩兵的理由。在这个时间点,陆荣廷放弃了对第三个师编制的争取而选择了接受中央的新编制,讨好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西南王唐继尧是李汉在地方最强的对手,滇军麾下二师二旅共有近四万精兵,黔军也有一师二旅两万三千多人。不过在唐继尧的两个昔日盟友都对中央服了软之后,云南王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中央同样找到了对付他的办法了。
去年蔡锷赴京,唐继尧继任滇督,命令心腹戴戡主掌贵州军政大权,却因担心戴戡掌权日久生了二心,随后虽然推荐他做了贵州督军,却又委任另一心腹刘显世为护军使。戴戡、刘显世二人果然因为争夺贵州大权闹得不可开交,戴戡拉拢了军政府不少高层,但是自以为为贵州督军,疏忽了对军队的掌握。刘显世趁机要求扩张原唐继尧时期的黔军六团为一师二旅,命令其外甥王文华为第一旅旅长,心腹姜登选为黔军第一师师长,其他心腹如士官生谷正伦、朱绍良、何应钦、张春圃、李毓华、王纯祖等尽数纳入军中,趁机掌握了黔军。
两人之间争斗逐渐升级,但是却没有朝着唐继尧所想的那样,两人为了获得贵州大权,争相向其效忠。戴戡倒是如他所愿,但是刘显世却让他感觉自己搬了一块石头砸在自己脚上。因为姜登选跟新任国防军第五十三师师长郭松龄曾是同学,两人都曾是朱庆澜的学生。有了这一层关系,刘显世轻松的攀上了比唐继尧更强势的大总统的高枝上。出于对分解滇黔联盟的需要,李汉对于送上门来的刘显世表现的十分看重,5月29日以戴戡督黔期间多有失德,刘显世配合着炮制了一桩十七名流状告戴戡贪墨案,将他送上了北上的名单中,中央下令戴戡暂时解职调往北京解释,同时任命刘显世暂代贵州省省长之位,又拿下了一个地方督军。
至此,国内尚且还保留督军之位的,便只有新疆督军杨增新、云南督军唐继尧、广东督军龙济光、广西督军陆荣廷四位,以及无督军之名却有督军之实的福建省!
整整一个五月,民国天空之上明晃晃的亮起的都是刀光。中央高举屠刀削藩,除非不想要了脑袋,否则哪个敢挡!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五十四章 入京
六月的天,北京城已经十分热了。许是因为新政府的政策得当,许是因为远离了战争的威胁,北京这座国家的首都,已经没有了两个月前的萧条,走出了一片寂寥的窘境!
要说京畿地区的经济,说得难听一点完全是靠整个国家中央的财政支持跟官僚经济的庞大消费与开支支撑起来的。最起码,不能生产任何工业品跟特产的北京,现在的北京如果说是连接关内与关外经济的中枢,它明显不如日本占领下的大连、旅顺甚至天津出货量那么大,大量的东北特产的皮草跟人参经三地发往国内外各处,真正走陆路经北京南下的实际上已不足十之一二。
风中铜铃声声,进出城门人流络绎不绝。一支刚从关外回来的车队正堵在城门处接受北京城守卫队的检查,十数辆马车不时传出一两声骡马嘶吼声。这是一支规模并不是很大的车队,京城里来往关内关外之间的真正大的商队一般都会选择在东北采购完货物后走海陆经天津转津浦线入京,这样虽然看上去路线更长了一些,实际上却因为海陆跟铁路的便利,免去了陆地上遭遇马贼的危险,实际却要比走陆路还能节省几天的赶路时间。
不过货物若是少一些走海陆转铁路运输却要损失一些,所以,一般规模较小的队伍现在都是走陆路,反正虽说耽搁几天,但是因为北京闲职人员较多、成本低,加上现在出入关口附近上千里内曾经猖獗的马贼都给国防军清理了一空,倒也能剩下不少的买路钱,实际上成本已经降低了不少了。
这支商队虽说规模不大,但驾车的车把式们显然都是业内的老人了,一个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苍老面相,实际上真实年龄可能还不到二三十的年轻精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驱车出入关内关外的,迎着风沙的腐蚀,岁月也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前面的大掌柜很快回来了,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个红皮软本挥了挥,一群本就没放下鞭子正坐在横木上等着消息的车把式们顿时会意,知道是通过了城守卫队的审查了。当下便一个像是领头的车把式掐指放在嘴边吹了一声尖锐的哨响,顿时车队的赶车们齐齐混动马鞭,手一扬,鞭子一响,那一辆辆骡马大车就转向前,城门洞前的拥挤得到了解决之后,顿时来往出入城的百姓们又得以流通,热闹了起来。
在这城门洞的熙熙攘攘中,一队骑兵飙尘,护送着一辆马车往城门处赶来。城楼瞭望台上,城守卫队士兵望远镜里发现了骑兵所穿的军服没有印象,连忙敲响了警钟,顿时间,这由国防军第十四师改编的城守军卫队立刻便有了反应。城墙上,数门大炮揭了炮衣,墙上墙下六挺机枪同时对准了尘烟飞起的地方。
“莫开枪……新疆杨督军属要求进城!”
这一队数十骑兵大队在城门数百米外速度开始慢了下来,分出两个骑兵挥舞着马鞭快速往抵达城门,那士兵下了马,从衣兜里取出一份公文,在城守卫队的监视下递到了卫队一名军官手中。那军官打开公文看了一眼,脸上一正,“原来是杨督军,不过大总统有令,为保证京畿百姓和睦安全,各地长官入城卫队一律不得超过十人,而且不得携带任何重型武器及炸药,请配合!”
“这……”
那杨增新的部下骑兵为难,他不知道这真是大总统的命令还是城守卫队的意思,只能根据以前的经验,上前一步从兜里拿出一个钱袋,道:“这位大人,可否通融一下?”
那军官哪里敢接他的钱,脸上猛然变色,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眼睛不自觉的看了一眼不远处,两个身穿黑色军装右臂上还印着宪兵字样的人已经注意到了他们这里,正往这边走过来。
“把你的钱收起来,这是大总统的命令,所有人必须遵循!”
那军官的过激反应令骑兵一愣,看到附近围得人越来越多了,担心人太多了闹大了给自家大人脸上摸黑,他也只好灿灿尴尬收回了钱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