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wa)-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会。”

大家散去后,方声远没有走,似有话说。

“大帅,方某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嘛。”

“商凤春的信,大帅看过了吧?”

“看过了。你替我写封信训斥这个家伙,什么意思嘛,简直是胡说八道!”龙谦的脸色沉下来。商凤春以个人名义写给龙谦一封信,经田书榜情报站转换为密语后送回了总部。商凤春在信中历数鲁山独断专行之事,建议将鲁山调回,或者派足以制衡鲁山的高级军官出关任职。

“大帅,凤春是一片忠心啊。关外部队发展迅猛,人数激增,而总部派遣的军官死伤极重,种种迹象,必须慎重对待。即便不召回鲁山,也应派一员大将出关坐镇。”

“这是何意?怀疑鲁山吗?再说了,派谁去?怎么个坐镇法?让鲁山做副手吗?鸣皋,你这个主意可不那么高明。”

“自范德平、邓清华之下,谁能制约鲁山?”

“干嘛要制约?难道鲁山要叛变蒙山军吗?证据咱哪里?”龙谦的语气严厉起来。

“叛变倒不至于。但是人是会变的。关外部队发展迅猛,一年多的时光,已经要组建成师了!我是担心会出现内轻外重的局面啊。方某一片忠心,绝非离间大帅与鲁山之关系,还望详察。”

“忠心是建立在对事业,对团体上的,只忠于我一个人是靠不住的。”龙谦放缓了口气,“关外部队发展迅速,是借了日俄战争的光,更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局面?所以我不能责怪鲁山与日军打硬仗。也只有打几个硬仗,部队才能真正有战斗力。现在我担心的是他们发展迅速,根子扎不深,缺少合格的军官和老兵,更缺少建立根据地的办法啊。”

“所以大帅还是要将大将派过去!”

“派谁?明远?周毅?还是时俊?第五镇是我们的根本,明远和周毅走不开,巡防营是我们全军的预备队,正在加紧建设,时俊更走不开。至于下级军官,倒是可以多派几个人过去。现在我已经不担心军事了,经过陈家窝棚、黑沟台和沈旦堡三场硬仗,鲁山指挥打仗的本事或许已经超过我了。要派,更要多派几个有文化,懂军律和政策,对建立根据地有心得的人去。”

方声远心中一动,“不知陈先生去合不合适?若论建立根据地,陈先生首屈一指。”

龙谦笑一笑,“鸣皋,你的心思我明白。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的。”

“至少,关外部队要成立青军联组织。事实上,青军联已经有人过去了嘛。”

“这个可以。军法处也要建立起来。我想将敏忠派过去,你看如何?”

曹敏忠和方声远走的很近,思想上受方声远影响很大,都是极力鼓吹建立龙谦的绝对权威的代表人物。所以方声远立表赞同,“大帅英明。敏忠定当不负大帅。”

“不是负我不负我的问题,而是不要辜负国家,辜负这个时代。鸣皋啊,眼下立宪之风甚劲,你集中精力研究下这个问题,看对山东会有何影响?杨抚台最近跟我谈了两次。征询我对立宪的态度。我一个军人。管什么政治?”

方声远点点头。心想,若是你不懂政治,全国怕是没几个懂政治了,“可以。不过。方某以为。大帅眼下采取的静观其变。不轻易表态的做法极妙。凡是这种大变,先站出来的都不好。”

“嗯。如果日本打赢俄国,我估计立宪派将更为得势了。最近接到张季直的一封信。待会儿你去欧阳那里拿走,替我拟封回信。这位张季直,几乎成了鼓吹立宪最热衷的人物了。”龙谦不再谈关外局势,方声远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龙谦回到家,见王明远在,正与陈超谈着什么。

“司令,方声远又劝你控制鲁山吧?你可别听他的。鲁山绝对不会有二心的。”王明远开门见山。

“我心里有数。晚饭在我这里吃吧,我让张嫂加几个菜。对了,最近德国人又找你了?”

德军一直想再办一次演习,但这件事王明远做不了主,而且,第十协也有些意见。

“找了,我说要司令批准才行。”

“嗯,我在考虑。最近一批迫击炮在你那里出了点问题?”

“是。幸好没伤人。”

“哦,鲁山的报告说,迫击炮的作用极大,建议大批装备并且配备至营一级。你认为呢?”

“那当然好,对于摧毁对方的机枪阵地是个好武器,就是炮弹太贵了。我倒是觉得应当大批装备轻机枪……司令,你要注意方声远这个人,有些不地道。”王明远见龙谦不想谈方声远之事,又将话题转回来,刚才他已经与陈超聊了半晌了。他之所以来龙谦居室,就是要谈此事,“鲁山跟你多年,出生入死,抛妻别子,如果咱们不信任,会很伤心的。

“事情要两方面看。鸣皋也是为了团体啊。鲁山那边山高皇帝远,民风不同,政情军情也与山东不一样,要建立一支靠得住,打得赢的军队,任务很重啊。加强干部的配备是应当的,不能说派人过去就是不信任。难道我给你配备助手,就是对你不信任?另外,建立根据地,更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大力加强山东干部向关外的输送。”龙谦看了一眼正在抽烟的陈超,“越之先生,咱们能不能办一所干部学校?以什么名义办?”

干部一词是龙谦的发明,其意义王明远和陈超完全理解了。龙谦现在最缺的不是军官,而是懂经济,会与官府交涉的人,也就是龙谦说的干部。

“这个我要想一想。”陈超琢磨着。

“嗯,这件事就劳烦越之先生了。军队也可以抽人到地方工作,特别是农村自治委员会的工作……”龙谦仰面想了一想,“山东暂时不会有战事,要抓紧这个机会培养我们的干部。对了,明远啊,我想让你的九协与十协换换防,你看如何?”

这个比较突然,王明远楞了半晌,总算明白过来,“也好,是不是借机进行一次野营训练?”

“那就更好了。你回去准备一下,等我的命令吧。另外,部队火器方面的编制你要研究一下,我让司和周毅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等过一段时间,我们开一个装备编制方面的专题会。”

“退思,要相信鲁山。”陈超见龙谦不想谈了,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当然。等他们在北满安顿下来,我准备将鲁山、二虎等人的家眷送过去。”

“这样好。”

“真想去一趟关外啊,可惜走不开。”龙谦有些神往,“我真没想到他们发展如此迅速。”

第三节立宪之争

进入1905年,立宪成为济南城最热门的一个词汇,连身穿号衣的人力车夫坐在树荫下歇息时竟然也在争论立宪的好处了。

毕竟立宪比起革命排满来不那么遭官府的忌,谈论是无所谓的。

一百年后的国人很难想象百年前处于**统治下的华夏曾有过舆论大开的局面。稳坐历朝“文字狱”之首的满清朝廷在庚子年后推行新政后竟然变得宽容大度起来。在朝廷的默许下,越来越多的民办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各大城市冒出来,报纸成为了市民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市民是国人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识字率高,对于政治的敏感性也高。加上大量新式学堂的开办,市民们关注国是的热情前所未有。

从1904年起,报纸越来越大胆,几乎肆无忌惮地评论国事了。

到1905年,一直避而不谈立宪的山东省终于加入了“大合唱”。

山东是第一个实行新闻管制的省份的,杨士骧在巡抚衙门成立了一个新闻处,专门管理省内的报刊。这个机构是在1904年底成立的,曾遭到开办不久的《鲁报》的痛骂,但换来的是《鲁报》主笔章士钊被罚款银元一百,《鲁报》停刊三日的处罚。新闻处要求省内的报刊在刊登时政类文章是必须送审,否则将面临罚款、停刊乃至被查封的处罚。

由于新闻处的出现,山东成为沿海省份最为保守的一个。作为山东省会的济南,不仅无法与上海、广州相比,连天津甚至京师的舆论开放程度都不如。

这不是说济南全方位保守,就文化建设方面,山东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山东已经有三所规模宏大的大学,除掉庚子年开办的山东大学堂(1905年元月更名为山东大学)。在1904年开设了山东师范学堂(1905年元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春节前后又一口气开办了九所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四所,济南建筑工程学校、济南美术专科学校、济南外国语学校及济南师范专科学校。除此之外,在沂州开设了鲁南机械专科学校和山东矿冶学校,在兖州开设了山东化工学校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