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此时的离别更轻于生离。
“走吧,”她站在风中,由着小少年表达哀思,才轻唤了一声。
山间小路崎岖,她负手而行,步履从容,小少年却越行越艰难,“许大夫,”小少年抹了把汗,忍不住开口:“我们要去哪啊?”
“不知道。”
前方飘来女子清甜的声音,柔软干净,赵腾却在听清内容后一愣,脸色忍不住扭曲了一下。
不知道?!
他们已经在山里走了三个时辰了!
三个时辰,不是平原官道,是山!
安然没有回头,却仿佛能够看到身后小少年的表情,她面上也忍不住带了点笑意,她没说谎,她是真的不知道。
她在村落城镇义诊,却从来随心所欲,没有特定的路线规划,不过好在她也不是那么不靠谱。
她回想了一下路上的痕迹,说道,“再有半个多时辰就该到下一个村子了。”
“真的吗?”
赵腾提起了些精神,却又忍不住怀疑。
安然回头笑了一下,“真的。”
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一路上安然放缓速度,给他指了一些小径边常见的药草,讲解药效,对那些病症适用。
不知不觉,赵腾一抬头,兴奋地指向不远处,“许大夫!那里有烟,有人住!”
有炊烟袅袅升起,弥散在空气中,便是有人家居住。
“走吧。”安然赶上他的脚步。
没过多久,赵腾就熟悉了安然的性格,她很随和,轻易不会动怒,哪怕是面对村落里最嘴碎的混子,她也含笑盈盈,动手不动口。
也是在许大夫这里,赵腾才知道原来大夫那么厉害,可以救人,更可以杀人于无形。
半年很快过去,赵腾该离开了,他舍不得离开,却知道自己的使命。
他在清晨爬上一座山丘,找到了彻夜未归的安然,赵腾知道,许大夫对世间很多事物都没有太明显的喜恶,唯独有一点,赵腾可以肯定,许大夫是喜欢的。
她会在夜半望见天上明月而披衣而起,会在清晨爬上一座高山逗留至第二日,朝观红日初升,暮赏烟霞漫天。
独这自然风景是许大夫心头所爱。
安然坐在崖边一块巨石之上,仰头看天,神态认真。
风卷起她的裙摆,露出鞋子上精致的花纹,她的长发在空中飞舞,凌乱而又肆意。
“许大夫。”赵腾站了许久才出声相扰。
“我要走了。”
他一句话未说话,已经带了泣音。
在许大夫面前,赵腾从来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情绪,快乐就是快乐,难过就是难过。
许大夫教导他不久,赵腾却已经将她与爷爷并列,她教他的,一世难忘。
“哭什么?”安然转过来,语带嫌弃,“又不是日后见不到了。”
赵腾胡乱擦了擦眼泪,“许大夫身边那么多药童,以后恐怕早就忘了赵腾了。”
这样一想,他又是悲从中来。
事情说来和他还脱不开关系,他是以药童的身份呆在许大夫身边的,许大夫义诊时,有人和他闲聊问起他的来历,赵腾如实说了,然后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许大夫身边就又被塞了一个药童。
这个口子一开,就刹不住了。
哪怕他们在别人询问时支吾不语,但耐不住许大夫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时至今日,许大夫身边已经有了五个药童。
他并不是第一个离开的,在月前,就有孩子受不了苦,离开了。
但他绝不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赵腾看向许大夫,目露崇敬,他知道,这个人,是真正的仁心仁德,不求回报。
“许大夫,”他想叫一声师父,可又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不过学了半年,哪里当得了她的徒弟,说出去还抹黑她的名声。
他在地上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腾此去,不知归期,您大恩大德,难以言报,唯有在此敬祝您功德无量、流芳百世。”
“不孝童儿赵腾,在此叩别。”
第17章 悬壶济世(十七)
七月的京都,天早早便亮了。医馆的伙计打开门,“段郎君,您请先坐,小的这就去请许大夫。”
进来的是位锦衣宽袖的年轻郎君,他微微一笑,精致的眉眼生动起来,带着三分腼腆秀气,“有劳。”
“不敢,”伙计再一弯腰,匆匆去了后院,“许大夫,许大夫,段郎君又来了。”
这个“又”字,成功让坐在院内石椅上的许茂生黑了脸。
“他又来做什么?”这话带着三分恼意。
伙计挠了挠头,没回答出来。
因为他也是疑惑的,段氏的大名连他这个医馆伙计都知道,段郎君更是段氏嫡系,日后必然是要科举入朝的,却三天两头往他们这小医馆跑。
不来求医,更不是来做学徒,每回来就在医馆里呆一两个时辰,也不干什么,着实让人费解。
偏偏段郎君对他们医馆有恩,听闻当初开医馆还多亏了段郎君帮忙,哪怕只是这个,许大夫就不得不招待他。
许茂生深吸一口气,起身捋了捋袖子,“把我的东西给收好,我去前头瞧瞧。”
伙计应了一声,利落的上前动作。
虽是一大早,但许茂生的医馆在附近已有了名气,来求医的人不少,他一至前面,忙碌于给病人看诊,段苏阳早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段苏阳也不急,他坐在常坐的角落,从旁边的架子上抽下来一本医书,一半是闲着打发时间,一半也能真的看进去。
日上三竿,来求医的人终于渐渐归去,许茂生抹了把汗,拿起扇子摇了两下,这才想起一位被他遗忘的客人。
他脚刚往那个方向动了一下,伙计从外面急急跑了进来,“许大夫,有您的信!”
信是商队捎来的,商队的人确认了许茂生的身份,将一个雕着奇怪花纹的箱子递给了他。
一见这模样许茂生就知道来信的是谁,他急不可耐的在锁头上拨弄了两下,一声轻响传来,箱子打开,最上方是一封信。
许茂生展开信,信中先是问候了他的身体,又回答了他上次去信的疑惑,简单说了下她和段氏的渊源,安慰他不必多想,把医馆里段氏的那些帮助当作药费就行。
许茂生把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愣是没找到上次他问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的答案。
“翅膀硬了。”老父亲冷哼一声,出去就不知道回来。
老父亲又看了眼箱子底下据说是她亲手在山间猜的珍稀药材,脸色一时缓和一时铁青。
这丫头都不知道注意安全,山里是个姑娘能随便进的么。
好在她还不知道记挂她爹。
老父亲心思起伏,没注意已经走到了他身边的段苏阳。
“许大夫。”年轻郎君嗓音清越,许茂生知道两人没什么正面交集,面色比以往好看了些,也没了对他身份的警惕,在箱子里扒拉了一会,摸出一个巴掌大的盒子,塞给他。
“这是然丫头在山里采的药材,是给段姑娘补身子的。”
段苏阳微愣,倒没拒绝,“许姑娘妙手回春,深得许大夫真传,她采的药想必极适合家姐。”
接着年轻郎君又似是不经意问道:“不知许姑娘什么时候回京,许大夫医术高明,医馆客人络绎不绝,苏阳见您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这话问的不巧,正戳在许茂生的痛脚上,他的脸色刷一下就黑了,却还是道:“她医术尚有进步空间,要在外多游历两年。”
段苏阳脸色一黯,点头,“原来如此,不过段姑娘孤身在外,安危难测。”
许茂生脸色更黑,咬着牙嘴硬道:“玉不琢不成器。”反正他是不会说闺女又糊弄他了。
……
被人念叨的安然此时带着几个药童入城采购药材,顺便在酒楼吃饭。
几个药童都是寒门农家子,平时连肉都难得吃到,更何况是酒楼精美的饭菜,一时间吃得停不下来,惹得不少人侧目。
安然微笑,“几个孩子随我在山里待了半月,难得吃上正经的热食,让诸位见笑了。”
众人看到她们脚下的药箱,纷纷了然,点了点头,都转了回去。
药童里有个女孩唤作程落,心思敏感,慢慢放下筷子,低声道,“许大夫,我们是不是给你丢脸了?”
安然看向她的目光微带怜惜,这个女孩和其余的药童不同,她是安然花钱买来的。
时下男尊女卑,男子才能传宗接代,顶立门户,在一些人家,吃不饱穿不暖,孩子多了也养不起,生了男孩不得不留下,女孩要么当场淹死要么送走丢弃。
程落两者都不是,她是父母第一个孩子,心软被留下来,但日子一点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