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伐清(稀松)-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腾冲的布置提供缓冲的时间。

在朱永兴想来,清军应该按照历史上的远征军战法,一部搜剿扫清固东以北至片马的明军,另一部扫清龙川江两岸残敌,然后形成迫近腾冲城、合围腾冲城之势。而清军突然派出一支孤军直取腾冲,多少让朱永兴感到迷惑。

白文选见朱永兴皱眉思索,赶忙建议道:“殿下千金之躯,岂能久处险地,当向耿马后撤以策万全。此正危难险阻之时,殿下若有失,则中兴之望又失,民心士气颓丧,后果不堪设想。”

朱永兴若有所思地看了白文选一眼,自己是个假宗室,还篡旨矫诏,但别人都当真啊,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这个皇室朱姓身上,以安全为第一,当然无可厚非。哈,想明白了,别人这么想,张勇和线国安也肯定这么想,他们认为自己不会涉险,不会象赌徒似的拼上一场,众将也不会让他处于危险的境地,坐镇腾冲也不过是强撑而已。

清军分兵是来武装威慑,占领腾冲则标志着胜利,标志着此次军事行动已告圆满结束。这样看来,清军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战斗,又适逢雨季,已经异常疲弊,伤病者肯定很多。嘿嘿,云南的雨季,对大多是北方人的清军来说,杀伤力确实不小。嗯,再加上道路被破坏,又有不断的袭扰,清军已经产生了厌倦情绪,连张勇和线国安也调低了胜利的标准,便可推测出目前清军的状态。

朱永兴想通了,轻轻抿起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想得不错,可你们偏偏没想到老子与任何一个宗室皇亲都不一样,甚至与任何一个现在的人的想法都不同。

“既然敌人敢孤军前来,那咱们就把他们全部消灭在这腾冲城内。”朱永兴目光咄咄,闪出几点精芒,把自己的推测和判断说了出来,最后说道:“既然清军要取腾冲作下台阶,咱们就遂了他们的心意,给他们这座空城。”

白文选本意是想借此事劝朱永兴离开腾冲,没想到朱永兴反倒是跃跃欲试,非要再折腾一下不可。略微沉吟了一下,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那就让广昌侯阻挡清军一天,争取下时间。殿下您看——”

“甚好。赵王不愧是名将,想得比吾更周到。”朱永兴佩服地看了白文选一眼,不愧是老将,这样安排不仅能让清军再遭点罪,还会给清军一个错觉,以为是在给自己逃离腾冲提供时间,便会更放松警惕地进入空城。

白文选听了朱永兴的夸将,不禁苦笑了一下,说道:“殿下,既是如此,那您是不是该起驾离城了?”

“明天,明天吾一定离城。”朱永兴知道这是早晚的事情,但还是想多留些时间,检查一下自己原来的设想和布置有没有漏洞。

“那吾便去布置了。”白文选施了个礼,转身下了城楼。

张勇、线国安,你们小瞧了我,小瞧了我的勇气,我可不是那些庸碌怕死的大明宗室。所以,你们将付出代价,付出惨痛的代价。朱永兴把目光投向北面,脸上露出了阴冷的笑意。

……………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要知道和了解的,却不仅仅是指对方的兵力、粮草、城池等状况,还有对方将领的脾气禀性,善用的战阵谋略等等。知道得越详细,判断得越准确,胜率也就更大。

从这方面来说,朱永兴便占着很大的优势。张勇、线国安都可以称得上是名将,行军打仗这么多年,规律总是有迹可循,从明军的将领口中也能了解得差不多;而对朱永兴,不光是张勇和线国安却是知之甚少,就连现在他手下这些将领,甚至是梦珠和易成,也猜不透他的心思,更不知道他的深远眼光。

第八十四章失败之源(新年快乐)

感谢灼热至心,xiaotang246,心漂浮,hghgkfgd,只看盗版书12等书友的打赏和支持,祝愿所有的朋友: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

这样一来,张勇和线国安的判断出现偏差便是很自然的事情,再加上他们轻视了云南这亚热带雨季的厉害,弄得兵疲将乏。又急于结束这场艰难的征讨,更有昆明方面的催促,失败的绞索便越来越紧,牢牢地套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而张勇和线国安却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们派出的精锐部队传回来的消息也在加深他们的误判。精锐前锋被明军结寨阻挡,但只是一天,便趁夜撤退,显然在给腾冲的伪宗室争取逃跑的时间。

与逃入缅甸的伪帝永历及君臣是一个德性。张勇和线国安不禁冷笑鄙视。伪宗室留守为圣旨所迫,不得不装出个样子,现在目的基本达到,还不得仓惶而逃,跑到边远之地苟延残喘。也好,占领腾冲就意味着此次军事行动划上了句号,终于可以结束这令人备感折磨的征讨了。

而军中瘟病的蔓延流行,此时正牵扯着张勇和线国安的主要精力,显然他们不知道那句丛林格言,“要战胜敌人,先战胜疾病”。

丛林地带植被茂密,有毒植物四处滋生,虫兽繁多。杂草丛生及温热的环境利于霍菌和病源微生物大量繁殖,致使各种疾病流行。如痢疾、疟疾、肝炎、勾端螺旋体、乙型脑炎、恙虫病、霍乱和各种虫咬性皮炎,还有由于疲劳、潮湿而引起的综合疲劳症和“三烂”(裆、脚、手)等,使清军出现了大量非战斗减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瘟病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也别说张勇和线国安没有预料到丛林环境的险恶,依据当时的医疗水平,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防范。要知道,即便到了二战时期的依姆法尔战役,日军由于忽视丛林伤病的急救与防护,战斗中几乎100%的人员都患了疟疾,部队病员与伤员的比例最高达到6∶l;而法**队在侵越战争的五年中,患疟疾、痢疾的人数占部队总数的42。2%,病死的人数为战死人数的四倍。

当然,丛林环境对明军也有影响。但朱永兴依靠后世的知识,提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让士兵多嚼吃槟榔、茶叶、大蒜;睡觉用蚊帐,没有蚊帐就涂抹大蒜汁或薄荷叶汁;军营中多修厕所,不许随地便溺;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病员隔离,撒石灰等等。这些后世小学生可能都知道的防范医治措施,再加上有青嵩熬水的偏方,以及郑氏马帮搞来挖来的药材,使得明军的境况要比清军好得很多,士气也逐渐超过了清军。

从这些情况综合来说,张勇和线国安作出孤军挺进的策略,一部分原因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清军异常疲弊,带着伤病员和辎重继续前行,有着很大的困难。

但这些困难并未被昆明重视,满洲将领骄横,对于绿营和汉军低看一等,对他们的作战,只重结果,不看过程;而洪成丑认为大势已定,朝廷对吴三桂等人的安排也已经确定,老汉奸自觉老迈,体衰多病,便乞旨回京休养了;吴三桂呢,得到了驻镇云南的旨意,虽然离他的预期有些距离,但吴三桂还是准备利用朝廷所给予的权力,极力扩充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而这样的准备无疑当以军队为先。

其实,无论是顺治,还是议政王大臣,在授予吴三桂等人留镇特权的时候,都都强调此系临时办法。主要考虑到云贵、两广、福建新近开辟,情况复杂,局势还不够稳定,不得已而行此暂时办法,希图借助他们的威望和兵力来尽快恢复和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实际上,“三王”的统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军事管制。

但吴三桂老奸巨滑,借着云南初定,形势不稳之机,向清廷上奏,请设“云南援剿四镇”,在军事组织上安设重要将领为一个方面的统帅。按照吴三桂的设想,这援剿四镇并不驻扎在昆明,而是要分驻在云南的四个重要地区:武定府,曲靖府,楚雄府,洱海卫(祥云)。一镇之兵为马兵六百,步兵一千五,守兵九百,共是三千人。最重要的是,这四镇之兵均隶属于吴三桂,等于是他要扩充自家人马。

由于云南刚刚平定,极需要加强军事防守,这符合清朝的根本利益,故吴三桂认为请设四镇很快便会得到批准。但他也知道,清廷虽然对他提议、提名的四镇将帅人名不会作梗,可一定会有些制衡手段,比如作命一批武职人员充任云南各地区的军事长官。

张勇率领的甘陕绿营能不能被留在云南,归他调遣、被他吸收尚未可知;线国安是广西提督,所率汉军也是孔有德旧部,那是肯定要回去的。所以,在清廷的旨意下达前,吴三桂对在腾冲的军事行动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