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伐清(稀松)-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吗?”雷垂很是不解,“丝绸、茶叶、瓷器,还有很多土产,哦,马上又会有白糖,为什么不把对外商业当重点?光种地嘛,那能有多少收入?”

“这就是鞑靼人的短视之处。”哈瑞不想过多的解释,其实他也是一知半解,对这个老大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说不上是如何的精通。

“如果将倭国的萨摩藩赶走,琉球将那霸作为自由港,咱们又能和明国的商人一样,享受同样的权利。”雷垂也不纠缠这些复杂的话题,而是对将来的前途十分看好。

“倭国的萨摩藩不是明军的对手。”哈瑞说道:“东亚的商路正在向我们敞开,只剩下郑家算是个阻碍。不过,亲王殿下无论是爵位,还是实力,正在反超郑家。再有我们的帮助,相信不久之后,这个障碍也将不复存在。”

“荷兰人呢!”雷垂微微皱起了眉头,“在亚洲,即便是有亲王殿下这个盟友,在短期内也难以对荷兰人构成威胁。”

“在海上不行,在陆上呢?”哈瑞狡黠地一笑,“只要能避开海战,顺利登陆,荷兰人会是成千上万的明军的对手吗?”

雷垂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他是海军,自然纠结于海上实力的比较,却忘了明军陆军的强大,以及西方国家在殖民地上具有的共同弱点,那便是人少。

……………

“攻打吕宋并不一定需要足够强大的海军。”朱永兴在摊开的地图上重重点击着,“用商船伪装,然后载兵悄悄登陆,只要兵力够强,也足以击败西班牙人。”

召见是频繁的,起码在这段时间里是常态。广东的缙绅,赶来开商馆的郑家为首的商团……在英国人之后,朱永兴召见的则是从吕宋逃亡出来的华商。

看着这个华商面露喜色,朱永兴话锋一转,苦笑道:“只是目前我军正在倾力作战,恐怕难以抽调兵力转向吕宋。嗯,如果延平王有意,孤王愿助其一臂之力。”

华商脸色一黯,但转而又恢复了正常,躬身道:“多谢殿下,草民自知此时形势,孰轻孰重,还是分得出来。殿下万金之躯,尊贵非常,能拔冗召见,草民便已是感恩涕零。”

这个华商不简单,朱永兴听到其侃侃而谈,不由得十分赞赏。沉吟了一下,说道:“能识大体,孤很欣慰。你将吕宋的情况详细说来,嗯,孤或许还要予你差使。”

……………

第一百七十四章奇袭潮州

目前的形势下,对吕宋的西班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力有未逮。而台湾的郑成功虽有讨伐之心,但壮志未酬身先死,也未能付诸行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西班人没有其他的手段,不管效果如何,朱永兴认为必须表明态度,警告也好,制裁也罢,绝不能就这么不闻不问。历史上正是中央政府的无所作为,海外华人的忍让屈服,才让西夷得寸进尺,打压屠杀不断。

…………

夜雾在缓缓升起,随着几声爆炸,耀眼的亮光闪过之后,几艘战船从雾中显现出身躯,沿着韩江逆流而上,直扑潮州。

近了,近了,清军在巨响过后尚不明究竟,但现在终于发现了水面上的异常,大声呼喝着。战鼓声,报警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战船驶过江面,两侧船舷闪现着一道道火光,炮弹离膛而出,飞向岸上的清军,砸向岸上的防御设施。

奇袭是成功的,在忠勇侯陈霸等郑家将士的引领下,明军舰队趁黑夜涨潮之时,顺潮流溯入韩江,这是清军所没有料到的。而对于硬体的依赖也是清军未能料到这次奇袭的原因之一:在韩江狭窄处,设有一根重十余吨的横江大铁链,有此障碍,清军认为敌人难以轻易逾越。纵然不能百分之百地阻挡住敌人,也能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

但显然,清军的估计全部落空,明军舰队不仅在潮汐风向上占据有利地位,更以极其迅速的爆破手段炸断了横江铁索,横冲直撞,一路炮击,直逼潮州。

在白鸽门水寨侥幸逃生的许龙。已经逃回了潮州,整顿一番后,船只还有五六十只,但主力覆灭后,这些小船想出海与明军作战,那是想都不用想。所以。沿江做好防范后,这些船只大多都停在水寨内。

而等到许龙从潮州赶到水寨时,战局已经完全不可改变。水寨烈焰腾空,爆炸声不断,清军在甲板上拥挤着,躲闪着,眼睁睁看着牛头马面在火焰中露出笑脸。

喊杀声、枪炮声从水寨中响起,明军的陆战部队已经登陆,正在攻杀着措手不及的清军。处处的烈火。处处的厮杀声,彻底打乱了清军的阵脚。

“完了!”许龙痛苦地咬紧了牙关,没有了船只,就如同斩断了这个老海寇的翅膀,他的精神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白鸽门海战之后,许龙便意识到明军的水师与郑家是不太相同的。船只在数量上不如郑家,但火炮量大犀利,在远海作战更有优势。所以。他根本没有再与明军水师较量的心思,起码在他自觉实力恢复之前。他不准备再与明军水师交锋。

而他没有留在广州,直接回到老巢,便是打着休养恢复的主意。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明军不仅海战获胜,陆上也是不可抵挡。克新会,破广州。继续东征,根本没给他整顿恢复的时间。

海战败了,陆战更没有信心。想想新会,想想广州,哪个不比潮州城坚壕深。都被明军轻松攻破。得到明军继续东进的消息,许龙几乎便要带着人马去福建投靠耿精忠。直到梅州来信儿,说是闽省援军已至,要他坚守城池,与梅州成呼应之势,抵挡明军。

这样一来,许龙便不能擅自撤退了。把援军扔下,人家可是闽省的,背上坏名声,还怎么去投靠?因此,许龙虽然并没有增长多大的信心,但还是硬着头皮在潮州呆了下来。陆路明军不断逼近,这几天他也是心神不安,忙着加固城防。

没想到,明军陆军尚有一两天的路程,水师已经是突然杀到,给了他当头一棒。

“撤兵回城。”许龙见明军攻势猛烈,海陆配合的火力很强,他仓促之间又没带多少兵将,便很干脆地缩回城去。

这次明军水师出动的还真是不少,补充了大量的人员后,这样的行动也是练兵磨合。行船打仗靠的是听从号令,协同合作,补充的都是沿海地方的百姓,这水性呢,自然是不必再下苦功夫,但操纵大船,战斗厮杀,却还需要熟练掌握。

忠勇侯陈霸止住了追杀的兵丁,虽然想积极表现,但直追至城下,还是过于鲁莽了。被逼无奈投奔南明之后,他便被留任为南海舰队副指挥,顶替了担任长江水师提督的陈上川。尽管职位挺高,陈霸却很低调、谦虚,谁让他是半路来投,暂时还算不上岷藩的嫡系呢!而跟随他的原郑家兵将,也被打散安插,这应有之意,倒也在情理之中,并没有使他感到不满或怨恨。

但在南海舰队里时日不多,已经让陈霸感到了在郑家时的不同。到底是一支新生的力量,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不象郑家那样复杂。而以年轻人为主的部队,总是充满朝气,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渴望。随着不断的扩充,以及讲武堂军官的涌入,南海舰队的战术观念和眼界见识,也和郑家差异很大。

公平,这是陈霸最深的印象。在南海舰队中有很多象段智英这样凭着勇敢和战功而得到提拔擢升的,年龄不大,也没有什么背景,完全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越是这样,越会激起其他人的干劲儿,对战斗充满着渴望,这样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让陈霸感到吃惊。

郑家有些垂暮了。陈霸深知郑家的情况,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金、厦弹丸之地太久,却没有进取大陆的意图和实际行动。而以漳、泉、潮、惠为主的郑家兵将,他们对故土的眷恋也逐渐转化为不满和灰心丧气。

在收复台湾前,郑军由于没有广大而稳固的后方基地,将士们为了亲人的安危,在保卫金、厦时有较高的战斗热情。但当郑军要退往台湾经营,特别是由于清政府实行的迁界、禁海令,海峡两岸基本隔绝,郑军将士对故土亲人的眷恋之情更切。

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陈霸认为自己前来投靠是明智之举。至于后来者,肯定不会少,但自己却占着先到的有利位置。再努力作战,多立功劳,成为岷藩嫡系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后来者的心思

陆军强于海军,这样的推断早就在陈霸的心中形成。但在实际的观察之后,他又有些疑惑,并不敢确定自己的结论。没错,西南明军在陆战上是很强大,靠的是装备上的优势,已经完善的各种考核奖励机制、善后安置办法等等,使将士们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