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骏马附属学校对于教学内容有着严格规定,奥利维拉和亨利夫人他们没事就会组织个听课之类的活动,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授了不符合规定的内容,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扣工资,第三次就直接开除,任何人不得通融,哪怕该教师学究天人也不行。
  李牧给骏马附属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仅限于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不准用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学生的世界观,而学生们的世界观要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总结,这虽然效率不高,但考虑到这年头教师的不靠谱,这也是最稳妥的方案。
  李牧不想教出来一群顺民,也不想教出来一群教民,更不想教出来一群商人,学生们想走什么样的路要让他们自己选择,包括李牧在内,其他人没有决定的资格,只能适当引导,当然这个引导也必须是在学生们具备一定分辨力之后才能进行。
  关于这两个教师,李牧没有多担心,现在是暑假期间,学生们都在童子军愉快的度过自己的夏令营,这两个教师接触不到学生,而骏马附属学校开学要到九月份,到时候守孝期已经结束,这件事也就再也没有任何影响力可言。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李牧准备返回纽约,但就在返回纽约的前一天,还是有麻烦事找到李牧头上。
  陈荔秋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李牧面前,李牧几乎都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
  虽然斯普林菲尔德乃至整个马萨诸塞州的绝大部分华人都在李牧控制下,但还有一群华人是李牧影响不到的,那就是陈荔秋和他的“幼童出洋肄业局”。
  对啊,和李牧这个半路出家的和尚相比,陈荔秋他们可是正经的清帝国子民,同治皇帝驾崩这件事在李牧这里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在陈荔秋哪里,这件事肯定是要隆重对待的。
  为了纪念同治皇帝,幼童出洋肄业局在斯普林菲尔德皮克大街的办公地点要举行一个纪念活动,张乐业作为斯普林菲尔德本地华人的翘楚,赫然在陈荔秋的邀请之列。
  很诡异的一件事,张乐业是骏马武器工厂的经理,但李牧是整个骏马集团的老板,但李牧这个老板接不到邀请,反而是张乐业这个经理收到了邀请,这可真是本木倒置。
  也可以理解,估计在陈老头心里,李牧现在已经是死人一个,作为“幼童出洋肄业局之耻”,别说李牧现在只是骏马集团的老板,就算李牧有一天成为美利坚的总统,陈老头也不会关注李牧,就跟李牧这个人不存在一样。
  “你去不去?”李牧问受到邀请的张乐业。
  “去吧,咱们和清帝国还有业务往来呢,不好把事情做得太绝。”张乐业能顾全大局,如果换成李牧收到这种邀请,一准是能滚多远死多远。
  从这一点上说,陈老头确实是非常了解李牧,不给李牧送请帖是对的。
  不说李牧和“幼童出洋肄业局”的恶劣关系,骏马武器工厂和清帝国现在确实是有很多业务往来,先不说骏马武器工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都是华人,而且骏马武器工厂还在清帝国设有分厂,这更让张乐业束手束脚,李牧这个老板可以撒手不管,张乐业这个经理却要被架到火上烤。
  “那你就去,如果陈老头问起我,你就说我已经回纽约了。”李牧不以为意,张乐业现在也有张乐业的社交圈,李牧不干涉。
  当然了,更可能的是陈老头见到张乐业之后,根本就不会提起李牧。
  “说到幼童出洋肄业局,前段时间幼童出洋肄业局联系我们骏马附属学校,想把几名幼童出洋肄业局的孩子送到咱们骏马附属学校读书,我这边不敢私自做决定,就等你回来处理呢。”张乐业一拍脑门,差点误了大事。
  关于这个事吧,李牧还真知道一点。
  和李牧一起来美国的那些孩子们,他们到那些寄宿家庭之后,首先要上一年的语言课程,然后才会按照年龄进入不同的学校学习。
  这年头美国的语言学校什么样李牧不知道,但考虑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想必这方面的学校应该会不少,李牧倒是知道这年头的美国公立学校,说实话,清帝国的计划很不错,但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在就学这件事上,还真有个大麻烦,那就是公立学校里的神学。
  清帝国对于教会非常重视,所有幼童出洋肄业局的学生,在上船前都会签订一个合同,上面将不准参加教会活动作为条款堂而皇之的列入其中,而美国的学校里是有神学的,所以“幼童出洋肄业局”又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又不想让学生接触教会根本行不通。
  如果说此时最符合清帝国要求的学校,那非骏马附属学校莫属,最起码骏马附属学校不设置神学,而且在学校中禁止传教。
  这个禁止仅限于在学校内,学生们放了学跟着家长一起去教堂校方是不管的,同样对于“幼童出洋肄业局”来说,这一点也是个大问题,要知道大多数美国人都是有信仰的,他们每到礼拜天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那些寄宿在当地家庭中的孩子们,每到周日的时候也会被要求随家人一起前往教堂,而这一点又是“幼童出洋肄业局”明令禁止的,所以这个矛盾不可调和。
  两权相害取其轻,这样一对比,骏马附属学校确实是优势明显,所以“幼童出洋肄业局”就有了这个建议。
  这也算是病急乱投医。
  “想来就让他们来,不过要先和他们说好,我们教什么他们不能干涉,而且学费必须要缴,至于标准吗——就按照公立学校的两倍来收取好了。”李牧有教无类,不管怎么说都有一份香火情,孩子们总是无辜的。
  关于这个学费,这原本就是李牧计划中的一部分,骏马附属学校不可能永远是义务教育,如果那些非骏马集团的家长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骏马附属学校读书,只要愿意掏学费也行,当然学费的价格就比较高。


第410章 满意
  骏马附属学校现在还要骏马武器工厂输血才能继续维持下去呢。
  小学阶段还好点,除了教职工的薪水支出,以及学生们的营养补贴,并没有其他太多支出项目,等到了中学以后就不一样,教学教具,实验用品、学生制服什么的,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这个阶段要是再维持义务教育,那就不符合李牧的初衷。
  骏马学校初立的时候,华人家长们并没有把孩子们送进学校的习惯,想想共和国二十一世纪时推行义务教育有多难,所以总要有点好处,才能让某些目光短浅的家长们心甘情愿把孩子们送进学校,而不是早早就要到社会上谋生,李牧的初衷原本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们弄到学校里去,至于营养补贴什么的,那只是增加诱惑的手段。
  当然这些好处都是针对骏马集团的内部子弟,至于那些校外人士,当教育资源紧张时,骏马附属学校肯定要紧着自己人招收,但当条件许可时,如果招收其他学生能够增加学校收入,那何乐而不为呢。
  骏马附属学校是私立学校,这年代的私立学校根本没个统一的收费标准,麻省虽然有教育局,但人家教育局不管这个,骏马附属学校想收多少学费就收多少,只要有人愿意缴,麻省教育局才不管。
  李牧向“幼童出洋肄业局”的学生征收两倍于公立学校的学费这还是人情价,如果是其他白人的孩子想到骏马附属学校读书,对不起,一律三倍价格不还价,爱上不上,李牧跟他们可没有什么香火情。
  目前“幼童出洋肄业局”一共有120个孩子,啊,不对,刨去李牧和小胖子,大概还剩下118个,也不知道张乐业和陈老头是怎么谈的,将会有40个孩子到骏马附属学校就读,这原本是一个班的人数,陈老头的意思就是让他们组成一个班,进行特殊授课,不过张乐业不同意,最后陈老头无奈屈服,只能按照张乐业的意思,将这些学生打散之后随机分配到所有的班级中。
  李牧不知道陈老头是怎么想的,既然想让这些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那么自立能力也应该是学习项目之一,这要是把这些孩子全部弄成一个班级,那和国内又有什么区别。
  分班的事不用李牧管,张乐业去参加“幼童出洋肄业局”的悼念会,李牧则是去了童子军的夏令营营地,李牧要看看孩子们的夏天好不好,否则李牧这一趟回来就毫无意义。
  童子军有很多个营地,有的营地位于斯普林菲尔德市中,这是为了方面童子军们到骏马武器工厂中去体验生活,顺便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