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提供标本和临床实验。”说到这里,富兰克林停顿了一下,然后面露微笑:“说到为达米恩神父聘请研究助手,我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现在的美国,居然没有一所专业的医科学院,所以麻省理工学院决定今年成立医学院,秋季开始招生,从英国剑桥大学聘请高级教授任职,过不了几年,咱们就能批量生产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富兰克林非常得意,这算是个意外收获,如果操作的好,可以给富兰克林带来不亚于朗克尔的荣誉。
医学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令人尊敬的学科,二十一世纪美国最有名的医学院应该是哈佛医学院,不过哈弗医学院要到1908年才会成立,所以这年头对于美国来说,医学院还真是空白,如果能填补这项空白,那么肯定会给富兰克林和麻省理工学院带来巨大声誉。
“好主意,我先预定二十个学生名额,到时候我会为你挑选最优秀的学生。”李牧先占住名额再说。
就算富兰克林不再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医学部,等再过个几年,骏马集团投资的护理学校也将会升级为医学院,李牧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医生是李牧为华人准备的最佳职业之一。
其实这年头的美国教育还没有形成体系,大学并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入学标准也不严格,基本上只要提出申请,成绩说得过去,然后缴纳足够的学费,大学就会为任何学生敞开大门。
在原有的历史上,一百多名留美学童抵达美国后,他们用了六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基础教育,然后很多人拥有在哈佛求学的资格,只是因为清政府中途中断留学计划,那些学生才没有完成学业。
由此可见,在十九世纪上大学真不是难事。
美国的大学很多都是私立大学,比如哈佛,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这些大学都是自负盈亏的,政府不拨款,想把学校运营下去,全要靠经验,所以美国教育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产业化,学生的学费非常高昂,就十九世纪来说,也就清帝国的这些“公派留学生”不用担心学费问题,普通美国家庭根本就负担不起。
别说上大学,很多普通美国家庭的孩子,连小学都上不起,十九世纪的美国可没有义务教育,吃饭都够呛,上学就完全是奢望。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的教育确实是精英教育,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成立医学院,他们的学生也不可能无限制扩招,每名教授带上一二十名学生已经是超额负担,李牧不知道富兰克林准备从剑桥大学聘请几个教授,但想来二十个指标应该没问题。
“没问题,实际上如果你想的话,再多一些也没问题。”富兰克林满口答应,根本就不假思索。
关于这个指标,这真不是问题,学生越多,代表着麻省理工学院的盈利越多,这对麻省理工学院来说是好事。
“不用太多,用不了多长时间,我的学校也将会成立,到时候正好让这些毕业生回去当老师。”李牧的算盘打得好,并没有避讳富兰克林的意思。
骏马集团现在麻省理工学院是全面合作模式,骏马集团出资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建实验室,同时骏马集团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提供实习职位和就业职位,麻省理工学院要将骏马实验室所有的研究成果无偿送给骏马集团,同时还要协助骏马集团建立骏马集团自己的教育体系。
骏马集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说不上对谁比较有利,但对于骏马集团来说,麻省理工学院并非无可替代,而麻省理工学院只有骏马集团这么一个金主,所以到目前为止,骏马集团和麻省理工学院双方都对合作表示满意。
这就足够了。
站在富兰克林的角度上来说,帮助骏马集团建立教育体系确实是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但富兰克林不可能当一辈子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富兰克林也希望向朗克尔那样进入政坛呼风唤雨,这样一来,富兰克林就更加离不开李牧的帮助。
“说到教育,不得不说,你在这方面确实是有远见,走着瞧吧,用不了多少年,骏马集团将会成为美国最大的企业,没准是全世界最大,到时候所有人都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富兰克林感叹,他现在就能看到骏马集团的前景。
骏马集团培养出来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是一批又一批在忠诚方面无与伦比的员工,哪怕这些学生将来不在骏马集团供职,他们想起这一段日子也会心存感激,等到这些学生成为社会的顶梁柱,成为社会上的中坚力量,不管他们做任何事,他们都会本能的偏向骏马集团,想想这种场景,就能理解到时候骏马集团将会拥有如何恐怖的影响力。
“只是认识到没用,还应该付诸行动,所以应该有人站出来呼吁,呼吁全社会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培养,这能对美利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应该充分发掘孩子们身上的潜力,在应该接受教育的时候,孩子们就应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等他们具备分辨能力的时候,才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李牧向富兰克林灌输“全民教育”理论,如果富兰克林想要从政,这确实是个很好地突破口。
“呃,说的很有道理,那么你为什么不做这件事呢?我是说你应该站出来呼吁,要知道你现在的影响力可不弱——”富兰克林还在犯迷糊,这是所有学者的通病,他们对于政治不是那么敏感。
“我正在做!做我力所能及的。”李牧没好气,呼吁个屁,李牧自己的年龄硬伤在这儿摆着呢,连选举权都没有,缴再多的税也没用。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公民要在十八岁之后才能拥有选举权,所以李牧现在虽然已经身家巨万,但从法律意义上讲,李牧还是没成年——
这真是个令人悲伤的事实。
第368章 靠不住
李牧在波士顿待了三天,期间参加了一次由波士顿政府组织的宴会,五月底才返回纽约。
迪伦·史蒂文森的计划失败了,骏马集团的谈判团队没有受到联合太平洋公司的干扰,依然按照李牧制定的底线和迪伦·史蒂文森周旋。
李牧的底线是五百万美元,在这个范围内,当然是能省则省,最后谈妥之后,李牧会从节省下来的钱里拿出来一部分,作为给谈判团队的奖励。
不得不说,这样的方式很有效,不用李牧督促,谈判团队会竭尽所能给李牧省钱。
回到纽约后,李牧带格洛丽亚前往《时代周刊》总部,准备让格洛丽亚去《时代周刊》担任实习记者。
塞缪尔要主持纽约记者联合会议,萨米·拉金负责接待李牧。
纽约记者联合会是《时代周刊》牵头组织的一个非营利组织,本意是加强纽约报社之间的联系,规范传媒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打击各种非法报道和虚假报道。
好吧,其实那都是官面宣传,《时代周刊》牵头成立纽约记者联合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传媒行业,制定准入标准,统一官方口径,这样一来,以后谁再想开办报社首先要获得记者联合会的同意,而如果某家报社的报道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记者联合会可以统一起来对该报社进行制裁,这才是李牧的真实目的。
在和特威德斗法的过程中,纽约报刊杂志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纽约市政府非常关注这个记者联合会,甚至派人担任联合会的秘书长,所以这算是个半官方组织。
“塞缪尔先生最近忙得很,他的心思一大半都放在纽约记者联合会上,两三天还不回来一次。”萨米·拉金提到这个狠狠的上了一记眼药。
李牧知道塞缪尔的目的,年前李牧就和塞缪尔有过交流,来到纽约之后,塞缪尔的眼界终于从斯普林菲尔德那个“小地方”解脱出来,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塞缪尔也想和朗克尔一样从政。
李牧对此持支持态度,虽然李牧和塞缪尔之前有过一点龌龊,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正是因为塞缪尔有把柄在李牧手里,所以李牧可以更放心的将塞缪尔捧上去。
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其实塞缪尔拥有比朗克尔更多的资源,想把自己炒作起来不要太简单,而且塞缪尔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塞缪尔不是马萨诸塞州人,也不是纽约人,塞缪尔是宾夕法尼亚州人,所以塞缪尔可以代表宾夕法尼亚州参加竞选,不需要占用马萨诸塞州的竞选名额。
这里说的竞选是参议员竞选,如果是众议员,那就不需要这么麻烦,直接代表纽约州参选就可以。
“这对你来说是个好机会不是吗?”李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