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能找到合适人选,只有中文教师,我们前后从清帝国招聘了十几位教师,只有两位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剩下的只能教习学生们学习汉字,对于知识的传授上作用不大。”
  想要让学校走上正轨,一个优秀的校长必不可少,亨利太太教学能力出众,但管理能力并不突出,所以李牧从康州教育局把奥利维拉挖过来,担任骏马集团附属学校的校长。
  作为康州教育局官员,奥利维拉在教育系统内交游广阔,管理能力也可以,李牧给奥利维拉开出丰厚的薪水,所以奥利维拉毫不犹豫的辞去工作,离开康州来到麻省,全心全意投入到骏马集团附属学校的教学工作中。
  奥利维拉在康州麻省有面子,对于清帝国就鞭长莫及,李牧对于汉语教师的要求很高,开出的薪水也不错,科尔在清帝国使出浑身解数,仍然无法完成任务,最后在程赓篪的协助下,才勉强找到十几名科举无望的读书人。
  这年头的读书人还是信奉“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想背井离乡离家万里求生活,这在清帝国是一件很下作的事,所以纵然是李牧开出高新也不好使,没人愿意到美国来为李牧一个军火贩子效力。
  有程赓篪帮助就不一样,科举也是独木桥,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取得功名,为了生活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科尔毕竟不了解清帝国的情况,那些已经取得功名的读书人确实是文化程度比较高,但人家大小是个“官身”,已经加入了统治阶级,肯定没人愿意抛弃功名到美国去,这和薪水无关,开出再多的薪水也没用。
  程赓篪找的是那些已经三四十岁但还没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这些人已经基本确定科举无望,但同样有学识,至少担任个教师什么的没问题,这样的人一找一个准。
  李牧的要求比较高,骏马集团的学校不教八股文,不教君君臣臣,教的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简单说来就是没有教条主义,教的是做人的道理,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一般的读书人还真不符合李牧的要求,所以现在虽然请来的读书人不少,但符合李牧要去的人并不多。
  “这个事情急不得,慢慢来吧,这些读书人既然请来了,那就不能让他们闲着,这样,先让那些读书人把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咱们再组织人把白话文翻译成英语,这个工作很重要,一定不能轻忽。”李牧提出一个新要求,想让华人在美国站稳脚跟,首先要让美国人了解华人,了解华人的文化,这样才能让美国人接受华人。
  李牧最喜欢挂在嘴边上的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传统文化”,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只靠嘴巴说没用,还要能拿出证据来证明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现在的问题是,华人都知道《五经四书》对于华人传统文化的诠释很重要,都知道《孙子兵法》是堪比《战争论》的巨著,问题是《五经四书》里的那些文言文,即使是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华人都看不懂,老外就更不用说了。
  李牧现在要做的就是宣传推广汉文化,让更多的老外了解汉文化,看看看看,你们老祖宗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研究天地玄黄,所以“五千年文明史”真不是忽悠你们,赶紧快点来朝拜。
  “翻译——好吧,回头我就组织人开始进行。”张乐业想起骏马图书馆里规模庞大的藏书,就感觉有点头皮发麻。
  李牧在宣传汉文化的同时也在抢救文化,在目前的骏马附属学校,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超过二十万册,其中多半是汉语典籍。
  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随便一个图书馆就有大几十万册图书,但这可是十九世纪,拥有个几千册藏书,就敢大言不惭号称图书馆的年代,这二十万册图书不仅包括《四书五经》这些大路货,还有威廉·范德比尔特送给李牧的《永乐大典》副本,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骏马图书馆都是这个年代首屈一指的图书馆,甚至连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没有这种规模的图书馆。
  其实关于翻译图书这种事,清帝国也有人一直在做,比如魏源,他就是清帝国的翻译家,不过魏源他们做的是将外文图书翻译成汉语,试图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清帝国进步,李牧现在要做的是将汉语图书翻译成英语,用文化的力量去征服美国人。
  想法是不错,但这个工作工程巨大,不是一天半天能够完成的,别说李牧手中现在只有十几个人,就算李牧手中现在有上千人,最少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
  别说十年,就算二十年,李牧都能等。
  这也算是十九世纪的文化入侵,只不过这一次被入侵的是美国。


第365章 对手
  从清帝国找十几名落魄文人很简单,但想找几千人就是痴心妄想。
  先不说清帝国有没有几千个读书人,就算是有,清帝国也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还是要从自身开发潜力。
  李牧能指望的是学校里的孩子们。
  目前的骏马附属学校,有近五千名孩子接受教育,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混血儿,也有少部分是斯普林菲尔德白人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无一例外都在骏马集团工作,只有这样,他们的孩子才拥有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资格。
  其实华人在美国成家的比例并不多,全美十几万华人,大概也就只有一两千人成家,不过这年头可没有计划生育,华人成家之后,多子多福的传统还是要遵循,因此一半华人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这些孩子们现在都在学校里接受教育。
  就算是那些因为年龄过大已经被迫参加工作的,也要抽出时间去夜校接受教育,对于这部分人,李牧的要求不高,只要基本的读写能过关就行,特别是英语,至少要达到能读报纸的程度。
  夜校可以算是骏马集团的一个创举,在此之前,美国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组织自己的员工学习文化,骏马集团是第一个这么做的,《时代周刊》曾经对这件事进行过大规模报道,这很大程度上为骏马集团赢得了声誉。
  一家企业不是把规模做的足够大就会拥有声誉,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才会令人赞叹。
  目前华人成家的比例正在上升,去年以来,李牧从清帝国移民近万人,大多数都是女人,这些女人在骏马集团很受欢迎,她们中的很多人在骏马集团找到了如意郎君,顺利组建家庭,用不了几年,就会有纯正汉人血统的孩子进入学校。
  就目前来说也不错,混血儿虽然血统不是那么纯粹,但也算是华人的后裔,他们身上普遍拥有一部分华人特征,比如头发、瞳孔、甚至是皮肤。
  关于这个肤色,白种人认为他们是无色人种,其实也不对,白色也是颜色的一种。
  当然了,如果没有华人女性输入,这些混血儿的血统最终还会稀释,或许过上两三代,他们身上就不会再出现华人特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对于李牧来说,这些混血儿也是华人子弟,而且因为血统原因,他们应该能更顺利的融入美国社会,所以李牧在教育方面很用心,不仅为他们聘请最好的教师,同时坚持为他们补充营养,让他们在体格上也不输给白人,现在更是强化汉语这方面的教育,等到这批孩子们长大之后,李牧手中就将会有足够的人才可供使用。
  虽然目前骏马附属学校仅仅进行到中学阶段,但高中和大学也都有了相应计划,伴随着这些孩子们的成长,李牧接下来还会建高中,建大学,建立完善的、符合李牧要求的教育体系。
  不对,美国现在还没有高中,中学毕业后,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大学报考,所以李牧不用建设高中,直接建大学就可以。
  李牧已经和富兰克林达成协议,麻省理工学院将会每年为骏马集团提供一批毕业生,加入到骏马集团的学校中,等李牧开始建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将会直接为李牧提供教授一级的师资力量。
  随着骏马实验室的成立,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在以前的马萨诸塞州甚至是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哈佛大学是所有学生最向往的学校,现在情况已经有所改善,麻省理工学院也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考虑对象。
  虽然麻省理工学院现在还是不如哈佛大学,但架不住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的待遇高啊,就在去年,有相当一部分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加入到骏马集团和骏马实验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