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入量产,只有解决了这些小问题,李牧才能把宝马卖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价。
  至于改进型发动机,李牧要求的标准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各方面数据都要提高一倍,这个相对简单,毕竟已经有了原始发动机,在原始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比从无到有要容易得多。
  变速箱则是最大的难题,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变速箱的价值毋庸置疑,可以说没有变速箱的汽车就不是完整的汽车,有了变速箱,发动机才会从一个二逼青年变成文艺青年。
  在李牧的设想中,“宝马”应该是高端定制车,而“奔驰”,那就是大众车型,相对于应用所有技术,全部使用顶级材料的“宝马”来说,“奔驰”就是个阉割版本,将会尽可能减少成本,以降低车辆本身的价格,增加车辆的销售规模。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宝马”的售价,将会远高于“奔驰”,但因为“奔驰”的销量更高,所以那个系列会产生更多利润还有待验证。
  “万岁!”
  “里姆先生你要准备好支票!”
  “我们这次会提前八个月!”
  听到李牧公布任务,会议室里马上响起掌声和欢呼声,刚刚拿到奖励的研究员们信心爆棚,他们有把握提前完成任务。
  “很好,我的支票已经准备好,就等着你们来拿。”李牧暗笑,等开始研究,你们就会知道厉害,先不说变速箱,单单是一个防爆玻璃,就够你们这帮人折腾的。
  汽车对于防爆玻璃的要求很高,一旦发生碰撞,如果不安装防爆玻璃,那么破碎的玻璃碎片会对驾驶员和乘客形成二次伤害,所以在防爆玻璃研发成功之前,李牧不准备给汽车安装防爆玻璃。
  当然了,防爆玻璃对于汽车的价值提升也很大,要是某位富豪购买了一辆“宝马”轿车,但只能在晴天的时候开,雨天就待躲在家里装死,那该多让人郁闷。
  富豪嘛,就应该在雨天的时候出来装逼,哪怕没事也要出来溜一圈,坐在风吹不到雨淋不进的汽车里,看着那些在大雨中因为没有带雨伞狼奔鼠突的人群,这时候逼格才会应运而生。
  车子就是门面嘛,美国人不喜欢“藏拙”,有好东西就要经常拿出来现一现,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才符合美国人的行事逻辑,所以美国到处都是博物馆。
  李牧和研究员们热情互动的时候,得以列席会议的洛克菲勒一直没说话,看着慷慨的李牧,和活跃的研究员们,洛克菲勒若有所思。
  在此之前,洛克菲勒从来没想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这个问题,把石油从地下抽出来,练出来煤油送到千家万户的桌子上,这就是洛克菲勒之前全部的工作。
  重复的工作进行一万次,足够让人深恶痛绝,最开始的热爱会在千万次的重复中荡然无存。
  说实话,洛克菲勒虽然贵为美国第一个——或者是第一批亿万富翁,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对于洛克菲勒来说,到他这个层次上,财富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生命的价值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价值!
  这是一个大课题。


第292章 石油大学
  在前往古巴之前,洛克菲勒从来不认为一个华人能像李牧这样在白人的世界里有所作为。
  这倒不是种族歧视,其实对于洛克菲勒这样的企业主来说,他们对于华人并没有歧视心理。
  因为华人的聪明能干,以及华人们对资本家的配合态度,美国的企业主对待华人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欢迎的,针对华人的是劳动骑士团里的那些野心家,他们因为华人的不配合,无法使用罢工等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们才是最恨华人的。
  至于那些墙头草一样的政治家,为了迎合选民手中的选票,政治家可以做任何事,所以他们的态度就是没有态度。
  洛克菲勒对待华人的态度和其他美国企业主一样,欢迎,但并不认为低调内敛的华人能适应美国社会,符合美国的价值观。
  见到李牧之后,洛克菲勒一直以来对待华人的看法终于发生了改变。
  可以肯定的说,李牧和其他所有华人都不一样,甚至李牧和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一样,李牧比他们要出色的多,以至于让人不敢忽视,不管是在任何方面。
  在古巴,李牧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主导了古巴局势,左右了古巴的总统候选人,成为古巴实际意义上的“太上皇”。
  洛克菲勒扪心自问,就算是让洛克菲勒亲自去古巴,也不可能比李牧做得更好。
  回到纽约之后的洛克菲勒开始观察李牧的一切,直到此时,洛克菲勒才终于认识到李牧的实力。
  骏马投资公司、骏马武器公司、骏马电气公司、阔滨水库、卡内基·里姆钢铁公司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让洛克菲勒感到震惊。
  对于李牧的人脉,洛克菲勒更感觉不可思议。
  要知道李牧来到美国才仅仅一年多点,在这一年多里,李牧发明了无烟火药、认识了威尔和安德鲁·卡内基、扳倒了艾米斯、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建立实验室、和全美火药同业协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和朗克尔、埃布尔、伯恩赛德关系密切,再到和格林·贾尔斯创办的沙滩俱乐部——
  这哪里还像一个华人做的事,就算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想要做到这一切也要依靠点运气。
  等到了波士顿,洛克菲勒感觉自己已经麻木,原本洛克菲勒还以为“汽车”就是李牧给他最大的礼物,但在了解到李牧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模式后,洛克菲勒敏锐的感觉到,这才是李牧带给他最大的收获。
  石油行业需要新技术吗?
  答案毋庸置疑,当然需要!
  不管是建设油井抽取石油,还是把石油送进化工厂提炼,几乎所有的技术环节都需要技术更新。
  洛克菲勒自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只要市场上有和石油有关的新技术出现,洛克菲勒就会主动出击,想尽一切办法把那些技术买下来,用来提高标准石油的生产效率。
  当然了,在购买技术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有人不愿意转让技术,想收取长期的专利费,但洛克菲勒毕竟是洛克菲勒,那些不愿意转让技术的家伙,他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麻烦,然后只能被迫选择将技术卖给洛克菲勒。
  以一个远低于市场价,或者是本身应有价值的价格。
  依靠着敏锐的嗅觉,标准石油成为美国石油行业的巨无霸,正在向着前所未有的托拉斯前进。
  洛克菲勒认为他已经做到了人生的极限,但在和李牧接触过之后,洛克菲勒突然意识到,或许自己还有另一种选择。
  如果不在被动等待,使用和李牧一样的手段寻找一所大学合作,主动开发新技术,那么标准石油的发展能不能更快一点?能不能垄断美国石油行业?
  答案同样是毋庸置疑,肯定可以!
  成功的人从不犹豫,他们总是善于抓住所有的机会,所以拿定主意之后,在返回纽约的火车上,洛克菲勒和李牧谈起这个想法。
  “当然可以,而且是非常必要,任何行业都需要新技术,汽车行业是这样,钢铁行业是这样,石油行业也是这样,而且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就算是洛克菲勒不找李牧,李牧也要找洛克菲勒谈这个问题,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李牧也不可能一个人就把所有的事做完,所以李牧需要洛克菲勒的配合:“比如石油炼化,目前石油里炼化出来最有用的东西是煤油,实际上还有汽油是被白白浪费掉的,那么还有没有别的东西被浪费掉?如果升级提炼技术,会不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东西呢?”
  李牧也是煞费苦心,总不能一上来就告诉洛克菲勒,石油里不仅仅能提炼出煤油和汽油,还有柴油和天然气,煤油经过加工可以生产出更高效的航空煤油,而且汽油可以分为很多个等级——
  “肯定有!石油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感觉我们并没有开发出石油的真正价值。”洛克菲勒被李牧鼓舞,无意中说出事实真相。
  “在斯普林菲尔德,我正在通过开办企业附属学校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人才,在我的学校里,只有职工的子弟才有资格加入,我会让人教给他们相关的知识,从幼童时期就把他们当做技术工人、产品设计师、研究人员来培养,就算是他们什么都学不会,他们总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打手,这样一来,当他们长大之后,他们就会成为我的忠实员工,而因为他们在我的学校里接受教育,他们的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