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9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羡慕安菩,想要成为安大郎第二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却没什么门路,又或者没什么机会。而且也不是没有反面教材,比如“党项义从”,典型的作死典范,装逼不成反被操,党项诸部都被驱逐出了栖息地,连带着关陇诸羌、蕃地诸部,都一股脑儿被赶到了西域。
  “弟兄们!”
  黑齿秀杵着一根骨朵,看着仆从军,“俺知道你们想要一个机会,想要升官发财改头换面光宗耀祖!现在,机会来了!”
  “能来左军的,要么在鲸海要么在东海,总之,都是厮混过的。哪怕室韦蒙兀部的,能来这里的,也都是在江河上沉浮过的,都是好汉!”黑齿秀抬手用力地挥了挥,“俺跟好汉们只讲实在的,三十里外有‘夷支魔’国二部,乃是靺鞨遗种,若能劝降,于我军大有好处。现在,俺向都尉请命,愿去劝降,可有好汉愿意同俺共赴生死?!”
  话音刚落,却听一阵嘈杂,有些官话说不好的蒙兀室韦人,竟然嚷嚷着自家部族的方言,跳出来之后,掏出匕首在手掌上划了一道,然后手指在脸上一抹,留下四道血迹。
  “愿往!愿往!愿往——”
  吵嚷着要跟着一起走的并非是全部仆从军,大多都是蒙兀室韦人和黑齿部人,黑齿秀见有人可用,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露出狡黠的神情,冲剩下的人道:“都尉体恤,恐俺折损,此去招降二部,点了一旅越骑,护送我等!”
  此话一出,整个仆从军炸了锅一样,各种古怪的方言都冒了出来。连无精打采的契丹大贺部之人,此刻也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奋力地嘶吼着,脖颈上的血管都要爆出来一般,生怕黑齿秀不愿意招募了他们。
  要是就仆从军前往,人生地不熟的,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但有了一旅越骑,那事情就大不一样,一百唐军越骑,冲垮三四千的扶桑步卒,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没有唐军越骑,那是冒险,有了唐军越骑,那就不是冒险,而是白捡的功劳!
  


第四十四章 没见过
  刚入冬,扬子县官船码头却依然热闹非凡,往年都是要临到过年,才会热热闹闹人头攒动。 这刚入冬的时节,原本是生意欠一点,贩运欠一点,什么都欠一点的光景。只是大约是受了什么刺激,市场内外都是竖满了招工的牌子。
  “哥,找力工,日日结,一旬有奖金,月末有花红,食宿好商量……哥,哥,再看看,再看看嘛!”
  牙行跑腿的帮闲缩着脑袋,双手都缩到了衣袖中,身上棉绸夹着芦花的袄子也能御寒。江淮凡是贴着运河扬子江混饭的,三五年攒几身棉绸衣裳,还真不用咬咬牙。
  “噫!泥脚子现在也忒眼门高咧!”
  酸了一句后,帮闲跑到了一个遮风避雨的街边,还有温热的茶汤。
  炉子旁边有个大躺椅,里头躺着个哥儿,瞧着留了小须,可肤白人瘦,实在是瞧不出多少个年纪出来。说三十,像;说二十,差不多;认他一个十七八,也没个准……
  “少爷,都一天了,招不到啊。咱们这官船码头,人山人海的,居然连个力工也招不到……”
  “别爷爷爷的!家里喊少爷就算了,出来你嚷嚷个甚么?!”
  哥儿猛地从躺椅上坐了起来,手中端着个瓷碟,瓷碟上面放着一盏茶,茶汤碧绿透彻,盖碗用的盖子撇了撇茶叶,这才皱着眉头喝了一口。
  点头哈腰的帮闲嘿嘿一笑:“少爷教训的是,出门在外,免得被黑狗子听了去,拿咱们一个罪过。人多的时候,小的还是喊少爷‘大郎’……”
  “外头……甚么光景?怎么连个泥脚子都招不来?”
  “谁说不是么,少爷,外头竖起来的牌子,怕不是几千个,都是招工的。还有江东二三十个船行,都在找水手,花红专门说了,给现银。”
  “现银”哥儿提高了音量,“这江东侉子要死啊!给现银,给现银我也去海上漂着!现银……真给现银?”
  “小的跑过去瞧了,真给。还专门请了钦定征税司里的人出来做中人,当场就能拿二十个。”
  “银元?”
  “华润银元,带花边的大银元。”
  “还没上船就给二十个银花边?这可不是说二十贯,这比二十贯能买的物事多多了!这是谁家啊?”
  “不是谁家,江东来的船行,都这样。浙水的,不管杭州越州,都这个价。”
  “这是家里有矿是怎么地?不可能啊。这肯定有门道……不成,不成不成不成,我要是再喝茶,事后茶没凉,我他娘的先凉了。”
  哥儿反应了过来,这要是连眼门前的状况都不打听不摸底,将来回家里被人翻旧帐,这不是死路一条?
  原本江湖上怎么传的?江汉观察使,就那个江阴子,就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要跟江东侉子斗上一场,不弄死江东侉子誓不罢休。
  原本是这么传的啊。
  可眼瞧着江东不但冒出来二三十家船行,还特么讨“银花边”出来招募水手,这他娘的可就犯规了啊。
  “少爷,行市里打听,怕是问不出甚么来。咱们家就是个做生意的,还得往官面里头琢磨啊。”
  “有道理,出来做买卖的,就算有消息,你不放放血,哪能让你得了便宜。说起来,还是扬子县县令好,孝敬伺候顺了,那真是好说话。”
  “那……爷,是备几个数?”
  “来十根黄鱼儿,再来一套字画,要临漳山书院的素描。”
  “嗳,小的这就去知会一声。”
  “知会甚么?回头在准备五十根黄鱼儿。”
  “这……爷?除了李大人,还要拜访谁?”
  “我能拜访谁?拜访总督老大人不成?叫你备着就是备着,问那么多?你是爷还是我是爷?”
  “嗳!”
  帮闲嘿嘿一笑,点点头赶紧跑去柜台知会了一声,他是拿不到东西的,就是个跑腿的传声筒。
  等事情妥帖了,弄了一匹小毛驴儿,让少东家坐在毛驴儿上,然后牵着前往扬子县县令临江别墅拜访。
  说是别墅,就是个大庄园,桑林地二百亩,桃李二百亩,桔柚二百亩,水田二百亩,剩下的,就都是屋舍。屋舍也和中原风格迥异,去了姑苏意味,只是钢筋水泥管够,瞧着传个几百年上千年没问题的模样。
  “要不说商贾贱业呢,连个马车都不能坐,唉……”
  “大郎,小的在长安,倒是见过商人做马车哩。”
  “你懂个屁,人家那是商人自家吗?人家那车马名义上不是国公就是郡公家的,那能一样?要不说感谢君鹏公呢?想当初,你要是穿个好看的袍子,那都不能够,你敢用丝绸?破家灭门的祸事……多亏了君鹏公,种了棉花,现在这一身,那真是好看又体面!”
  “大郎,可听说‘白叠布’这事儿,是张公所谋啊。”
  “哎,话不能这么说,张大人可没承认此事,都说是贾君鹏贡献,皇帝陛下还专门嘉奖过。你要硬给张大人按上此事,怕是还要惹恼了他。”
  “说到张公,大郎,听说张公跟咱们李大人交情极好?”
  “这话说的……你没瞧见扬子县时常能见着江阴人吗?这扬子县怎么来的?李大人当年在哪儿做官?稍作打听,你就明白了。”
  “再拐个弯,过了桃林就到李大人别……我的娘!”
  “嚷嚷甚……我的娘!”
  二人一惊一乍,把毛驴儿都吓了一跳,昂了一声才没有尥蹶子。
  桃林还没拐呢,就瞧见前面一溜儿三五里的毛驴儿车马。好些个汉子拢着衣袖,团成一团拉帮结伙地在那里说着事儿。有身份的马车聚在一起,没门路的商贾又成了一拨,还有一些穿着皂衣绿袍,这些不是公门吏员就是朝廷命官,和其他人,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然而除了官场中人,还有一些是带了仪仗出来的,这分明就是勋贵,至于封了什么,却也不一定有人看得懂,但只要看见仪仗,远远地避开准没错。
  “这是要作甚?李大人这是要做寿诞?”
  “少爷……这场面恁大,咱们能凑上去么?”
  “不凑上去如何能?先打听打听消息,你揣点铜钱,再捎几个银元,瞪圆了眼睛,找几个车把式耍两把。”
  “嗳,少爷放心,小的一定输的不着痕迹。”
  “行了行了,先别邀功,打听清楚了再来分说。”
  “嗳!”
  帮闲瞅准了一个方向,远远地,少东家就见自己的跟班就熟络地跟几个明显来头不小的马车车把式聊到了一块儿去。
  稍稍地松了口气,少东家小声地嘀咕着:“这不是做寿诞,难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