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引起了宗室的极大反弹,乃至到各路洛阳新贵及玄武门元谋功臣,都觉得这未必就是要“约束藩王”,大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不是要搞“大约束”?
封建帝国的京城,天然地成为最没有“王法”的地方,这里维持社会运转维系人际交往的准绳,只看靠山大不大,背景厚不厚。自兴建洛阳宫至今,数年光景,洛阳从原先的东都,已经恢复生产再度繁荣,累积囤聚的财富,无数权贵在垂涎。
旧年一栋南城的宅院,那值个什么?随便一个淮扬大商,买了就是买了。到如今,却是天翻地覆,南城那些房东,只是用来做“客舍”,旬日收一回租金,一年下来,就能赚出以往一代人的财富。
这是难以理解也难以想象的。
刘洎的《约束藩王论》,其底气来源于侍中马周,而马周自东宫起家,从来都是要约束藩王,震慑宗室的。
皇族大多不事生产,不拘是经济军事,通晓一二者屈指可数,泛泛如豚彘者,却多不胜数。
又因为天然地有个好光环,导致那些底气不足的事务官,不得不选择妥协、包庇、纵容,乃至越发不堪。
倘若还是“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马周并不会如此,事情点在约束藩王上,也就到此为止。但是当今世上,一个农户一年所得,是远远不如新南市任何一个工人哪怕是学徒工的。
新南市在早起经历了疯狂的恶性竞争、暴力冲突的野蛮对抗期后,在“有识之士”的斡旋下,逐渐趋于平静。又因为优质工人的价值一步步提高,社会的普遍道德评判,又是基于“士农工商”四等,于是竟然是发展出了相当怪异的“百工行会”。
“百工行会”并非是什么香堂会水的组织,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有着官方介入的背景。朝廷一面要从商人手中“收税”,一面又要防止“收买人心”的巨富,而震慑巨富的方式,朝廷是双管齐下的。
首先自然是“富不与官斗”的权大于钱,其次,则是“以民为本”的统治基调,让基层官僚以“父母官”的身份,站在“百工行会”的一侧,去要挟威慑巨富大商。
官商勾结虽然依旧存在,商人巨富依然可以收买那些底层官僚,但“先进”的审计官僚进入体制的同时,和商人打交道的官僚们升官发财的权重,却并非来源于商人的支持,这就稍稍地保证了工商之间的平衡。
尽管哪怕是最繁荣的新南市,工人的单日工作时间,往往都在五个时辰以上,甚至六个时辰,但因为这种奇葩的平衡,却也让商人不得不保证工人在为他们创造产值的同时,他们要提供足够的金钱收入和营养摄入。
皇帝在听说新南市每日肉蛋类消耗,竟然比城北加起来还要多时,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惊愕表情。
只是这一切的投入是值得的,新南市的回报也无比丰厚。而这个回报,皇帝自认为是他的“庇护”,于是在马周和刘洎以《约束藩王论》剑指宗室的同时,李世民是决心要把用在“五姓七望”身上的“大推恩令”,给李家亲戚也都用上。
既然封建破产,那就另辟蹊径。
要么不推恩,要推一起推。不能只有皇族分家的分家,单过的单过,“四民”各层,都要“依法办事”!
谁要是反对,谁就是“要挟皇族”“卖直邀名”,否则,凭什么皇帝要搞封建就各种掣肘?
刘洎前脚把《约束藩王论》拿出来,马周接着就是一套《扬子江丁口增长考》。作为眼下和各方关系都不错的宰辅,马周想要从杜如晦、魏徵、张德、李客师等地方实权巨头那里拿到一些要紧数据,难度不能说没有,但基本上都是要给这个面子的。
从体制出发,好歹马周是现在的“中央领导同志”不是?
地方要是不服从中央,地方是想做什么?
马周给李董的丁口指标中,千分之三的自然增长率是上限,这个上限,并非只有沔州一地,还有苏州常州所辖上县,但凡“鱼米之乡”,又有非常不错的医卫条件,加上又有大量的工坊吸收劳动力,就能产生这样的上限。
而但凡土地大量集中在某个或者某几个世家的州府,虽然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优质土地,但土地产出的大头,和“佃户”“家生子”无关。于是丁口增长,便是扬子江两岸最低的。
至于藏匿人口,存在账面上没有的大量“隐户”“黑户”,却又是这些世家的光荣历史。这一点,不用马周去细说,李董也是一清二楚的,并且他们李家能够起来,本身就是因为藏匿了大量的厮杀汉,更不要说种地的“隐户”“黑户”。
造反起家的时候,李董不介意家里这样的人多一些,但当家作主之后,李董就很介意做同样事情的人。
“屁股决定脑袋,《约束藩王论》,刘洎未必是要是说真的去约束藩王;同样的,《扬子江丁口增长考》,也不是真的就要考察一下长江两岸的人口增长。外朝的的确确可以借着黄门侍郎刘洎的策论,去约束宗室,那末,内廷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不能拿着刘洎的文字,去约束那些世家大族吗?”
洛阳准备掀起什么运动,张德不在意,这些和武汉是无关的,因为武汉表面上看是处于整个大唐体制之中,可实际上,又超然在大唐体制之外,很具有欺骗性。更何况,私心也好公心也罢,张德头顶还有个长孙无忌,不仅仅是皇亲国戚,还是朝廷干臣,就算天上打雷,也得先劈这么个玩意儿。
“观察的意思是说,侍中是准备拿《扬子江丁口增长考》,进而令人相信,举凡丁口增长过慢,便是地方大族掣肘?如此说来,门下省是要给皇帝的‘大推恩令’敲锣打鼓?”
“可以这么说。”
张德点点头。
会议桌前,一群幕僚和佐官都是纷纷点头,“如此说来,倒是和我们武汉一致啊。”
“歪打正着……这真是,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说了。”
“皇帝欲开不世基业,乃成‘千古一帝’,这等魄力还是有的。”
听着幕僚佐官们的讨论,张德也是感慨,李皇帝这个皇帝,一见封建不行,立刻掉过头又是一招。
既然自家不能独霸,那就把老二老三都打成残废,那么,老大依然还是老大……
第四十九章 女秘书
今年入夏是相对要太平的,武汉持续几年兴修水利开渠挖沟,连泄洪区都框了出来,沿江大堤不说固若金汤,起码拿着薪水巡查大堤的老卒是有的。横向比较,隔壁襄阳那帮不要脸的文士,连给武汉泥腿子洗脚的资格都不配。
天灾靠防,只要不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损失多少,当年也能补回来。经济的多样性,使得武汉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这个时代来说,可谓第一。
“唉……”
“唉声叹气个甚么?家里这一撮撮的公主,还有个甚么新罗女王?你叹气,我叹甚么?之前还说带我们去游玩洞庭,见甚么巴陵胜状,偏是嘴上厉害……呀,尿了。”
“我去拿盆。那个谁……曼娘快去那些热水来。这小子又尿了!”
跟着瀚海公主的“新罗女王”如今就是个高端新罗婢,前几年还有雄心壮志,想要找大唐皇帝当世天子评理,等落到阿史德银楚手中,几经颠沛到了武汉,才知道她原先的正义感是何等的可笑。
梁丰县子张德就回了她一句话:弱国无邦交。
当口棒喝,打的金德曼连最后的一点自尊都丢了干净,睡了一觉过来,便是老老实实地给银楚做耳目,盯着家里正如崔珏所言的“一撮撮的公主”,但有哪个彻底放开浪的飞起,转身就去银楚那里添油加醋……
总之,日子还是要过的。国家兴亡这种事情,压在一个女人头上,算个什么道理?
嗯,后面那句话,是张德嘲讽金德曼那群新罗老臣的话。
“新罗女王”觉得很有道理。
“张郎!”
声音清脆响亮的银楚也不管自己已经有孕在身,怀孕三个月之后,都说是妥了,她便又恢复了往常野马一般的性子,行事泼辣大胆,直叫整个武汉有头有脸的女子都在学着这等风气。
“哎呀!你有孕在身,走路慢一点会死吗?!”
啪!
“说个甚么呢!”
伴随着一条带着尿臊味的尿布甩身上,崔珏瞪了他一眼。
“好好好,你有理,你们都有理。”
“张郎!听说洛阳来了使者?是不是要抓你归案的?你犯了大事,要是流放漠北,可得早早准备!”
嘴角一抽的老张心中暗道:你才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