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三章 赏功
啪!
一叠还未定稿的《武汉晚报》扔到了崔珏面前。
“喂,这是什么?!”
张德指了指石版印刷的正面大幅画像,这让老张回忆到了前尘往事,实在是太多的感慨复杂。
“且末都尉程处弼夜唤珍兽破突厥啊。”
看着张德那已经扭曲的脸,崔珏也觉得奇怪,“阿郎,你这是怎了?”
“怎了?”
这他妈的是珍兽破突厥?这他娘的分明是圣诞老人手握马槊给小朋友送礼啊!
“这是什么?”
“胡须啊,不是阿郎你说的么?程三郎虎须倒张,分外威猛。”
“这个呢?”
“兜帽啊,保暖之用的兜帽。”
“这个是珍兽?”
“是啊。此鹿我见过,乃是麋鹿‘四不像’,亦有靺鞨使鹿部用之取奶。”
“……”
“阿郎?”
“没什么,我想静静。”
好吧,没什么好说的,没错,这是且末都尉程处弼夜唤珍兽破突厥,没错,就是这样。什么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子让人把过圣诞的都折腾死,不就没有圣诞老人呢?
我真是机智!
想通之后,老张黑着脸,再也不去看那张印刷图,实在是辣眼睛,辣眼睛啊。
兄弟,哥哥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老张也没有心思去跟崔珏解释什么是麋鹿、驯鹿还有驼鹿……管她呢,反正都是鹿,有啥区别。
西域传来的战况,不断地刷新着关内人民群众的认知。而程处弼的冬季军事冒险,同样也在不断地刷新朝廷大佬们的认知。
其中尤以李靖对程处弼的大胆出击大为推崇,虽然不可同日而语,李靖乃是灭突厥的致命一击,程处弼是奇谋妙策并出,生生将两万突厥杂胡联军肢解磨死。
但冬季作战的宝贵经验,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此时,不管内廷和外朝,都一致认为要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产量。同时要增加榷场的皮货交易,伴随着制皮业和皮草业的发展,原本的一隅一地需求,已经升格到了广大重点地区的需求。
官方的脚步总归是慢一拍的,实际上商人们早就嗅到了时常,在贞观十一年,就开始了大量的皮子贸易。尤其是对蒙兀室韦和黑水靺鞨,长孙冲在他们身上捞到的皮子,可以把生意做到两年以后。
至于棉花更加不用说了,在三州木料仓还是屈突诠作主那会儿,河北沧州等地,只要沟渠开挖,新田必定是棉田一半,剩下的才是豆麦套种。
石城钢铁厂在两年前,已经能够保证所有行政人员和武装人员配发棉大衣,相当的厚重,领子用熊皮、狼皮等缝制,只这一身衣裳,就能在洛阳卖个二十贯。
内廷则是通过后宫的反响,才支持棉花种植,尤其是内府令,更受长孙皇后指使,棉花能不能赚钱,她就算没底,她家哥哥心里还没点逼数?
冬季突厥战败于朱俱波王城,和以往不同,没人会觉得突厥人还能夺回这里。因为五吐屯阿史那俱密已经嗝屁,更何况,厚重的积雪化了之后,是更加折腾人的泥泞。骑兵作战大不利,持续到春末,唐人的物资早就囤满了朱俱波王城。
“此地处图伦碛西南,就叫碛南州吧。”
“那……可要设刺史?还是都督府长史?”
早先的意思,有人提出要设都督府,更有人连名字都想好了。但是眼下的状况,着实超出了预料。程处弼的军事行动,是敦煌认可的,且告知过。只是朝廷万万没想到这个行动的斩获会如此之大。
武力灭五国,仅朱俱波一地,两万人口。就算抽丁为卒,也能拉两千人出来维持治安。而且朱俱波被程处弼套路,那些背叛突厥投降唐朝的人,根本没有退路。所以,让他们帮着盯住不服唐朝的人,他们会比唐军更狠。
皇宫的暖阁中,马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等人在李世民跟前讨论着着,眼下的情况,是要嘉奖程处弼的。
但是,怎么嘉奖,却需要思考。原本有人建议召回,多是程咬金的对头,此时若是将程处弼召回,很有可能战果要吐出去一些,于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一向不闹腾的秦琼亲自出马,就在大朝会上,当场将那人摁在地上,最后是执戟士将秦琼架出去的。
秦琼被罚俸,然后闭门思过。
再大的罪名,也没人敢试探,李世民也不会给。
不过秦琼这个行为,却也是表达了一个讯号,诸如秦琼、程知节、张公谨等“反贼”出身的,已经形成了一个团体。
对此,李世民也是无奈。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历朝历代都不能解决,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元谋功臣。张公谨更是救了长孙皇后,还是李世民的姐夫,想要下手,放十年前还有机会,现在是没有太多机会。
面对这个情况,李世民既要给程处弼奖励,也不能让程处弼太过权力暴增。
如何控制这个度,就是考研统治者的能力时候。这是不同的经验,没有前人可以给李世民借鉴。
因为前人中,不曾有一群贩夫走卒围在一个“选人”身旁,看他拿着报纸跟人解读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下上至士子下到庶民,都被这些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灌输着“且末都尉程处弼”这个“将星”的璀璨。在西域,什么是大唐?
于此时的人而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且末都尉程处弼,就代表着大唐。
而李世民又深刻地知道,折腾出这一切的人,并不在长安。
“弘慎。”
李世民从思绪中回转,突然看着张公谨。
“臣在。”
张叔叔虽然还是帅,可一脸的疑惑。
“乔师望如何?”
“聪明果决,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政,乃大才,臣不如。”
“河北郭孝恪呢?”
“英雄。”
“好。”
李世民十分的满意,张公谨一向让他满意,因为张公谨会做人,识时务。张家上下,只有一个人彻底让他感觉到不自在,也让李世民觉得不识时务。
没过几日,在长安西市华润号见了大档头的韩二郎,猛地听到朝廷新设碛南都督府,乔师望为都督,郭孝恪为都督府长史。
而且末都尉程处弼,转为碛南都尉的同时,更是碛南州司马。
“从五品!”
韩二郎双目圆瞪,“二十五岁的从五品!”
一旁维瑟尔小声地问道:“二郎,可要帮忙拜访乔都督?”
“乔师望不见了,见他作甚?我今日便去凉州,赶紧到了碛南州才是。眼下于阗王尉迟渥密都是自缚请降了,图伦碛堪称坦途啊。”
虽然韩二郎说的狂妄,但维瑟尔也认可这一点,眼下图伦碛南部所有国家,已经全部灭亡,唐人相较以前,越发的如入无人之境。
第三十四章 盼国强
“叔逊。”
“兄长怎地这幅神色?”
看到李绩一脸的严肃,郭孝恪有些奇怪。他从贝州任上归来,前后攒下的家业,也多亏了李绩回护,否则河北那些人,未必带他玩。哪怕他是老资格,但跟脚不行。
犹豫了半天,李绩才道:“若在西域有不决之事,可在敦煌寻华润号中人。倘使有危难,便去且末、碛南。找程三郎的旧部,如安菩,乃是程三郎心腹。”
郭孝恪愣在那里,心中本想说有事难道不是应该去寻都督乔师望吗?
不过他和李绩交情非同一般,他是无赖出身,在家中也不甚被看重。要不是跟李绩的交情,加上张公谨从左骁卫上退下,他也不能在左骁卫站稳脚跟。
此行西域,左骁卫中有雄心壮志的,都愿意跟着他去。
“小弟记下了。”
郭孝恪抱拳行了礼,李绩这才点头道,“再有几日,朝廷会颁布碛南都督府新政,此间有大机遇,你当早些和部下通气。”
“噢?”
听到李绩这么说,联想自己此行的职位乃是督府长史,郭孝恪心中一动,顿时明白这是事关人事的大好处。
于是他连忙又拜了一拜:“兄长支援之恩,小弟铭记在心。”
“吾这就要去禁苑见太皇,便不多待。叔逊,你自己多保重。”
“兄长也要保重。”
李绩看了看院墙外的晴天,笑道:“倒是个泡汤的好日子。”
上了马车,车子缓缓地朝着龙首原方向去了。至宫门口,李绩从车窗外看到了一抹粉红,便道:“竟是桃花开了。”
禁苑中,春寒料峭时仿佛要重病去死的太皇,又一次挺了过来。不但挺了过来,好像还减了肥,身上的皮肤也紧致了一些,还能玩一会儿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