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笔账稍微算一算,就觉得不科学。再说了,打赢了还好说,天可汗陛下合法性再度加强,大唐的东北地区边境安全得到控制,国防压力骤减,河北的生产可以得到全面恢复。
  然而这些都是意淫,而且都是建立在打赢这个大前提下的意淫。
  可是,虽然这是意淫,但却是大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意见,谁要是反驳,谁就不配做大唐人  杜天王玩的溜啊,连一向喜欢较真的大唐第一喷子老魏,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议题落实,是中书省的事情,所以最急的就是中书令温彦博。可他又不能反驳,不仅仅是因为反驳的话会被人攻讦,到时候民间口碑不好看。而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历史遗留问题,让他没办法开口。
  武德三年的时候,当时温彦博还在养声望,不过已经是中书侍郎,江湖地位还是非常不错的。
  然后高建武过来装逼,老董事长李渊当时就琢磨,既然现在高句丽有实力又不想发生冲突,不认怂也没关系嘛。
  结果当时裴矩带着温彦博,就跟老董事长说,高句丽不认怂称臣,这还得了大中华地区就只有一个声音:我们的声音  然后裴矩还提醒李渊,以前高句丽那旮旯,是大汉帝国有限公司的分区部门,必须得自古以来啊。你要是不自古以来,人家搞自立门户,周围的附属公司会怎么看会不会也像搞自立后患无穷  于是,不管当年温彦博有没有跟着裴矩一起嘴炮,但铁板钉钉的一个事件就是,他和裴矩一起劝说了李渊,坚持高句丽必须认怂称臣。
  当然落实这件事情的是李世民,落实的方法也很简单,把突厥牧业公司肢解,公司董事长劼利被摁在牛棚里大力摩擦  高建武不想被摩擦,也不想被李董关起来大力爆菊,所以他纠结,并且很苦恼。纠结的是现在认怂会不会让人觉得这有点小人无耻,苦恼的是大唐的新老板看上去就不是很好说话,一看就是吃相很难看的人,万一要是高句丽基业毁在自己手上,他怎么对得起艰苦奋斗的历代祖先  二十八岁的李董牛逼不解释,当然过了这么多年,三十多岁的李董已经是笑傲江湖。
  而高句丽,这时候也有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他叫渊盖苏文,长孙师从高句丽归国之后,渊盖苏文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修长城修防御工事。
  总之,渊盖苏文笃定唐朝人肯定会过来摁住国主大力摩擦。
  高句丽其实已经时刻准备着,然而长安的正旦大朝会,天王们则是思考的问题要更加深远一些。
  把外朝的瘪三们都算上,整个朝会中,只有尉迟日天在那里琢磨着,辽东只要开战,杜家能从中捞多少。
  唐军将领中,直接从怀远工坊受益的,只有三人。一是张公谨,二是李思摩,最后就是尉迟恭。
  李思摩如今手底下的火头军,好用的很,煎饼铁板加锅底,两把菜刀在手,简直天下无敌。
  至于什么飞凫箭万箭齐发,以前觉得贵,现在么,也就那样。
  然而尉迟恭还不能直接跟皇帝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这事儿只有长孙无忌能跟皇帝直接说,因为老阴货是皇帝的大舅哥。
  可尉迟恭这次回到京城发现,妈的皇帝好像还是不知道大河工坊造飞凫箭的效率是何等的凶残。
  也就是说,长孙无忌压根就没跟皇帝说实话。
  老魔头于是就明白了一个问题,虽然大家都跟着皇帝一起在马勺里吃过饭,可现在不是平天下啦,而是治天下  去年年底河东道走私的那批白糖,他尉迟恭能不知道可为什么没有查抄反而还派了一队人马,礼送到漠南商道  因为那特么就是长孙冲这王八蛋的货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于是根据直觉根据经验根据对张德的了解,老魔头现在就不猜别的,就猜杜如晦全家老小外加妻舅三族,统统都在捞  而且入冬以来,杜家靠着煤炉煤球,着实大赚一笔。权贵们都是猛犬,哪能看着杜天王吃的欢,然后自己屁也没有  于是岁末各地搜寻石炭之人,多不胜数,这些人,都是地方权贵世家们派出来的。
  可以说,老杜略有点风口浪尖的意思,反正张操之又不在京城,不盯着你杜天王盯谁  然而老杜也不是盖的,上来就一个王炸:关于东北地区的边境安全问题,以及东北亚的若干意见。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官僚群众的智慧是有限的。因为距离产生美,因为大唐很牛逼,所以哪怕是外朝的土鳖们,听到杜天王搞了这么一个议案,内心想到的只有一个:哎哟卧槽,有肥缺  粮草转运使什么的,最讨厌了。
  民部的人固然是脸黑了一圈,然而豳州大混混同样是恶狠狠地瞪着杜如晦,心中暗骂:你说你怎么还不死呢  老杜嘴炮完之后,就退了回去,离房玄龄还有两三个身为,隔着王珪和温彦博。
  总之,杜天王点燃李董和底层官僚们的一把火之后,深藏功与名,仿佛自己真的只是来活跃一下朝堂气氛的。
  


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
  流增加,压强降低。
  这就是著名的唐朝“张操之效应”,对于任何一个学过物理的人来说,这是常识。
  其实老张做受力分析的时候,船工们完全看不懂,不过不重要,因为搞到最后老张自己也看不懂。
  造船什么的,老子懂个卵,减机比舰船好弄多了。可见搞机远比操船有前途。
  “唉,老子要能造出飞剪船,还要费这功夫。”
  手中的炭笔一扔,什么横帆纵帆什么顺风逆风,简直蛋疼到不要不要的。沙船用的是硬帆,省钱便利易打造。可这不是老张想要的。
  对张德来说,哪天自己的船队到了美洲,啧啧,辣椒啊南瓜啊花生啊草泥马啊,能解决不少事情。
  至少吃水煮鱼,不用自己泡山茱萸提辣味。
  而且就现在巴蜀荆襄的气候环境,要是有辣椒祛湿汗,肯定能提高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
  再一个,吃豆腐脑有时候咸的吃腻了,也想尝尝辣味的。当然甜豆腐脑喂薛招奴这个包子脸,她现在都不吃的……
  毕竟当年是在海上厮混过的,虽然主要工作就是给文科生领导拍马屁,但这并不妨碍老张知道对马海峡的海流二月份最低。诸如什么季风啊黑潮啊南海暖流啊,其实他全都不记得。
  于是最终要解决的,还是船。
  早知道要穿越,他当初学什么机械学什么材料,直接学船舶工程啊。不过基本上如果学了船舶工程,应该在唐朝也找不到什么工作。
  “为了辣椒!”
  一想起剁椒鱼头和水煮鱼,张德又打起精神,继续画图。 不管怎么说,大船造不了,他小船先来一艘试试水总行了吧。
  因为王孝通老爷子在幽州搞大新闻,为了露天煤矿这破事儿,定襄都督府都督张公谨公器私用。叫手下一票人马把露天煤矿给围了,然后联合幽州方面搞军事演习。
  总之名义上很好听的,震慑一下契丹诸部中心怀叵测的分离主义份子。
  张叔叔又不是傻逼,那黑色的是石头?那是钱!那是开元通宝!那是他的心肝!那是他的第二个琅琊公主殿下!
  军队是不能做生意的。但幽州本土百姓可以啊。到时候煤挖出来粉碎,做成了煤球,加个零就卖给蛮子们换牛羊,多爽多科学。
  不过在张叔叔努力奋斗的时候,捞钱上瘾的齐国公家的公子长孙冲。居然正月里就来给张德拜年,太热情了!
  “操之!操之!”
  来沧州已经三天的长孙冲眼睛放着光,“为兄已经联系好了侯玄辰,赶紧准备好一批货,营州那里为兄已经打点好了。到时候就算出事情,有个守捉会出来认罪。为兄跟他也早就说好,若是事,便自认其罪,家中妻小,吾自养之。”
  哎哟卧槽。其实你不是长孙伯舒而是长孙孟德吧?
  老张整个人都懵逼了,大表哥也不知道什么疯,突然就从长安一天三马到河北。然后就一个劲地跟老张说要打仗了要打仗了,咱们赶紧囤货,到时候河北道粮秣转运使的位子,一定可以运作下来……
  其实张德很清楚,这两年打高句丽根本不现实嘛。人家现在政局还算稳定,边关又在修长城,边境督府前几年从突厥薛延陀一直打到契丹奚部。年年打仗,谁特么受得了。
  人又不是机器。能不知疲倦不怕死。
  再一个,这几年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人尽皆知,退伍军人的待遇很高啊。都特么归心似箭赶紧回家去捞,连王祖贤这样的忠君爱国份子。都特么遮遮掩掩在福威镖局搞民间安保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