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10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岁呢?过了二十五可不要。”
  “哎,怎会过了二十五?去年才二十三。”
  “长相周正?”
  “仪表堂堂,否则也不能受徐大使赏识不是?”
  “开个价,要是能说合,少不得再包你一封雪花银。”
  “哎哟这话说的见外了,老哥是开国县子之家,能跟老哥相会,这是缘分啊。谈甚么雪花银,里边请,刚好有蜀地来的雀舌,是要煎的还是泡的?”
  “废话,当然是泡的!”
  原本收个干儿子,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可现在不是巴蜀、荆楚的行情见涨吗?
  卖方市场就是这么的蛋疼,“待价而沽”的巴蜀小哥也是精明,“认爹”怎么地压岁钱也得再添点儿,哪能随随便便就喊爹。
  “虽楚有才,我实用之!”
  和大多数“认爹流”选择价钱相对便宜的巴蜀老铁不同,有些端着架子的,表示老子有钱任性,楚地人才我就不能收作“干儿子”了?
  愿意掏五百贯收巴蜀乡籍俊才作“假子”的,压根就不在乎再多掏五百贯!
  当然了,嘴上肯定不会这样说,要面子的就表示《左传》早有先见之明,我这是向左丘明老前辈致敬。
  致敬懂吗?
  至于楚地小哥哥是不是跑去武汉混过几年学堂,能写能算还能玩管理,仿佛是不重要的。
  但不管怎么说,原本有些“富余”的武汉“人才”,在这一波牛逼到爆棚的操作之下,年收入当场翻两番。
  没办法,不全是给人当“假子”,人家还要上班的啊。
  长乐“小公举”这一波奇葩操作,搞得武汉方面也是闪了腰,连老张都高呼不可战胜。
  这特么谁能想到啊。
  在老张看来,“认爹”啊那是,怎么可能成为一种风气?
  然而老张也高估了自己教育出来的“学生”,固然他们的眼界、精神、道德,都大大迥异于别处。可说到底,寒门乃至庶民的身份,使得他们内心依然是胆怯的、自卑的。当一个机会摆放在面前,并且还能够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才学”,那么,又怎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跟那些出身“不凡”之辈一样,去拒绝呢?
  即便是武汉本身,其上升通道,也只不过是比别处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宽敞那么一点点。
  可这一点点,也不过是从万人争过独木桥,变成八千人或者五千人去争着过。
  讲白了,两辈子折腾,老张的思维惯性,始终难以扭转适应,他终究只是一条工科狗,而不是社科狗。
  “他妈的!社科学不是科学——”
  江汉观察使府中,一条江南土狗,在那里疯狂地咆哮。
  


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飘
  贞观二十二年二月长安城的奇葩风气,让窝在武汉隔壁“监视”张德的郧国公张亮表示太欣慰了,老夫他娘的真是人才!
  论起认“干儿子”的本事,谁比得过张亮?当年跟赵郡李氏分道扬镳,张亮一身绿装天下皆知,不管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愤怒,总之,当时张亮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也因为日子不好过,他收一堆“假子”的事情,就算是这么揭过去了。
  十年弹指一挥,到如今又变了模样,张亮存下来的百几十个“假子”,还真是有了点用场。
  当年张亮还真收了一些年纪小才几岁的小屁孩,并非全是那种扔出去就能砍人的亡命之徒。
  而这些小屁孩,还真是有不少荆楚人士,跟武士彟这个老家伙还能沾点干系。当年武老头被李董逼着做打手,干豪强的时候,有不少豪强之后,就彻底树倒猢狲散。其中的猢狲,就落在了张亮手中。
  现如今,长安城内要办学,甭管是什么行市吧,郧国公表示老夫扩充家业就在当时!
  反正老板也不管。
  “大人,如今长安比不得从前,纵使长乐殿下受二圣隆宠,可到底也只是个公主,即便办学,也未必是个长久的事业。此去长安,前程难料啊。”
  张亮的“假子”遣散了不少,但小屁孩就没必要遣散,他虽落拓了,可养活几张嘴有什么难的?养在身边的“假子”还能当帮手用,嫡亲儿子张顗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大概是一条路走到黑,尽跟张德厮混,全然不理会张亮的一系列安排。
  如今在张亮身旁尽孝的,多是一些旧年豪强之后。十年一晃,“匪气”尽退不说,因为读书,还多了几分书卷气。
  不过腰间总是有一把短剑或者横刀,想来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
  “嗳,你们莫要以为为父是要祸害你们前程。旁的公主不好说,长乐公主,万万不可以常理而推论。莫要以为这个公主是寻常‘和亲’用的帝姬,否则,岂能这个岁数,还不下嫁王子公孙?”
  作为李董的忠犬,张亮在大部分时候表现的都是没有逼数的,唯有给李皇帝挡枪,那是说一不二。
  怕死鬼虽然怕死,正是明白怎么做才能把这条小命续的更长久一些。
  “大人既然这么说,想来长乐公主必有特别之处。”
  “老夫不会害你们的。京城已经传来了消息,隆庆坊整个一坊之地,都成了长乐公主的私有地产。绝非是传言的‘汤沐邑’,而且隆庆坊改制为隆庆宫,也是由女圣娘娘下旨特许,恁大地界,若是扔到西域,可谓‘小邦’,蓄纳数万丁口又有甚难的?”
  说到这里,张亮目光闪烁,压低了声音,“尔等在武汉也是求学多年,就没听过甚么风声?为父旁的也不算计,只这隆庆宫的学堂,它必然是能成的。二圣不支持,武汉也要支持,懂?”
  一众“假子”顿时反应过来,然后道:“大人教诲,儿子铭记在心。今日,便是楚才入京。”
  “好!”
  张亮听了欢喜,立刻拍手称赞,然后笑道:“只要混入隆庆宫,若是能混个教授自然更好,若是不成,做个学生又有何妨?到时候科举下场,有了长乐公主的名头,这不比为父要强得多么?须知晓,老夫在这‘湖北’地,可没甚跟脚,说不上话的,跟着老夫,是连累了你们。但去了长安,却能脱胎换骨,你们到了隆庆宫读书,就当是预科,只为他年榜上有名是了!”
  “儿子谨记大人教诲!”
  作为一个“失势”且“失宠”的贞观勋贵,张亮这种做法不可谓不对。他老板现在横推北地镇压中原,除了武汉不能直接干预,连江淮、江东,嗓门比武德朝大了何止几百倍。
  这光景,老大勋贵想要扩充家业,还想着隐藏人口吞并田地,那就是自寻死路。而且身在“湖北”,张亮心知肚明,这世道,最恨土地兼并的不是李皇帝,而是武汉那帮牲口!
  会咬人的狗不叫,张亮比长安那帮不服气的鳖孙可是眼睛亮多了,他很清楚武汉这帮牲口一旦发狂,是何等的震怖天下。
  好在他跟张德的“交情”也算不错,而且亲儿子张顗跑张德那里根本就是个根本小弟,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张公子愿意“纡尊降贵”给人做小弟,张德都不会拿张亮当垫脚石。
  没有意义。
  所以,作为一个在王世充严刑拷打之下“苟且”过来,还把赵郡李氏顺利撇掉的老江湖,张亮琢磨着想要壮大自己的家世,以前的路数是行不通了,走武汉那条路,搞不好会被老板直接弄死,转念一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横竖国朝用人,现如今都要考试,科举仕途正当其时,连魏徵这山东人养着的门面也不敢吱声,可见这科举之路只要运作的好,几个进士入朝为官,还不能让家族“兴旺”起来?
  和别的老江湖不同,他张亮“儿子”是真的多,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一些。
  反倒是当年那些“明哲保身”或者“修仙避世”的,这时候收“假子”也有点来不及了。
  郧国公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长乐公主一介女流想要染指“劝学”是要承担风险的,京城固然没人敢扎刺,但落实政策搞不好就是“阳奉阴违”,或者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对张亮来说,这时候谁拖长乐公主殿下的后腿,谁就是他张某人的敌人。
  于是乎,长乐公主还没决定是盖幼儿园还是盖大学呢,张亮就先托了几个老哥们儿,在京城给女圣陛下上了个奏疏。
  不几日,洛阳就开始有人推动一个议题,那就是长乐公主在隆庆宫的办学,它正义啊,它正确啊,它正人心啊,所以,得支持得故意得给政策。因为长乐公主殿下一片公心,这是回报朝廷回馈社会,这简直是贤良淑德天下无双。
  “长乐殿下一片公心,办学招生一视同仁,可谓大公无私!如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