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在踏割寨伏击宋军的大将,是李乾顺的兄弟晋王李察哥,他极善于伏击和偷袭,五年前正是他率领一万铁鹞子,也就是西夏最精锐的骑兵夜袭宋军大营,刘法由此大败,这一次他再次故技重施,在踏割寨前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宋军自投罗网,刘法再一次落入了他的陷阱。
“殿下!宋军要从南面突围了。”
有西夏探子发现了宋军的企图,急忙向李察哥禀报,李察哥冷冷道:“只有五千军队,能突围到哪里去?传我的命令,以弓弩射杀,不受降卒,统统杀绝,一个不留!”
旁边一名大将汉人曹靖劝道:“听说东线不利,不如留一些降卒,以备无患。”
李察哥点点头,“再传令下去,投降者可免死!”
这时,刘法率领数千士兵已经奔出树林不到百步,前面忽然出现数不清的弓弩手,俨如一道人墙,梆子声响起,西夏军乱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突围的宋军,一片片宋军士兵如割麦一般倒下,冲在前面身先士卒的主将刘法连中数百箭,被射得如同刺猬一般,他大叫一声,当场气绝身亡,一代名将由此陨落。
宋军被射死一千余人,死伤惨重,突围失败,不得不退回来,两千余人被压制在一条宽十几丈,长不到一里的土沟里,这时,西夏士兵大喊起来,“投降者可免死,否则格杀勿论!”
两万余人将他们团团包围,在死亡的威胁下,绝境中的两千余宋军士兵只得放下兵器,举手投降,五千军队就此全军覆灭。
……
天还没有亮,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童贯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有亲兵在帐外急声禀报:“太尉,有紧急战况!”
童贯一下子站起身,连忙道:“快快进来!”
帐帘掀开,两名浑身是血的士兵奔了进来,跪下便大哭道:“刘公遭遇埋伏,已全军覆没!”
“啊!”
童贯眼前一黑,顿时无力地坐下,半晌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夏人事先已经知道我们军队北上,在踏割寨附近伏下重兵,我们进入埋伏圈,敌军就用火攻,突围时死伤惨重,刘公……刘公也不幸以身殉国。”
童贯呆住了,刘法居然死了,这……这可怎么向天子交代?
一转念,他又问道:“那你们是怎么出来的?”
两名士兵半晌低下头道:“我们被西夏军俘虏,因为他们要找人来送信,所以把我们放回来了。”
“混蛋!”
童贯大怒,拔出剑上前一剑刺死了其中一人,又用剑顶住另一人咽喉,怒喝道:“送什么信,快说!”
士兵吓得浑身颤抖,结结巴巴道:“他们……他们想……想用刘公尸首换……换李良辅尸首!”
“你去死吧!”
童贯一剑将这名士兵也刺死了,这时,几名亲兵奔进帐,见满地鲜血,吓得脸色都变了,他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童贯铁青着脸一挥手道:“把他们拖出去!”
几名亲兵连忙将尸体拖出去,又打水来冲刷了地面,童贯负手站在地图前,眯着眼注视着地图上的踏割寨,刘法死得不正好吗?自己还发愁无法向天子解释为什么迟迟拿不下踏割寨,这个责任就让刘法来背吧!
五千人的死伤对童贯只是一个毛毛雨,他不会放在心上,倒是西夏人提醒了他,李良辅的首级很值钱,他必须立刻送进京向天子报喜。
目前李良辅的首级就在童贯手中,童贯是这次攻打西夏的总帅,种师道也受他的节制,军规等级森严,种师道就不能擅自逾越童贯向天子汇报战况,他必须向童贯汇报,由童贯汇总后向天子禀报,早在几天前,种师道便写了战报,连同李良辅的首级一起送到了童贯这里,但童贯心中嫉恨钟师道立功,一直扣押不上报。
现在刘法阵亡,童贯感觉无法向上交代了,他不得不把种师道拿出来向天子报捷,以掩盖他自己的失败。
童贯很快写了一份大捷喜报,又令人把装有李良辅首级的冰盒取出来,找来一队报信兵,令他们火速赶往京城报捷。
但童贯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在送走报捷士兵后,童贯下令大军北上,不惜一切代价进攻踏割寨。
第0351章 再立新功
就在西线宋军出师不利的同时,东线种师道率领的河东军已经完成了对石州城的作战部署,这一次,种师道并没有用震天雷炸塌石州城的想法,他想完整地拿下这座坚城,成为宋朝在西夏东南屏障。
但震天雷也可以使用,他采用了李延庆提出的方案。
天刚亮,宋军大营内响起了沉闷的战鼓声,一队队宋军士兵开始迅速在石州城下集结,这次,宋军出动了八万大军,包括两万厢军也投入了战斗。
一个时辰后,宋军集结完成,八万大军黑压压的铺陈在旷野里,刀光闪烁,长矛如林,一座高达六丈的观战台矗立在城池的正南面,站在台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城头的军队调动。
石州城的城墙本身只有三丈,但它修筑在高处,对于进攻的士兵,它位于一个坡度上,整体高达六丈,易守难攻。
攻打石州城原本让种师道感到头疼,但石州主将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居然将大部分军队转移到夏州,石州城的守军已不足一万人,这便给了宋军一个难得的良机。
种师道带领十几名文武官员站在高高的木台上,种师道注视着城墙上的敌军动向,城头并没有大型投石机,也没有床弩等远距离杀伤兵器,但三座城头都堆满了很多木桶,一看便知道是火油桶,这是西夏军的特点,西夏的火器没有宋辽强大,但它盛产火油,便在使用火油上下文章,使西夏军的武器十分犀利。
“大帅,恐怕城墙下的壕沟内已经灌满了火油!”姚仲平低声提醒种师道。
种师道淡淡一笑,“火油是战争的犀利武器,但如果运用不好,不但伤不了敌人,还会伤己。”
这时,一名士兵爬上高台禀报,“启禀大帅,军队已经准备就绪!”
种师道点点头,“开始分兵部署!”
巨大战鼓再次咚咚敲响,旗手在高台上挥动着令旗,排列在左右两翼的宋军开始向东西两个方向分散,加上正南方的四万主力大军,他们显然是打算从三个方向同时向石州城发动进攻。
这也是宋军抓住了石州城目前兵力不足的弱点,想要一鼓作气攻下石州城。
但种师道自有他的进攻套路,他之所以留北面不攻,就是给西夏守军一个撤离的机会,使他们不至于背水一战。
在攻城之前,他需要先立威,最大程度削弱敌军的抵抗意志,种师道向李延庆点了点头,按照战前部署,第一步由情报营先出手,利用震天雷来震慑敌军,瓦解敌军的士气。
情报营本身的战略资源并不多,但自从李延庆在攻打银川城之前造出了震天雷后,这种逆天的火器就暂时由情报营保管并使用,目前一共有二十五颗震天雷。
李延庆领会了主帅的命令,立刻回头吩咐一名士兵几句,士兵下去了。
不多时,从南面队伍中轰隆隆向前退出一部火砲,火砲的原理就是特大号的弩箭,可以将战斗部弹出去数百步远,在三国隋唐时代,它叫做石砲,主要以击石为主,有时也会射出石灰粉、火球等等物体。
但在宋朝,石砲主要是用来发射火器,所以改名为火砲,宋军的霹雳砲就是用火砲来发射。
火砲的外形略有点象后世的大炮,前段是一根用生铁打造的长约一丈宽两尺的方槽,就俨如炮管一样,但这是发射槽,和弩箭的发射槽一样,打磨得十分光滑。
发射槽顶端有两支三尺长的铜角,这是用来固定弹射皮筋,两侧有巨大的木轮,后面两侧都有绞盘,需要六个人在两边同时推动铜棒绞盘。
一部火砲需要十名士兵操作,其中六人拉弦,两人定位,一人装弹并发射,一人指挥。
这次火砲发射是由王贵负责,他们已经用霹雳炮演练多次,非常熟悉了,今天只不过是将霹雳砲换成了震天雷。
这时,战场上的时间仿佛停止了,所有人都在注视着这架火砲的发射,很多士兵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耳朵,火砲缓缓前进,在距离城墙越二百五十步时停下,矗立在斜坡上,仰望着上方的城墙。
西夏军的反制武器是用滚木礌石冲毁这架火砲,因此情报营还出动了两百士兵,举起巨盾,在火砲前方摆出了“V”字阵型,尖头向上,一旦滚木礌石砸来,便可以迅速分散冲击力,这些都是双方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