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10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舍修建在临安城西南,位于府学南面的太平坊,离临安城最大的中瓦子不远,东面紧靠后市街,地段相当不错,整座官舍占地三千余亩,分为四个区,和东京汴梁的太学学舍很相似,四周包围高墙,里面绿树成荫,翠竹森森,各种亭台楼阁、假山池鱼,一应俱全,就像一座巨大的公园,不过不是私人享用,而是属于公用的风景。
  四大园按照品阶划分,六品官舍和七品官舍集中在一起,叫做梅园,八品和九品官舍集中在一起,叫做菊园,第三个区则是无品文吏的官舍,叫做荷园。
  但最大的一个区叫做桃李园,这是给各州府驻京城的官员居住,条件就稍微差一点,单人间也有,两三人住一间也有,毕竟他们都是临时驻京,不像京官拖家带口。
  李延庆先来到梅园,这里是六品官和七品官的官舍,很像后世的独栋别墅,每户人家都是一座单独的宅子,占地从两亩到一亩不等,象正六品就是两亩,从六品就是一亩半,正七品和从七品都是一亩,只是正七品的院子稍微精致一点,朝向也好。
  八品和九品的官舍都是联排,每家五间屋,前后小院。
  从吏的官舍则是单间,按资历从三间到一间不等,刚刚参加工作的从吏则是两人一间,满一年后才能得到单间。
  李延庆承诺官员半年内能住进官舍,现在还差一个月,但官舍基本已经完工了,现在正在修建外面围墙,种植树木,营造假山,今天正好是旬休日,一群群官员正兴致勃勃地携家带口前来参观官舍。
  官员们见李延庆到来,纷纷躬身施礼,李延庆忽然看见了老友周春,周春是高深女婿,现任礼部侍郎,李延庆走上前笑道:“你这个从三品的高官,有自己的官宅,跑来看六品的官舍做什么?”
  周春连忙行礼道:“下官是陪同礼部的属下们来新舍参观,大家都很激动和期待。”
  十几名礼部官员一起上前行礼,李延庆摆摆手道:“你们很多人都外放做过县令,在县上有自己的官宅,进京还要租房子住,条件也不好,说起来早就该给你们解决住房问题,安居才能乐业嘛!”
  一名稍微年长的官员激动道:“殿下给我们解决住房,真是解决了生活上的大问题了,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殿下。”
  这时,其他官员都纷纷围上来,数十名官员七嘴八舌,情绪都显得十分激动,李延庆又道:“我也是从底层一步步做上来,知道大家的难处,要养家糊口,重视孩子教育,还要奉养双亲。临安的房价太贵,一个月的俸禄将近一半都用来交房租,大家生活都很窘迫,我听说很多官员为了省房租,妻儿都放在老家,自己在京城租一间小屋,这样可不行。所以我要改革官制,裁减冗官,把省下来的钱给职事官增加俸禄,再修建官宅官舍,增加福利,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只希望大家能更加清廉勤奋的为朝廷效力,为天下百姓做事。”
  李延庆一番话说话,众人都纷纷鼓起掌来。
  这时,李延庆忽然发现一名官员躲躲闪闪,不肯面对自己,他心中有点奇怪,便暗暗纷纷手下留住这名官员,待众人散去,李延庆走上前笑问道:“我好像看你有点眼熟,你叫什么名字?”


第1000章 分房方案
  这名官员满脸通红,躬身施礼,“下官赵玉书,参见殿下!”
  李延庆愣住了,赵玉书不就是当年在相州和自己闹矛盾的那个士子吗?好像还被自己打断了鼻梁骨。
  李延庆大笑起来,拍拍他肩膀道:“原来是赵兄,多年不见,赵兄也在朝廷,真是没想到啊!”
  赵玉书听李延庆语气不是很恶劣,连忙道:“下官现在是礼部员外郎,今天跟随周侍郎前来看官舍。”
  李延庆对过去的一些芥蒂早已抛之脑后,现在他看见赵玉书,倒有一点遇到同乡的欣喜,李延庆笑道:“一起去看房,我们聊聊!”
  赵玉书顿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忙跟随李延庆和周春向第一座官舍走去。
  “赵兄是什么时候入仕的?”李延庆笑问道。
  “下官是宣和三年进士,后来一直在果州西充县为官,先后担任了县丞和县令,前年升池州司马,去年六月调入京任礼部员外郎。”
  李延庆点点头,入仕七年升为从六品员外郎,只能说是正常升迁,没有什么后台背景影响,当然,赵玉书从巴蜀的偏僻小县一步调到江南池州,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李延庆也不想多问了。
  “赵兄现在住在哪里?”李延庆又问道。
  “下官住在平安坊,租了一间小院子,有四间屋,内人和三个孩子都住在一起。”
  “租小院子不便宜啊!一个月的租金就要六七贯吧!”
  “平安坊稍微偏一点,租的院子也比较旧,一个月五贯钱租金,相当于下官三成的俸禄,压力确实很大。”
  “那我们先看一亩半的官舍!”
  一亩半的官舍正是李玉书这个级别官员的官舍,也是一座独栋小宅,前后都有小院,房舍有两进,十几间屋子,中间还有一座小小的天井,种了一株腊梅,营造得比较精致。
  李延庆见一个年轻妇人带着三个孩子跑进内宅看房了,他便笑了笑问道:“那是令正吧!”
  “是我娘子,相州临漳县人,还是周侍郎做的媒。”
  周春在旁边笑道:“说起来惭愧啊!玉书考上进士后,多少人想把女儿嫁给他,可惜玉书已经成婚生子,早知道当时我就不做这个媒了。”
  李延庆心中一动,想不到赵玉书和周春的关系这么好,当年考解试时,两人也是死对头啊!
  他隐隐猜到了,赵玉书从果州调来池州,做了一年司马就进了朝廷,估计后面就是周春在操作,赵玉书妻子既然是临漳县人,十有八九就是周春的亲戚。
  李延庆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看一圈房宅,问赵玉书道:“这座官舍如何?”
  “这是最好的一座,卑职当然喜欢,不过听说是抽签拿宅,卑职希望自己运气好一点。”
  李延庆倒不知道还有抽签一说,他回头向刘方望去,刘方连忙道:“卑职只负责建造,建造好后移交给吏部,具体怎么分配,卑职不管。”
  周春在一旁笑道:“为官舍分配问题,省寺台各方都吵成一团了,就差动手打架,最后知政堂协商后决定,一律不准私分,用抽签的办法来解决,吵闹也就平息下来。”
  “莫非官舍不够住?”李延庆又问道。
  周春摇摇头,“官舍是够了,问题是大家都想住好房子,比如这座官舍,左边就是池塘,还有一座亭子,阳光也充足,比起中间的官舍,风景要好得多,谁都希望抢到这座,怎么办呢?”
  “原来如此,看来只有抽签比较公平了。”
  李延庆还想帮赵玉书一把,把这座官宅分给他,不过周春一说,李延庆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这种分房问题太敏感,稍有不公,自己笼络官员的一番苦心就前功尽弃了。
  “什么时候开始抽签?”李延庆又笑问道。
  “年初就开始登记了,听说这个月底开始抽签,大家都很期待,说了多少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
  李延庆又去了菊园和荷园走一圈,这才结束对官舍的视察,返回知政堂。
  李延庆的官衙紧靠知政堂,是原来的门下省官衙,现在改名为监国堂,李延庆同时兼任都天下兵马大元帅,所以监国堂还有另一块牌子,兵马大元帅府。
  李延庆刚到官衙前,主薄曹叶便迎了出来,“启禀殿下,王都统、刘都统和吴都统都到了。”
  “请他们稍候,我这就过去!”
  李延庆回官房换了一件衣服,这才向议事堂走去。
  自从李延庆去年出任监国摄政王后,西北军也进行了重大改组,首先便是军政彻底分开,不再设立经略使。
  京兆军依旧存在,都元帅依旧是李延庆,不过下面六卫升格为六军,六个一级统制也升为都统制,刘錡、王贵、曹性、吴阶、刘子羽、汤怀皆升为都统制,掌控西北三十万大军。
  这次是王贵的十万精锐大军调来江南,同时,六位都统制也会分批前来京城述职,第一批是王贵、刘錡和吴阶三人。
  李延庆走进了议事堂,三位大将一起站起身,李延庆笑着和三人拥抱一下,“分手半年,感觉就像昨天还在一起喝酒,时间实在过得太快了!”
  王贵笑道:“时间过得不快,但朝廷才是翻天覆地变化大,谁能想到,我们进京述职的都统,一转眼就变成了监国摄政王,都统,该让兄弟们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