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襄阳城大,可以摆开五万人,叛军一时难以招架,再利用新整编樊城屯兵前去招降,最后叛军中汉人将领反正,开门迎我军进城,王双抓住机会,带人杀进襄阳,一举拿下了襄阳城!”
龚都说的吐沫横飞,激动异常,一脸的向往。
“天才、不过缺乏经验的曹真,配上经验老道的帅才公覆,主人安排的真是天作之合也!”蒋钦开口赞道。
“走,我们去襄阳城头看看,龚都你去通知蒋琬、李封、黄盖、曹真,前来东城头见我!”
心情澎湃的曹性开口吩咐道,龚都领命就要离去,曹性又开口说道:“再叫上曹鹰!”
“诺!”
襄阳、樊城乃荆北中心,同样是江南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自古有守江必守淮,收淮必守襄阳之说。
华夏历史上的南朝如东晋、南宋都是守住了襄阳,才得以苟延残喘,直到襄阳落入了蒙古人手里,南宋才步向灭亡。
自己既然有心要在南方发展,如此好的机会在眼前,必须要抓住。
一行人来到了东城头,登上了城楼顶层,蒋、李、二曹、黄五人先后到达这里,虎豹义从四处警戒,除曹性等八人,不让任何人靠近城楼。
曹性看着襄阳城内在的大好河山,手指向对面只隔了一条汉水,隐隐可以看见的樊城:
“诸位,你们都是我的心腹,襄樊二城乃荆州咽喉,乃整个南方的咽喉!”
被曹性称之为心腹,新加入的黄盖,及一直没有认为自己达到这个位置的曹鹰、李封,都露出了感动,一个个点头同意曹性的观点。
曹性左手掌往上一挥,仿佛抓住了什么世间珍宝、精神命脉,一把紧紧的握住:
“咽喉既然已经落入了我等手里,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牢牢把握住!”
这句话浅尝起来,感觉不到什么,但仔细一咀嚼,会发现充斥着大逆不道。
曹性暗暗的观察七人的表情,曹真不用想,绝对是自己的铁杆,再看身份特殊的蒋钦、韩季、曹鹰,眼神也是向往、支持而该有的表情。
这些都在意料之中,重点关注的就是蒋琬、黄盖、李封三人。
蒋琬作为未来蜀国最有能力的尚书,有着一流的文臣之才,是麾下不多的谋主。
正值壮年的黄盖,武艺一流,统帅一流,既可以指点军中诸将,又完全可以胜任一方主帅。
李封只是二流的文臣之才,但他出自李家呀,李家家大业大,是山阳郡知名的大豪强。
更重要的是,李家有四人担任重要职位,一是留守浈阳的其兄李乾,一是代理鄂县县尉侄子李典,最后一位侄子李整,也是曹真麾下重将。
为了让李家安心,自己先让李封有机会登上了,暂时的文臣之首,现在又以心腹的名义,共谋大事。
因此,三人的表态十分重要。
这类叛逆之言,以自己这薄弱的根基,与全是大汉死忠的后台,一旦传了出去,将瞬间陷入生死抉择。
不过大的危险,往往伴随着大的收获。
有些时候,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理想,不得不赌一把。
第155章 统一支持
对于李封来说,曹性已经够照顾自己了,在与最开始的王修、陈杨,以及后来的蒋琬、刘巴,就明显发现了自己的差距。
人贵有自知之明,李封正是这类有自知之明的人,这时候其最先表态:“襄樊二县由主公打理,百姓将不用愁吃穿也!卑职替两县百姓谢过主公!”
“这点封兄放心,某一定能做到的!”曹性微微一笑,看向了蒋琬、黄盖。
先后效忠孙坚、孙策、孙权的三代元老,晚年还老当益壮,甘愿受苦肉计的黄盖,看着自己这位刚刚效忠没多久,且是自己的第一位主公,重重的点下了头颅:
“主公掌握襄樊,定能保荆州安宁,末将愿鞍前马后,全力支持!”
黄盖的支持,让曹性如同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仙丹,每个毛孔都无比的畅快,最后的蒋琬,此时变成了焦点。
“主公,卑职想问一下,为何天下人的目光都放在朝堂,一心想做三公九卿!为何您却想着控制诸县?难道一州刺史或一地太守,对主公来说更加重要?何不如世人一样,在朝堂上披荆斩棘,辅佐皇上,拨开大汉的云雾!”
看来这蒋琬对大汉还抱有一定的归属啊,也是,蜀国的文武,基本都是如此,蜀本身就是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承的汉朝,因地理位置,而称蜀汉。
曹性仍然不愿放弃,脸上透着坚毅,语气中充斥着雄厚的抱负:“公琰,宦官外戚轮流把持朝政,党人大臣只知求同伐异,天下苍生被压迫的无法存活也无人管理。”
“正因为这样,朝中才需要主公挺身而出!拨乱反正!”说这句话时,蒋琬已经有些情绪化了。
“公琰,你忘了我的身世?”
这下蒋琬沉默了。
庶民,在西汉或许能有拔乱拥正的机会,但世家把持的东汉,连进入朝堂的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曹某虽不是什么海内名儒,也不是皇亲国戚,但不能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毫无意义的死去。”
曹性这话说的情真意切,看向蒋琬的眼神带上了一丝沧桑:
“公琰,天下是很难再回归太平的,还记得你为何留在我身边吗?当初我说西凉已乱,是否属实?又说江夏在年初将乱,如今是否属实?
那我告诉你,不仅这二地,席卷天下的黄巾终未死绝,不日就会死灰复燃,并且,今年,北方鲜卑必然会南下劫掠。
那时,黄巾余孽将层出不穷,异族、汉族,各类叛军数不胜数。
曹某不过一介庶民,毕生目标就是保我大汉一地太平,挽救更多的汉人血脉,建立一个超脱平凡的繁荣、和谐、安定之所!”
曹性对未来的神预判,仿佛一桶冰水,将情绪化的蒋琬,从头淋到脚,恢复了冷静他看着曹性,眼中泪花闪烁:“主公,是某错怪了您!琬愿为主公的目标,奋斗终生!”
总算搞定了。
曹性呼出一口浊气,开始了接下来的安排:“襄阳、樊城二县,受叛军祸害严重,城中百姓,全部受其协裹,两城几乎见不到居民,如此白板,正好由我等在官员、士家归来之前,将他涂画填充完毕。
从浈阳调来的官吏已经在路上,共一百零八人,都是黄巾之乱时,追随我的老人,忠心可靠,且从挑选出来,就一直学习文化,作为这方面的官吏培养。
先后出任过各地的亭长、乡吏、县吏,甚至代理过主簿、县丞、县尉、县长,这类高官,文化、经验都有一定保障。”
对于曹性培养官吏,追随最早的曹鹰了解较多,余等都处于一知半解,对曹性一次拿出一百零八位地方官吏,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正规编制内的地方官吏,不比基层武官,最先你要懂得文墨,其次还要有相关的专业学识。
往往,这些都是被垄断知识的世家所把持。
也只有这些主学这官吏方面的士家子弟,当起来才最是得心应手。
以豪强的文化知识,都不一定能够胜任,且越是高的官职越是如此。
就像历史上的孙坚,哪怕当上了豫州牧,拿下了大半个豫州,但武人出身的他,对地方的把控等同于无,就算他掌管着整个豫州的军政大权,依然没用。
真正掌握地方的士族豪强,只是阳奉阴违,根本不承认孙坚这个州牧。
看着诸人惊讶的表情,曹性浅浅微笑,继续说道:“到时,整个襄樊二城,所有官吏都将是我等之人,就算中枢再来命官,亦可以将其架为傀儡!
荆北有数十县,都落入到了赵慈手中,我会将这些城池,一一攻下,这些要仰仗曹鹰、公覆、阿真你们三位了。”
“诺!”
曹鹰三人拱手领命。
“到时还要任命代理官吏,培养自己在荆北的影响和势力,想做成这些,与士家豪强之间的交流合作必不可少,这些就要麻烦封兄同公琰了!”
曹性说完,李封、蒋琬齐齐领命。
已经下定决心全心辅佐的蒋琬提议道:“主公,荆北望族蔡家与您丝丝相连,不如以其为突破点,多提拔蔡家子弟,让其沉底倒向我们!”
态度可嘉!
曹性内心赞道,拍手叫好:“公琰所说有理,你同是荆州士人,这蔡家就交于你!
顺便留意一下,看能不能将南郡士族中的蒯良、蒯越、董和、霍峻,豪强中的冯习、张南招揽过来!”
蒋琬疑惑的问道:“七大家之一的蒯家二人但也罢了,可这董和、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