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默然)-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长安?坏了!莫不是曲端,种种可能出现在这位陕西最高长官的脑中,来不及细想,急忙命徐卫入见。

    紫金虎进来的时候,正瞧见宣抚相公在那处坐立不安,一见他进来。立即问道:“子昂,可是军中出了变故?”

    徐卫略施一礼答道:“宣相放心,一切如常。”

    听了这话,李纲一颗悬着的心方才稍稍回落,但立即想到,徐卫突然从耀州到长安,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多半和曲端有关。因此不敢大意,疾步下了堂来,边走边问道:“那你为何突至长安?”

    徐卫一抱拳:“有些话,大战之前,不得不对宣相言明。”

    李纲见他如此说,心里捉摸不定。寻个位置坐了下来,又命徐卫落座。身为一路帅臣,又是前线统军大将,擅自离开部队,这是触犯军法的行为。但他素知紫金虎为人,若不是十万火急之事,徐卫绝不至些。所以,倒先没怪罪,而是道:“有话但说无妨。”

    徐卫一时沉默,李纲虽然一直爱护提携他,可他心里清楚,不管私交如何,李纲终究是上司,遂告罪道:“卑职擅离职守,虽情非得已。然已犯军规

    李纲一摆手:“别人我不知道,你徐九本相还是信任的,说正事。”

    徐卫起身一礼后,重新落座,这才问道:“若延安陷于金人之手,该当如何?”

    李纲叹了口气:“延安为六路咽喉所在,若失廊延,则陕西已亡其半。本相除了上表自贬外,别无他途。”

    “那宣相以为曲都统此番进兵,能否击退粘罕?”徐卫又问道。

    李纲无言以对,不用徐卫说。在曲端军中负责后勤的张彬已经给他报告过了,说曲端在耀州逗留不前,迟迟不肯进兵。而延安城,已经被女真人围得水泄不通,城里的情况外界完全无法得知。张深还能撑多久。只有天知道。

    沉思良久,他没有回答徐卫的问题,而是说道:“何少保执意起用此人,本相也无可奈何。”

    这话又勾起了徐卫藏在心中的疑虑,你李纲是陕西宣抚使,最高军政长官,怎么听这话却象是受制于何灌?朝廷虽然将“制置使”这一原来临时的委派职务改为常设,并在陕西试点,可你好象拥有最后裁定之权吧?

    李纲似乎知道徐卫在想什么。低声道三“何灌手里有密诏。”

    难怪!徐卫心中暗呼!我说怎么近来一连串军事行动,都是制置司单独出面下令,而且连晋升西军高级将领这样重要的仪式,李纲都不出席。甚至宣抚司连个代表也没有派出。原来何少保手里握着撒手铜。

    仔细一想,这事也很好理解。何灌当初是提着剑保赵桓登上皇帝大位。官家对他自然是信任的。李纲虽然同样有拥立之功,可怪只怪他名望太高,高到连天子都猜忌他,这才以宰相之尊,被贬到陕西宣抚地方。

    现在天子想统一西军兵权,何灌自然是最佳人选。为了让他放手去干,赐给他密诏也在情理之中。按说,赵桓这项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合乎时宜的,军队就应该让武臣去统率。

    文死谏,武死战嘛。只是,放在陕西,放到今时今日,却成了陕西的隐患。

    其实何灌也没有做错,他用没有东京背景的人充当急先锋,打击跋扈的西军将领,收拢兵权,这无疑是正确的。西军兵权若不能统一,若永远处于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就根本无法和金军争雄。  但问题是,你选了谁?你选了曲端!他是个甘受驱使的人么?何少保这回,确实急躁冒进了一些。

    徐卫一时有些犹豫,既然军事上李纲说了不算,那自己此番可能就要白跑一趟了。日08姗旬书晒讥芥伞

    

第三百二十一章 便宜行事

    山当徐卫为难之际,李纲句话却引起了他极大关竹,子昂。东京之围已然解除。”

    这可是个好消息,三叔被官家留在东京。担任留守司的长官 全面负责对金作战。之前听说金军一路追击赵桓。并围攻京城。还一直担心来着。徐卫听后,赶紧问道:“金军几时退的?”

    “半月之前便已撤走,东京无虞。徐太师已传书至此,拿去看吧。”李纲起身,从公案上取过留守司发来的公文递到他面前。

    徐卫却不伸手去接,李纲见状,说道:“此间并再外人,但看无妨。”

    徐卫这才接过。原来,因为徐绍坚决抵抗。徐洪、韩世忠、岳飞等将率士卒拼死力战,累次击退金人进攻。再加上眼看着就要进入六月,气候火热,北军很难适应。士气受到挫折。兀术无奈之下,将从扬州一路掠夺回来的金银财物装成车队,经滑州渡河北去。这道公文中,除了告知金东路军已经撤退外,徐绍还秉承镇江行在的旨意,召何灌南下!陕西军务暂由制置副使种师中主持。

    徐卫的目光在这段文字上停留了许久,因为古代行文没有标点符号,断句成了一门学问,他必须再三查验,以确认无误。将公文交还李纲后,徐卫十分不解,按说赵桓将心腹武臣何灌派到陕西六路来统兵,应该是一个大的方针政策才是,不说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好歹也撑个七八年吧?这才多久?怎么又要调何灌去行在?这赵官家有没有一件事情能坚持做到底的?国家的大政战略说变就变?

    李纲将公文放还案上,此时。他的心情可以说是很复杂的。陕西所有文武官员恐怕都不知道,何灌这次被调回镇江行在,就是他李伯纪一手促成的。在曲端上一次不肯进兵之际,他强烈要求何灌采取强硬的胜仗,但后者没有听从。李纲见此情形,终于将那道早已写好的奏章送往东京留守司以及镇江行在,弹劾何灌,要求免去他陕西制置使的差遣。现在,官家给东京留守司下了诏,召何灌还朝。    不过,还有一点,是李纲也不知道的。赵桓在镇江定顿下来之后。首要之务,就是整编追随他南下的军队。然而此时,他身边能用的武臣极少,西京留守张叔夜被委以“殿帅”重任。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也被越级提拔。可惜,张叔夜年事已高,连年劳顿,竟猝逝于军中。

    赵桓身边一时连个主持军事的人都没有。本想用折彦质,但此时折仲古已经在张罗枢密院那摊子事。何灌的儿子何蓟虽然刚刚立了功。但资历和威望都太浅,难挑大梁。正好这时候,李纲的奏章快马加鞭送来了。

    现在参倒了何灌,李纲为何还心情复杂?原因就在于,种师中执掌六路兵权,这本是他乐见其成的事情。可眼下种太尉卧病在床,别说上阵指挥,就是走路都成问题。

    想到此处,看着面前英气勃勃的紫金虎李纲不禁苦笑:“子昂何不早生几年?”

    徐卫神情凝重,何灌调走,种师中病倒,李纲又指挥不动军队,曲端岂不是更加有侍无恐?想到此处,便向李纲问道:“种太尉病情如何?”

    “唉,本相去看望过,背上几个碗口大的疽。下不得床。”李纲叹道。

    徐卫脸上更加晦暗,沉吟道:“卑职冒着风险从前线回来,便是因为担心大战一起,曲都统不肯协同。”

    李纲一听,试探着问道:“依子昂之见。若在军前罢免了曲端,行得通么?”

    徐卫断然摇了摇头:“恕卑职直言,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何少保被调走,种太尉又卧病。曲端恐怕会更加跋扈。临阵换帅本就是忌讳,再加上眼下情况复杂,贸然罢免,后果谁也无法预料。”他的身份特殊,跟李纲交情匪浅,因此以一路帅守的身份议论都统制的人选,这种敏感的话也可以直说。

    李纲陷入了沉默,自从环庆兵变之后,西军人心浮动,这种时候可谓分外紧张。可曲端现在按兵不动,延安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可能,西军不但要立即进发,而且要精诚团结,不如此,何以击退粘罕?

    正百思不得其策时,忽地心中一动,何灌离职后,本该由种师中主持陕西军事,可现在他卧病在床。不能理事。可以借着这个由头。让合适的人暂摄制置使职权。想到这里,对徐卫道:“子昂,今太尉病重而不能出征,若由你兄徐义德暂掌兵柄,妥否?”

    让我大哥暂代制置副使?这倒也是个办法,大伯当年在西军中就有相当声望,大哥自小跟他出生入死,南征北讨,一步步打到今天的地位,让他代理制置副使倒也合适。而制置副使当然高于都统制。只是,陕西制置副使位高权重。哪怕是李纲也无权任命,至少也要远在东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