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面包围的情况之下,宇文恪父子还能杀出一条血路逃回来,本身就不简单啊!请王上重新启用宇文恪,此人才具,非是阿伦岱能比的,更不是甚少打过大仗的乌苏索坦所以比拟,更重要的是,此时王上重新起用宇文恪,此人必然感激涕零,从而为王上出死力。"
"要不要调圣地的宫卫军过来?"索普突然问道。
"王上,白山黑水之间,这一年多来,盗贼此起彼落,虽然驻扎在哪里的军队反复征剿,但却又愈剿愈大之势,如今以木骨闾为首的盗匪,已经啸聚了数千人众,如果调走了那里的宫卫军,圣地如何能保?那里可安息着王族无数代的祖先啊,再说了,留下那支宫卫军在哪里,事不得已退往老家的时候,亦不会手足无措。"图鲁道。
索普死死地盯着图鲁,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元老重臣,竟然已经想到了有朝一日,要退回他们东胡人发源的地方,那一片穷山恶水之间。
"本王绝不会输掉这场战争。"他恶狠狠地挥舞着拳头,"便如你所言,调宇文恪任东路将军,统率五千宫卫军,同时征调部族军和奴隶武装两万,由他一体指挥,向辽宁卫方向进攻,如果不能将贺兰雄打败,不能拿了阿固怀恩的人头回来,不能夺回辽宁卫,那他也就不用回来了。"
"王上英明!"
"还有,将宇文恪的儿子宇文明调来本王的身边为亲卫,同时宇文恪的家族要加强控制,图鲁,你明白我的意思?阿固怀恩的叛变绝不能再次重演。”
“王上放心;宇文恪与征东军仇深似海;他的兄弟宇文垂便死在征东军手中;那一战;宇文一族之中;战死者数不胜数;阿固会投征东军;宇文恪绝对不会。”图鲁躬身道。”宇文明是一员武将;不如将他放到前线上去作战;王上;宇文部族已经没有多少兵了;他们除了依靠王上;没有其它路可走;所以;不必征调宇文明;只消宇文家的家属留在和林就好了。”
索普想了片刻;点点头;”那就如首辅所言吧!”
正如图鲁所言;宇文恪对于征东军是恨之入骨;宇文一部在第一次河套战役之中;骨干力量几乎损失殆尽;敢战之将;只有他和儿子宇文明逃了回来;但因为这一场大败;索普暴怒之下;将他投散闲置;其实现在看起来;他的这场失败;比起颜乞的失败还要轻一些;至少;他还带着一些部队逃了回来;而颜乞却是全军覆灭。
颜乞的失败;让宇文恪痛心疾首;但也让他看到了再起的希望;东胡能战的大将已经不多了;在被投散闲置的这两年之中;宇文恪就做了一件事;研究征东军的战斗方式;数年下来;倒也颇有所得。而对于征东军麾下的大将们;他也做了一些详细的了解;对于每一个人的性格;用兵特点;事无巨细;一一分析;他耐心地等待着索普再一次招唤他的时候。
他的耐心终于得到了回报;当索普的王命送到他的手中的时候;宇文恪几乎没有任何的耽搁;与儿子宇文明带着宇文家族仅剩的百余名骑兵;立即便披挂上马出了府;倒是让去传令的官员大为惊愕;似乎宇文恪天天都在等着这个时刻一样。
当宇文恪开始在和林整顿兵马;准备出击辽宁卫的时候;贺兰雄;孟冲;阿固怀恩也正站在辽宁卫的城墙之上;看着士兵们加固着辽宁卫的城墙防守;这里将是他们进击东胡大本营的后勤基地;自然是不能有丝毫松懈的。而且此时;他们也还要等待征东府的命令;下一步;到底是攻击榆林还是直扑和林。此时的三人;都丝毫没有想到;宇文恪的军队;已经从和林出发;向着他们这里猛扑过来。
第七百八十一章:日出东方(6)
渔阳问题,在与赵杞的又一次交易之下,迅速地完成。赵杞大军撤出代郡,结束了对代郡长达一年的战争,而作为回报,高远释放了在渔阳投降的近两万赵军,同时归还了除全城以久的其它四城,以便让赵杞在赵国有一个好的交待。
让赵杞在赵国继续掌权,对于现在的征东府来说,是一件好事,而要让他继续呆在这个位置之上,就必须要给他一定的好处,归还除全城以外的四城,在征东府高层之中,虽然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在这个大目标的指引之下,还是迅速地恢复了平静。
征东府已经实际上获得了代郡的控制权,而眼下,赵国还不是高远的目标,赵国的存在,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秦国的注意力,有这样一个国家横亘在征东府的势力与秦国之间,对于现在的征东府,是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的。
征东府必须让赵国相信,眼下征东府对他们是没有恶意的。让赵国得出这个结论,以便让他们集中全力应对秦国如今的攻势,归还四城,便是势在必行。单只将全城拿在手中,其实也是扼住了赵国再一次对渔阳有可能的攻势。
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高远迅即率领青年近卫军返回了积石城,随着琅琊,渔阳两地纳入征东府的统治之下,相应的政府体治也必须马上建立起来。
范登科被调回了琅琊,担任了琅琊郡守,叶重的南方集团军进入琅琊,开始新一轮的扩军,而在渔阳方面,则调任了当年第一批由渔阳投奔到征东府的杜晟昊担任郡守,曾宪一担任渔阳守将军,隶属于叶真的中央集团军。而曾宪一的部队也将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扩充为一个军,所耗资费,钱粮,由渔阳本地供给。那霸驻河间,叶真的中央集团军司令部也由河间转移到了渔阳。
与此同时,叶真属下的步兵,则被暂时征调到了青年近卫军中,其所统带的六千骑兵在从渔阳撤出之后,回到积石城进行休整,下一步。便将随同青年近卫军一齐奔赴河套,展开对东胡的进攻。
蒋家权拿着一叠厚厚的文案,在高远面前开始一一禀报。
"第一步,琅琊,渔阳的吏治,必须要清理,这两地的旧官吏冗员沉积,效率低下,而且大多把持在当地世族。豪强手中,如果不做好这一点,我们在这两地的工作将极难开展。"蒋家权道。
"吏治,历来都是一个绝大的难题。此两地新定,大动干戈,会不会引起地方动荡?"新任的渔阳郡守杜晟昊则有些担心,他是渔阳人。对于当地的情况是相当清楚的。
"正是因为如此,才要趁着现在这个机会,快刀斩乱麻。一举解决问题。"高远不容置疑地道:"官员好处置,但那些吏员才是最麻烦的,他们大都是本地人,势力盘根错节,如果让他们勾结起来,即便我们派出新的官员过去,也根本无法推行我们的新政,所以,要趁着他们对我们的兵威正战栗之时,大刀阔斧地进行吏治改革,不要心慈手软,我们在当地的驻军,会成为你们民政最坚强的后盾,在这个时候,征东府兵部会发文给当地驻军,让他们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
"都督,那具体要怎么做呢?"杜晟昊犹豫着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高远不由笑了起来,"你是渔阳郡守,对当地情况最为清楚,具体怎么做,那是你这个郡守的事情,我想看到的,就是我征东府新政能在你渔阳以最快的速度展开,吏治清明,高效,饱受战乱的百姓,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安居乐业。"
"属下明白了!"杜晟昊欠身道,高远话里头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你是渔阳郡守,这是你份内的工作,如果连这个也不能顺利地完成,那就说明你不称职,这个官儿,只怕便也当到头了。
高远赞赏地点点头,对于这些读书人,好处就是话不用说透,听弦听音,他们就能明白自己话里头的意思。
"至于琅琊,情况又有所不同。"高远转向范登科,"登科啊,你是叶府旧人,琅琊亦是叶相旧日封地,琅琊被夺之后,叶氏原来的一干官员,都遭到了打压,这一次我们夺回了琅琊,这一批人,必然会涌来向你求官,你要把稳了,有才具者方可用之,万不可因为念旧情,便藏污纳垢,要知道,以前叶相治理琅琊,与我们征东府的理念完全不同,这些旧官员,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接受我们的新政,那么,就完全不能起用。你在征东府为官已有数年,对我们的用人要求是很清楚的,万万不可自误。"
"属下明白了。"范登科连连点头。
"还有,这些旧官员说不定会来走一走夫人的路线,又或者去托叶重,在这个方面上,你要稳稳地把握住方向,顶住压力。"高远目光闪动,"登科,在这里我要把话说明白,免得以后你出了什么岔子而为此担罪,那就是回归的琅琊只能是征东府的琅琊,而不是叶氏的封地。"
范登科身子一震,欠身道:"属下会牢牢记住这一条。"
"那就好!"高远笑着转身看着蒋家权,"说第二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