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兰不是一般的王族,太尉,这是我们换取赵国稳定的必要代价。不管这件事是谁做的,能不能查出最后的真相,赵拙总是死于邯郸,死于公子钰的手下,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赵牧长叹了一口气:“你说得都是对的,我们都知道要这么做,但是,王上会同意吗?不,他根本就不会同意,甚至都不会往这上面想,或者,王上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以我对王上的了解,他甚至会以赵拙试图谋刺公子钰为借口,趁机对代郡开战,现在秦人服软了,王上认为机会来了,代郡刚刚扩军,兵力并不强劲,战斗力也相对较弱,王上认为这是机会,如果过上几年,让这五万士兵练成了精锐,经历了战火的淬练,就更难对付了。”
周长寿脸上变色,“太尉,你要阻止事件向这个方向上发展,这于赵国来说,是灾难。”
赵牧摇摇头,苦笑道:“只怕来不及了,恐怕王上讨伐子兰的檄文马上就会发出来,长寿,你什么时候见过我们的王上是一个听劝的王上,他忍了子兰这许多年,现在,他不会再忍了。政事之上,他有赵杞,子章等人相助,军事之上,现在也有了荆如风,所以,他不会再忍了。”
“太尉,那现在怎么办?”周长寿脸上变色,如果事情真如赵牧所预料的这般,赵国内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以最快的速度击败子兰,将代郡拿回来,这是避免赵国蒙受更大损失的唯一方法了。”赵牧霍地站了起来,“长寿,我要回去了,我还要带走一万常备军。对代郡的这一仗,我亲自来指挥。这渔阳之事,只能全部交给你了。”
事情到了这一个地步,周长寿还能有什么话说,只能唏嘘不已,“太尉放心吧,我会将事情办好的。”
“如果整件事情是檀锋策划的,那么渔阳之事,恐怕我们也捞不到多少好处了,能拿多少地盘就拿多少地盘吧,千万不要贪,不要因为贪而失了先机。”赵牧叮嘱道。
“是,我明白,如果事不可为,末将不会勉强,就算什么也得不到,只要将五城守好,等太尉打完这一仗,我们再来谋算渔阳也不迟。”周长寿道。
“就是如此!”赵牧欣慰的点点头,“谋天下,岂是一朝一暮,不要仅看眼前,要看到几年甚至几十后的格局来谋算。这一局,我们大赵已失了先手,如果扳不回来优势,也要将损失减到最低。”
渔阳郡城内,一处毫不起眼的四合院内,一身便装的檀锋看着手中刚刚传回来的情报,不由哈哈大笑,“赵牧,我倒想看看,如此情景之下,你还有没有心思来谋夺我大燕的渔阳郡,你一走,区区周长寿岂在我眼中,他要是敢来,我就敢一口吞下。你夺了我大燕的五城,我大燕岂会心甘情愿,总有一天,你拿了我们的就得给我还回来,吃了我们的,就得给我吐出来。”
几乎与此同时,在函谷关中,钟离一脸轻松,正与李信两人对奕,“这件事,候爷可有插手?”李信笑咪咪地问道。
“稍稍使了一点点力!”钟离拈起一颗黑子,放入棋盘,“赵无极使荆如风杀了我大秦健儿两万余人,我便要想法让他赵人流数倍的鲜血。”
“果然好手段啊。”李信将白子放入棋枰之中,微笑着看着钟离:“候爷,你输了!”
钟离端详着棋局,摇头叹息,“将军纵横天下,胸有战法万千,与将军在这棋枰之上较量,我哪有什么赢得机会。”伸手拂乱了棋子,“不过这檀锋,倒是一个好对手。这件事,倒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第六百二十三章:较力
曾宪一是渔阳郡的老人,也是姜家的老臣,不但资格老,功劳也无人能比,不然他也不可能成为姜大维的亲卫统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给了姜大维致命一击,如果不是他,姜新亮是很难成功地从父亲手里夺来渔阳郡的大权的,不得不说,姜新亮已经去世的母亲所结下的善缘,给他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助力。
现在的曾宪一驻扎在安击,手下三千精锐,是渔阳郡兵之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与对面新会征东军的交易,使得安陆堆集了大量的各种军用器械以及战马,近水楼台先得月,曾宪一的部队,当然会第一个得到这些武器并装备部队,从而使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但近五天来,曾宪一却察觉到了事情很不正常,来自新会的商人越来越少,到今天为止,更是一个也没有了,往日川流不息的驿道,突然之间便清冷了下来。
渔阳与征东军不是朋友,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相互利用的关系,互通有无,让自己不断地强壮,这便是双方交易的实质,而不冲突,也是不想让一些在一边观望的人渔翁得利。
但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却让曾宪一嗅到了熟悉的味道,战争。
战争的味道是那样的浓烈,曾宪一却是有些迷惑,征东军难道嗅出了什么味道了么?姜新亮与赵人的密谋,曾宪一不是不知道,虽然不以为然,但他既然奉姜新亮为主,倒也无所谓,燕国也好,赵国也好,只要姜新亮得保大位,于他而言。都是一样的。可现在看起来,征东军显然已经探知到了什么,现在的架式,是准备要阻上少爷的谋算么?
可是不应该呀!曾宪一有些不解,征东军与燕国朝廷的恩怨,众人皆知,眼下燕国没有对征东军下手,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忍让几分,只是因为征东军现在正与东胡交战,东胡也好。征东军也好,都是燕国朝廷的大敌,两个在燕国朝廷看来都是恶狗的家伙互咬,他们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插一脚,在他们看来,双方都咬得遍体鳞伤才是最好的。
如果渔阳郡脱离燕国,对于燕国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这种事情的发生。对于高远来说,应当是乐见其成,他应当很清楚,如果任由燕国慢慢地将力量终新积蓄起来。当他与东胡的战争结束的时候,无论胜败,燕国都会对他下手的。
虽然觉得不解,但曾宪一仍然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付这件事情。一边将新会发生的事情飞报给渔阳郡的姜新亮。一边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应付不时之虞。
第三天上,曾宪一担心的事情终于到了。
这一天。在新会驻扎的征东军一部骑兵突然插出安陆侧后方,一战击溃了渔阳郡兵驻扎在七星台的一哨人马,战据了七星台,与此同时,另一股步卒也翻过蒙山,自小道突然袭击,一举拿下了马家店,两股人马,一左一右,钳死了安陆曾宪一部的后路。
两部征东军行动神速,在曾宪一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之前,已经堵死了他的后路,又惊又怒的曾宪一,正准备安排人手反击夺回七星台与马家店,在他的正前方,一股多达五千人的征东军突然现身,兵锋直逼安陆。而指挥者,竟然是征东军驻河间郡的最高指挥官叶真。
曾宪一到了此时,终于完全明白过来,少爷的所有谋算已经落在了对方的眼睛之中,不管征东军是出于什么考虑,显然他们是不同意少爷的这个举动的,大军压境,或许会真打,也许是一种威迫。
将所有撒在外头的兵力统统撤回安陆城,封闭城门,准备应战,一便派出多拨信使回渔阳郡城向少爷示警,既然征东军已经知道了少爷的谋算,那燕国朝廷,也应当知道了,此事必须要提前发动,否则肯定要出大事了。
征东军抵近到安陆城附近,扎下营来,却丝毫没有进攻的迹象,曾宪一甚至没有看到对方的营有有大型的攻城器械,虽然安陆只是一个县城,城墙既不高也不险,更不固,但自从曾宪一到这里驻扎之后,仍然竭尽全力地对城墙进行了改造,城墙的本体无法改变,但却可以在防守的布置上下大功夫,现在的安陆城,不说是固若金汤,但也绝对是一只能扎人的刺猬,更何况自己统领的这三千渔阳郡兵,可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三千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参加过数年之间,燕国与赵国之间的那一场大战。
上过战场的士兵,杀过人见过血的士兵,与一般的士兵那是截然不同的。
但让曾宪一无法释怀的是,征东军就这样驻扎在哪里,将自己困在了安陆城,却没有任何攻击的打算。
也不知道派出去的信使能不能安全抵达,能不能提醒公子谋划已经出了大问题,征东军既然发动了,那肯定便是有源源不绝的后手,虽然看不透对方为什么要将自己困在这里,但很显然,他们是不让自己有机会插手接下来的事情。
曾宪一恐怕想不到,征东军没有后手,征东军的目标,就是安陆和他曾宪一麾下的这三千精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