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臣-第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朝以来乃至梁楚晋蜀四国,军制不管是军府兵还是役兵、募兵,主要分京军、州军两类,而京军又分禁军、侍卫亲军两个体系,以形成中枢与州县以及禁军与侍卫亲军相互制衡的效果。
  韩谦要推行新制,军府兵、役兵都要取消掉,而推广义务兵制度暂时也不现实,只能将融合一部分义务兵制特质的募兵制全面推行下去。
  又由于棠邑军已经形成完善的军官培养制度,韩谦目前就有条件将之前禁军、侍卫亲军以及州兵等体系都推翻掉,重新建立一个更高效、更便于他指挥调动的军事体系。
  韩谦将兵籍、募兵等事,纳入右内史府的兵司,但将兵马调动、将领任命、军营及防区建设、兵甲军械战船的修造,都纳入军情参谋府管辖,而不是利用旧的南北衙司体系进行相互制衡。
  除了照区域及实际攻防需要,设立行营及卫戍区掌握军队的指挥权外,韩谦还计划将全军划为两类,一是主力作战旅,一是预备役旅。
  主力作战旅作为常备作战部分,承担主要的防御及作战任务。
  预备役旅则以现役将领、武官以及一小部分老兵组成,平常不承担作战、防御任务,主要驻扎腹地关隘区域,平时也不具备多少作战力,但遇到战事需要或紧急事件,则就近征募州县的预备役将卒及乡勇,扩编为作战旅。
  主力作战旅目前在南线主要分为四个集群:
  一是南内史府以赵无忌为首,辖冯璋、赵启两个步战旅、林宗靖、郭全两支水军旅。
  一是田城、乔维阎在叙州辖魏续一支步战旅。
  一是下蔡行营以林海峥、杨钦为首,辖肖大虎、窦荣、谭修群等三支步战旅、两支水军旅。
  一是光州及邓均两州,谭育良辖有何柳锋、温渊两支步战旅驻守。
  而在北线,目前也分为四个集群:
  一是商州(商洛),孔熙荣麾下有韩豹、林胜两支步战旅、朱贞一支骑兵旅。
  一是华州、潼关,荆振麾下辖有三支步战旅。
  一是邙山,温博辖李碛、薛川等三支步战旅。
  一是虎牢关,陈昆辖沈鹏、周宝等两支步战旅。
  现在韩谦将冯宣、韩东虎等带回洛阳,计划将洛阳、孟津、新县单纯设立一个行营军防区,以冯宣、奚发儿、韩东虎、李秀、霍厉、赵慈、林江、曹霸等将,组建由两支警备旅、两支步战旅、三支骑兵旅、一支水军旅组成的作战集群,取代侍卫亲军的地位,拱卫国都洛阳。
  军情参谋府,之前设置的左右府监都取消掉,以高绍、荆浩、韩元齐、郭却等四人为知事,辅佐韩谦分执诸多军务。
  除李知诰、柴建所领的梁州兵马外,新梁军将编有三十一支主力作战旅。
  除此之外,韩谦还计划新编十三支预备役旅,驻守内线腹地的关防要隘。
  韩谦决定将秦问留在身边,于左内史府担任谏议大夫一职,实际也是在他身边担任机要秘书。
  此外,韩谦还将重新设置河南府辖国都洛阳及孟津、偃师诸县,将周惮从潼关调回来任河南府尹,使韩建吉任长史;而韩端没有在州县任职的经验,则使他到华州,给荆振担任州长史。
  原旧梁军辖地的州县主官,韩谦暂时都没有进行大的调整,但这些州县原有的工曹、医官、学官以及与中枢新设诸院司对应的新设立机构,韩谦都从旧部征调官吏上任,负责州县的道路屯田水利工造学堂医馆及募兵等事务,并有序的在县以下新设乡司,也主要是从旧部调用官吏主持,以此进一步完成两军融合及新制推广之事。
  韩谦禅继国主之位,在中枢必然会大力提拨、使用以往用惯了的旧部,新的中枢机构及军制改动,都有利于棠邑旧部占据更大的话语权及事权,雷九渊、顾骞、韩元齐等人心里也很清楚,但旧梁军的将臣并没有受到打压及排斥,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意见。
  而这些年与棠邑军打交道,顾骞、朱珏忠、陈由桐乃至荆振、荆浩等人或许并没有特别深的体会,韩元齐当年却是进攻淅川的主将,以及荆襄战事过后,陪同朱裕在龟山与韩谦相会,他都在现场,最终对于朱裕以国相托这件事,他与陈昆、沈鹏等人都是赞同的。
  现在他们已经熬过最艰难的时刻,从前线退回到洛阳城,韩元齐也看到两军在河洛地区融合及新制推广,形势比他所想象的更稳定,之前荒废之事也迅速恢复起来,洛阳以南的春耕、沟渠道路修造乃至洛阳城的修缮,诸多匠坊工场的新建,都完全没有受到前线激烈战事的影响,可见韩谦早年在叙州、淮西建立的体系是何等的高效、有序。
  作为常年在一线统兵作战的将领,韩元齐无疑是务实的,也没有太多抱残守缺的观念,这也是韩谦将他调入中枢的关键。
  要谈的细节太多,召见韩道昌、秦问等人不知不觉暮色已深,韩谦便在凌云阁时饮宴,着冯缭、雷九渊、顾骞、韩元齐等人陪同,饮宴之时继续议论国政……
  除了上阳苑及中枢衙署、洛阳学堂在洛阳城内都有专门的区域外,韩谦还专门在洛阳城划出一些区域安置将史家小。
  朱裕重修洛阳城时,主要还是采取里坊制格局,由棋盘式的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建设宫衙寺塔以及官民居住的坊院。
  官民居住的坊院,四周都建有高大的夯土坊墙,四周有排水濠渠,四面各开一门以供官民进出,临夜执行宵禁,坊门关闭,就形成一个个独立的防守单元。
  而江淮等地的城池到前朝中后期时,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不仅旧有的坊墙都陆续打通,开设店铺,使坊市结合起来;而新建的城池,内部基本上也不再建造坊墙,使内部的城市格局从传统的封闭式,转变为开发式。
  洛阳城一片残墟,照韩谦的要求,修缮及新建居住区域,也要采取新的街巷格局,但目前保存较好的几座坊院主要利用起来供将吏家小居住,也是在当前兵荒马乱之际,利于对将史家小的保护。
  秦问要担任谏议大夫,不仅在左内史府算是左右知事之下的核心官员,也因为需要在韩谦身边当值,地位更显重要。
  为方便随时接受韩谦的召见以及进出左内史府衙署及上阳苑的便利,他家到洛阳后,给安排的院子,位于紧挨着上阳苑南侧凌云阁的宣德坊内。
  也就是说,韩谦想要在凌云阁内召见秦问,他出宣德坊的坊门,过两道门、穿过一条回廊就便,前后仅只要走两百余步就行。
  虽然条件简陋,但秦问一家老小,加追随多年的仆从婢女不到二十口人,洛阳城还是给安排了带东西跨院的三进大宅,饮宴归来,秦问微带酣醉。
  虽说夜色已深,但长途跋涉到新地落脚才两天,府中老少都还在收拾,院子里还乱糟糟一团。
  “王辙大人着人送来一堆文牍,说都是紧要的东西,我让人放在西院厢房里,还叫俞儿守着!”妻子郭氏看到秦问回来,走过来说道。
  “真是一天都不得歇呢。”秦问拍拍脑门说道。
  从接受召见到现在,三个多时辰,包括饮宴之时,都在谈中枢改制之事,但他还是初次了解韩谦这么深远的想法,现在他还要想初步全面的了解河洛现状,还得先阅看大量的案牍文书才行。
  当然了,秦问也是带着矫情的唠叨一句,想着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也顾不上夜色已深,便走去西院布置还极简陋的书斋,一边翻看成堆的文书,一边跟年逾十九岁的长子秦俞谈他进洛阳学堂入学要注意的事宜。
  他这些年一直紧盯着棠邑及叙州的新政发展,现在接手起来会很快,但之前为了掩饰,就没有让三个儿子接触新学,还是接受传统的经义教育。
  当世十八九岁的青年,就已经到了任事的年龄,结婚生子也是多数,但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除了两个年纪尚幼的儿子外,秦问也决定让长子秦俞先进洛阳学堂,暂时不考虑任吏及婚娶之事。
  将一尺多高的文书粗略的翻看过一遍,不知不觉间天光大亮,秦问还想着好歹眯上一觉,再去左内史府开始他到洛阳后第一天的应卯,但要起身前随手翻看到新的一封文书,叫他睡意全无。
  秦问也顾不上通宵未眠的疲累,草草用过早餐,便走出院子要赶去左内史府,刚出坊门便看到前日才第一次见面的王辙从夹道走过来,迎过去,压低声音问道:
  “君上真早决定先对右龙武军动手了?”
  王辙说道:“入冬之前梁楚必须达成和议,只能以打促和,也必然要有一仗,后续的商贸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