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臣-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襄北军及左武骧军精锐兵马加起来超过六万人众,其他几个方向都没有大的军事压力,在梁州又抢先占据诸多城池,有着据城以守的巨大优势,与均州、襄州、邓州又有汉水相通,他们也完全有能力独自承担梁州的防御任务。
  李知诰甚至都已经着手往洵阳、汉阴、石亭、西城等旧金州诸寨迁徙民户及禁军兵户,这时候要是温博与谭育良继续率部留下来,他们还要分心提防有其他变故,怎么可能反对温博、谭良良他们撤兵回棠邑,参加收复霍邱、寿春的战事筹备。
  当然,温博所部新编右神武军撤走,李知诰要求他们必须严格乘舟船顺汉水南下长江去东湖,不再允许他们从襄随邓均等州境内走陆路直接去光州接防。
  走水路看上去要多绕两千里路,但航船沿汉水、长江而下,再经巢湖、淝水北上到霍州中部地区,也慢不了几天,而将卒也不会那么辛苦。
  如此一来,陈景舟以及郭荣、温博等人,先与第一批撤出的五千人马(其中三千人乃是梁军假扮),谭育良、韩东虎、郭却以及温博手下的温渊、曹霸、薛川等将,等待第二、第三批撤离。
  ……
  ……
  第一批撤出的兵马,于四月二十二日乘赤山会的商船,进入巢湖。
  这时候江淮地区已经是初夏时节,天气已有几分炎热的气息;再有半个多月,江淮地区豆麦等夏粮收割的季节。
  今年江淮地区入夏之后的雨水照旧比往年充沛得多,已经不少州县有洪涝灾害发生的消息传来。
  船队进入长江之后,两岸也是连日绵绵阴雨不断。
  唯一叫人欣慰的,大楚腹地的州县这五六年来还算是国泰民安,乘船也不耽搁行程。
  延佑帝及沈漾等人治政又相当勤勉,地方抵御天灾的能力也强,即便税赋杂捐极重,底层贫民却也能勉强捱得过去。
  即便是像去年江东那么大规模的风灾,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饿殍,在这样的世道已经可以说是极为难得了。
  当然,这也有棠邑很大的功劳在内,赤山会去年差不多仅江东地区就疏导逾四万灾民进入滁州、巢州等地安置下来。
  另外,则是侍卫亲军扩编,兵部将上万户灾民、流民收编进京畿附近的屯营军府之中进行安置,扩大京畿附近兵户的规模。
  船队通过裕溪河进入巢湖之后,侍卫骑兵及一部分叙州老卒所乘的船舶往东湖港驶去,而三千梁军所乘的船舶则将直接穿过巢湖,从巢州城西的南淝水河继续北上,一直到安丰附近登岸,再走陆路赶去蔡州。
  沈鹏以及负责统领这支梁军精锐的统帅荆振,不管怎么说,都要随陈景舟、郭荣、温博他们进东湖城拜见一下韩谦。
  他们一行人也不怕在东湖耽搁两三天,骑马很快就能赶上经巢州先行北上的梁军。
  此时看巢湖东岸舟楫如云,除了赤山会的商船、棠邑水军的战船外,还有大量从各地进入巢湖的商船,港口规模已不下金陵。
  当然,金陵都是外地的商货主要通过水路集中过来,以供城中的达官贵人及子弟用度挥霍。
  除诸州县押运过来的纲粮、贡品外,为满足金陵城数十万口人的衣食住行,还要额外从各地输运二百多万石粮食、上百万布匹等商货。
  东湖这边却是大规模的商货往诸州县输送。
  两城不同的需求,这也注定东湖与金陵之间的水路运输,日益繁荣起来。
  运送普通兵卒的船舶,在水军大营那边有指定的驻泊地,兵马可以直接上岸进驻兵营休整;陈景舟、郭荣、温博以及沈鹏、荆振等人所乘的两艘帆船,则在哨船的指引下,直接往水军大营外的一座军用码头驶去。
  远远能看到码头上站在百余人马。
  韩谦在百余甲卒的簇拥下,与王珺、奚荏、高绍、冯缭、赵无忌乃至温暮桥等人正站在码头上。
  陈景舟、郭荣、温博还以为韩谦亲自赶到港口码头来迎接他们,待船头靠过来,见韩谦、王珺两人身边还站一个婷婷玉立的年幼少女,正翘首盼来,满脸的焦急跟期待。
  陈景舟有些困惑看向郭荣、王辙,不明白这样的场合,这名少女是什么身份,问道:“侯爷身边的少女是谁?”
  “云和公主?”郭荣下意识回答陈景舟的问题,但说着话,他与王辙都顿时困惑起来,转念之后视线便往沈鹏、荆振身后的随从之中搜索过去。
  他们明白,倘若是仅仅见沈鹏、荆振二人,韩谦没有必要直接将云和公主带到码头来,大不了事后叫他们见上一面,棠邑已是十足的诚意了,除非是……
  却见沈鹏身后一干侍从里,一位身穿青衫、脸色蜡黄却有几分病容难褪的削瘦文士此时站到沈鹏、荆振之前,这一刻郭荣、王辙两人都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没想到他们护送梁帝朱裕到东湖,一路上竟然毫无觉察。
  只是相比较军情司秘藏的朱裕肖像,此时的朱裕却要削瘦许多,又有几分掩饰不去的病容,也难怪他们没有认能出来。
  沈鹏、荆振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胆,更反对朱裕与他们一起进东湖城,就怕被识破行藏后,韩谦会突然变卦。
  现在他们反而放宽心了,既然韩谦事前都已经猜到陛下藏身船队之中,却没有搞什么额外的动作,这时候到湖畔码头来相见,自然也不应该会留难他们。
  ……
  ……
  “龟山一别,恍然数载,如白马过隙。”
  即便是不想引起沈鹏、荆振这些梁军将领不必要的戒心,韩谦也不会邀请朱裕进东湖城,彼此就在码头上相见一面就好。
  侍卫守在外围警戒严禁无关人等窥视这边,而左右皆是棠邑或梁军的近臣、嫡系将领,韩谦跟朱裕说话也没有什么避讳。
  “王珺见过陛下。”王珺站在韩谦身侧,敛身给朱裕施礼。
  虽然她最早料到朱裕极可能会亲自赶到蔡州指挥作战,但还是忍不住好奇打量眼前这么一个人物。
  “夫人客气了。我在汴京都听说王家有良女,黔阳侯能得你相助,当真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可是夫人料得我会经东湖前往蔡州?”朱裕微微颔首,笑着问道。
  王珺微垂着螓首,回道:“我家夫君乃人杰,陛下亦是人杰,王珺才猜到陛下会到东湖做客。”
  陈景舟、郭荣他们刚才一直都很困惑,心想成千上万的兵马,此时想从关中悄无声息的进入蔡州,非要棠邑帮着掩护不可,但朱裕想要去蔡州,完全可以带着贴身侍卫直接翻越伏牛山,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会藏身船队之中,特地到东湖来走这一趟。
  而此时听着朱裕与王珺打着机锋的话,陈景舟、郭荣却是心生所感,心里想,难不成朱裕对他的蔡州之行,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朱裕朝与冯缭、高绍等人站在一起的温暮桥看去,问道:“温公可是已经认定棠邑乃是归处了?”
  温暮桥再是老辣,这一刻站在梁帝朱裕跟前也是略觉尴尬,揖身作礼道:“陛下对温氏的恩情,温家子弟永世不忘。”
  “国无义战,我当时用温家子弟,亦意在谋楚,哪有什么恩情可言?温家留在棠邑,倘若再无三心二言,青史可期。”朱裕感慨说道。
  温暮桥应道:“陛下说得是。”
  朱裕站在地势略高的码头,眺望西侧新建的东湖城好一会儿,才又与韩谦说道:“东湖虽有破落之处,却有着秦汉以降千年之末有新气象,你胸中的丘壑,终究是比我所想象的还深不可测啊。”
  “陛下谬赞了。”韩谦说道。
  “蒙兀人之强,我是失之轻敌。而我倘若三年内未能收拾中原这残破局面,萧衣卿、乌素大石亦将是你的劲敌——我承你的情,也最多劝徐明珍将霍邱、寿春两城还你,但到时候楚国内忧不去,外患亦是难防啊。”朱裕说道。
  “这个也只能走到哪里算哪里吧。”韩谦轻叹一口气说道。
  “父皇。”云和公主这时候再也忍不住的出声唤道。
  朱裕轻抚云和的额头,说道:“云和啊,你还是留在东湖吧,三年之后,中原局势能定,我再派人来接你,以黔阳侯的胸怀,你也不用担心到时候没有再与为父相聚之日。”
  “……云和”云和公主张口说道。
  朱裕摇了摇头,打断她说出要跟随去蔡州的请求,跟韩谦说道:“我原本还打算进东湖与你相聚两三日,但经裕溪河入巢湖,则发现已无必要——真希望有朝一日,你我能在战场相见呢。”
  “希望能有这一日。”韩谦说道。
  ……
  ……
  朱裕终究没有进东湖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