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臣-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翊一路追赶到磨盘谷来,除了通报辰州危机解除的喜讯之外,还带来一捆特殊的油布,像卖宝似的,着人搬到大帐里,掌灯叫韩谦、冯缭、韩东虎、霍厉他们验看:
  “洗寻樵特地叫我捎过来的,你们看这油布是用什么制成的?”
  以往叙州所产的油布,主要是棉麻织布涂抹桐油用以防水。
  桐油布用来制作油纸伞是合格的,但成本还是不低,韧性较差,大面积使用容易出现折损。
  而冯翊带来的这卷青黑色油布,散发于些微的焦臭味,但能得出基质是用麻布,也要比常见的桐油布厚韧。
  冯翊、王辙他们皱着眉头猜测涂抹层是什么,韩谦却能闻得焦臭味与梦境世界里的沥青相类,说道:“浸抹的是煤焦油脱分出来的青膏。”
  为提高用煤冶炼精铁的质量,龙牙山那边很早就大规模采用窖烧煤,黑乎乎、粘稠的煤焦油是其副产品,长期以来除了当作防锈剂涂抹各种精铁构件外,便不知道还能派上什么用场。
  一担窖烧煤,虽然仅有七八斤煤焦油生成,但数年时间积累下来的煤焦油,却蓄满龙牙山里一整座干池。
  煤焦油用于精铁构件的防诱,用量也很少,大量积存下来,以致成为一桩极为棘手、难以解决的大麻烦。
  工师学堂一直对煤焦油做干馏、分馏处理。
  干馏法与木炭烧制以及窖烧煤的办法类似,就是隔绝空气进分加热分解;分馏则是多次加热蒸馏,雁荡春便是用此法制成。
  以前没有理论基础,但在工师学堂建立后,干馏、分馏以及制取祛瘴酒的淬取法,却是研究各种物性的三种重要手段。
  韩谦知道煤焦油成分复杂,唯有将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才能研究有没有特定的用处。
  韩谦早就知道煤焦油分馏能产生沥青,而在他的印象里,沥青就用来铺路的,而龙牙山窖烧煤所留下来的副产物煤焦油,进行分馏产出沥青,都用来对路面进行硬化,在当世显然还是太奢侈了。
  他却没有想到叙州那边竟然用沥青涂抹麻布,制造出新的防水布来。
  看这样子特别像是后世的油毡布,他立刻提起兴致,询问具体的细节以及分馏沥青的具体成本。
  脱离成本谈生产,就是耍流氓;倘若新型防水油布,成本不能降到比桐油布更低,就没有意义。
  他知道目前检测手段太有限了,要搞大规模的分馏生产,相当于踏入最初级的化学工业生产领域,危险性太难控制了;而在他印象里,煤焦油的有害毒性成分不少。
  见韩谦一下子就猜出来,冯翊当即就兴致缺缺,不过辰中那边的工师学堂却是确认大规模从煤焦油里分馏沥青的成本及危险性并不高,至少用来生产这种防水性能更好、更耐用的青膏油布,不比之前的油布更昂贵。
  而在屋棚以及遮盖船舱防水上,油毡布的防水、防潮、抗折损性能更好。
  更为重要的,比起容易点燃的桐油布,青膏油毡布要难点燃得多;仅仅凭借这一点,在更注重防火的军事领域,就注定在船用、军营防水等方面,新的青膏油毡布能全面取代传统的桐油布,用量还相当不低。
  了解过这些之后,冯缭都迫不及待要从辰中工师学堂调人到东湖来,也同时组织新型油毡布的生产——东湖生产窖烧煤,也陆陆续续有不少煤焦油积存下来,正愁不知道怎么处理呢。
  除了军用之外,这种新型油毡布也可以在京畿及润、湖等富庶州县销售,毕竟即便青瓦房顶,年代一久,雨水渗漏依旧是个难题;而在棠邑等地,能大规模使用这种青膏油毡布,简易屋舍的搭建将变得更简单便利。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韩谦对未来棠邑、叙州两地的财政税收规划,有意将此时依旧占到相当份额的田税收入,州县乡司地方留用,地方有相对充足的财源,才能保障地方建设不中断;而将市泊税、过税等工商税种、盐酒茶马的榷卖,以及官钱局、工造局、赤山会的部分盈利划归到制置府。
  这意味着冯缭要削尖脑袋去增加新的税源。
  一项唯有叙州、棠邑能大规模生产,并且短时间内就能大规模推广应用下去的工业品,怎么叫冯缭不兴奋?
  ……
  ……
  原本大家都准备休息了,冯翊赶过来搞得鸡飞狗跳,睡意都跟贼似的跑得去无踪。
  冯翊午时赶到亭山的,就在亭山吃了一顿饭,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石梁,没见到韩谦,又赶到磨盘谷来,已是饿得饥肠辘辘。
  不过,护送他的扈兵,半途猎到一只黄羊、一头獐子,冯翊看大家都没有睡意,便拉着一起找了一块空地,点起篝火,将黄羊、獐子剥皮架到火堆上烤起来。
  众人满嘴是油的吃到天色微明,才早早睡去,一直睡到午后才动身赶往大通岭,实地去看煤层的勘测情况。
  在大通岭附近的山里走了三天,视察几处山寨以及新设立的两处乡巡检司,发现五尖山北段,简单就是一座煤山。除了大通岭之外,浅层煤炭资源,几乎分布于五尖山脉北段各处。
  当然,五尖山北段峰岭之间,也发现有前人开采煤炭的遗迹,但淮南地区近百年来战事频频,前人采煤烧炭的旧事已经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
  可见频乱的战乱对整个社会的冲击是何等的强烈!
  不管要不要进五尖山大规模采煤,五尖山北段新成立两处乡巡检司,管辖附近三十里纵深的山区,十余座村落、逾四千口人,都需要修一条简易驿道,确保两个乡巡检司,与所属石梁县及淮陵县的联络,这样也能确保小规模的煤炭开采,能用牛马车从陆路运及附近的水路码头,往更远的区域扩散。
  虽然在五尖山奔波不休,但相比山外依旧炎热的天气,烈日之下草树都要被晒焦掉,山里树木葱葱,却也是十分的舒适。
  韩谦原计划八月底之前要赶去寿东的,却不想在计划离开五尖山前往岱山寨的前夜,大降暴雨,雨水像从苍穹之上倾泄下来,冲毁从五尖山北段出山的险僻小道。
  接下来数日豪雨不断——这也是入秋之后罕见的大暴雨,从沿海地区刮来的大风,叫山里树倒路塌。
  除了先派人出山报信联络外,韩谦、冯缭他们就被迫困在山里。
  一直到九月初六,在大雨歇后,韩谦他们才跋山涉水,翻越五尖山北段的低矮山岭,赶到岱山寨,一路都担心巢濠等地的灾情越发严重。
  到濠州后,不仅兼领濠州刺史、统辖淮陵、临淮、昭义、钟离、寿州五县,负责率部从东面及南面进逼寿州军的林海峥从寿东赶过来,高绍与负责刺探、搜集中原情报的王辙也从东湖赶到岱山寨来见韩谦。
  王辙这次也带来中原及河朔地区最新的消息。
  三月中旬,蒙兀骑兵及汉军步营穿越太行山,进入泽州时,虽然当时的泽州城在梁军控制之下,但整件事对梁军的震动太大了。
  梁帝朱裕统领十万兵马北伐潞州,真正的主力兵马,乃是他亲率的三万侍卫亲军马步兵精锐,其他兵马有一部分是南衙禁军,有一部分乃是从诸州县征调的州兵,还有一部分是从魏博征用的藩镇兵。
  汴京叛变、后路被断、粮食将尽,又久攻潞州不下,晋军在前,胡马在后,人心惶惶,军粮维持不了多久,即便梁帝朱裕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也只能先确保嫡系精锐先撤到泽州城,保证联系关中地区的汾水河谷这一条退路不被切断。
  当时梁军就算是强攻下潞州城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也不敢仓促间跟准备更充足的蒙兀人主力决战。
  潞州城已经被他们围攻将近一年,城里早就粮食断尽,城外的城寨也由于一年多来被梁晋两军反复刮敛,已经没有更多的存粮可供收刮;更何况两年来的战事以及晋军内部扰乱,上党地区的农耕破坏极为严重,大量的民户逃入深山老林或远赴异乡。
  而此时潞州城西北方向、通往太原府的山岭隘口,则被两万晋军援兵主力占据;东北方向的井陉隘口,则被数千成德军精锐堵死。
  没有粮草补给,梁军在四面皆敌之地占领再多的城池也是死路一条。
  外围兵马被蒙兀骑兵纷纷击溃败亡,梁帝朱裕率侍卫亲军主力,在汾水河谷与追击的蒙兀兵马缠斗,一直到六月上旬才摆脱追兵。
  而在这个过程中,侍卫亲军主力也是损兵折将,人马下降到两万。
  梁帝朱裕渡过黄河,逃入河津地区休整一个月,这时候收拢溃逃兵马,麾下还是重新聚集起六万兵马来——这还是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