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奥匈帝国的人,是很难理解奥匈帝国的体制构造的,作为二元制帝国旗下的匈牙利王国是有非常大的自主权的。
  虽然奥匈帝国当家的还是奥地利,但是人家匈牙利政府可以不配合呀,如果没有匈牙利王国的支持,奥匈帝国的战争潜力相当于削减了三分之一。
  政治上的压力,自然就演变成为了军事上压力了,作为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不得不想办法尽快发起进攻,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政治形势。
  康拉德把情况都摆在了明面上,法金汉也不能够继续装傻充楞了,不得不同意提前启动南线会战。
  “那好吧,再等半个月时间,我们就向敌人发起进攻!”法金汉头疼的说
  同样,由于准备不足,德国军队是不能够全力发挥的,因此这次说是会战,还不如说是为了在政治上给各方面一个交代,才进行的一场政治仗!
  打发了康拉德,法金汉又开始为这次大战犯愁了,对于同盟国能够赢得这次会战,他是毫不怀疑的。
  但是作为一个统帅,尤其他还是德军的总参谋长,这就不光要从战术的层面考虑问题了,还要从战略上出发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考虑问题。
  首先,他必须要控制德军的伤亡,在1916年的两次东线会战中,德军已经损失上百万兵力,而在西线持续了一年半的大战,德军的损失自然是早就超过百万了!
  注意这里的“损失”是指兵力损失,不是指人员伤亡!这个“损失”是指永久失去了这部分兵力,主要是指:死亡、被俘虏、受伤致残丧失了战斗力的士兵,不包括受伤后可以恢复的士兵!
  可以说现在德军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同期。
  不要看在战术德军所向匹敌,在西线干掉了比利时,同时压着英法打,又在东线打残了俄国人
  但是在战略上,德国人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东线的俄国人虽然战败了,但是他们并没有退出战争,等这个冬天一结束,来年东线上还是会再次出现四、五百万灰色牲口,两线作战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变。
  西线就更不用说了,半年多时间英法的军队数量正在哗啦啦的往上涨,战斗力姑且不论,但是这个人数已经庞大的令德国人感到了危险。
  两百四十多万法军和六十多万英军,还有二十来万比利时军队,外加一百五十多万殖民地炮灰部队,并且殖民地部队还在以每月二十多个师的速度在增长。
  这也是德国人为什么要急着要和英法决战的原因了,如果让英法的军队继续膨胀下去,未来他们还真有可能靠人海战术耗死德军。
  当然,西线的兵力增长也不是无限的,制约他们的不是人力资源,而是战略物资,协约国的运力也不是无限的,现在已经快要达到极限了。
  现在西线的战争,已经是英法每天指挥着殖民地军队向德国人发起了反攻,目的很明显就是在消耗德军的兵力。
  用炮灰部队消耗德军主力部队,无论交换比是多少,英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德国人就不行了。
  从东线会战开始,英法就开始了这种萎缩流的战术,几个月下来还是给德军造成了超过二十万的人员伤亡,当然他们的伤亡更大,不过死的大都是炮灰,对英法来说完全没有压力。
  法金汉越想越多,最后他猛然发现德国危险了!无论他在南线战场上打出什么样的战果来,都不能改变德国在战略上的危局!
  打仗是要死人的,现在南线上的奥匈帝国军队到是还有一百八十多万,但是真正能够投入罗马尼亚战场的却只有六七十万军队,剩下的部队都要在边界线上和保加利亚、毛熊对持。
  德军现在虽然有一百一十多万,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分出一半的兵力来防御北极熊,真正可以投入战场上的兵力也不到六十万。
  就算是六十万德军和七十万奥匈军队,这些部队就能打赢保加利亚么?难道敌人不会再增兵么?
  至少在他看来,巴尔干地区就要比小亚细亚半岛重要的多。如果是战争需要,保加利亚在再抽调几十万军队来根本就没有压力,至少人家国内的还有几十万预备队可以动用!
  而且就算打赢了这场会战,德军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对面的保加利亚军队可是将乌龟壳发扬了光大,一眼望去全是纵横交错的战壕。
  由于时间短,保加利亚人修建的工事大都很简陋,但是架不住人家防线多呀!只要适合设置防线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挖了战壕的,大有靠战壕恶心死对手的意思!
  而这又正是法金汉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保加利亚军队的防线厚度实在是超乎了他的想象,动则数十公里都快赶上西线了,完全是一副打消耗战的模样。
  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法金汉将自己的推测向德军最高统帅部做出了回报,归结起来一点德国想要赢得这次战争,先解决物资的问题吧!
  不然像现在,明明知道越早发动战争对德军越有利,但是由于等战略物资的缘故,白白延误了战机。
  如果物资可以敞开供应的话,德奥联军也不需要跑去乌克兰抢粮,早就对罗马尼亚地区下手了。
  要知道俄军刚刚撤离的时候,罗马尼亚地区的保加利亚军队才四十来万,当时德奥联军只要全力进攻,就算斐迪南是穿越者也没有办法保住罗马尼亚。
  甚至当时两百多万德奥联军在攻克罗马尼亚过后,还有机会一鼓作气打进保加利亚本土,打残保加利亚,结束南线的战场上的长时间对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保加利亚的军队都集结一百多万了,就算德国人可以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也没有办法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了!
  窗户纸捅破之前,在德军的高歌猛进胜利不断的情况下,掩盖了这一切;但是当窗户纸一捅破,德军高层马上就发现问题了。
  威廉二世也开始正式这个问题了,现在的局势虽然危险,但是德军依然是全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就算是排名第二的法国和第三的保加利亚加起来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啊,协约国有英法俄保四个列强;而同盟国则只有两个德奥两个列强意大利这个逗比伪列强。
  德国参谋部搞出来的现在各国的陆军实力排名:
  德国老大 10
  法国其次 5
  保加利亚第三 33
  俄罗斯帝国第四 31
  奥匈帝国第五 31
  英国第六 28
  意大利 13
  俄国人凭借庞大的军队数量,本来是第二大陆军强国,但是由于刚刚在东线会战失败损失惨重,掉到了第四。
  按照德国参谋部统计出来的陆军实力排名,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实力大致相当,而同盟国的实力还更加集中,完全可以对敌人进行各个击破!
  但是同盟国受限于战略物资不足,制约了军队战斗力的发挥,无法将对手各个击破,反而是被陷入了三线作战,疲于奔命的尴尬境地。

'380。一百一十二章、三国联合,上贼船了'
  南线大战一触即发,斐迪南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
  前面的西线大战、东线大战保加利亚都在一边打酱油,现在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保加利亚做一回主角了。
  可惜这种出风头的机会,斐迪南是一点儿都不想要,赢了也是惨胜,输了就更不用说了!
  尽管炮灰不值钱,但他们也是有价值的,起码让保加利亚在协约国中的话语权增加了许多,勉强可以做到和英法俄进行平等交流了。
  如果在这次大战中损失太大,那就惨了!如果是打赢了还好,后面还可以弥补损失,要是输了就麻烦大了,这势必要影响保加利亚在协约国中的地位。
  就像现在的俄国人,尽管现在他们在协约国中的地位还是很重要,但是由于实力大损在未来的利益分配中,肯定是拿不到最大的一份了。
  当然,保加利亚南线的局势比起几个月前东线的俄国人来说,还是要好很多,起码敌人就没有之前那么强大。
  而且不管俄国人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他们还是协约国中的一员,就会帮保加利亚牵制住德奥联军大量的兵力。
  除此之外,西线的英法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他们也不可能继续坐视保加利亚在南线战败,否则他们就要独自面对德奥联军了!
  从这方面来说,俄国人是悲剧的,队友过分的高估了他们的实力,包括斐迪南在内,大家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败得这么快,以至于没有来得及支援他们。
  否则,同盟国和协约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