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西线英法联军的规模也在了滚雪球般的扩大,德国人也不可能坐视不理,短期内他们就算能够发起进攻,强度也不可能有之前对付俄国人那么大了!
对了俄国人留下来的伤员,还有从前线退下来的溃兵,我们直接收编进部队好了。
同时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印度师都抽调回国,这部分兵力的空缺就让叙利亚地区的殖民地部队顶上吧!”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近代战争中同样适用,不过他指的已经不仅仅是指军心士气了,也包含了后勤物资补给。
俄国人在防线失守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战斗到现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同盟国的战线越拉越长,后勤物资供应跟不上了!
这也斐迪南敢是硬抗德奥联军的原因之一,毕竟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短期内德奥联军的战斗力也是无法回复到巅峰的。
并且俄国人在之前发起的冬季攻势中已经占领了特兰西尼亚高原,现在保加利亚接管的防线还是有险可守的。要是直接摆明车马和德奥野战,估计斐迪南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调兵遣将,毫无疑问就是为了增加炮灰了。用罗马尼亚人和希腊人组成的部队打奥斯曼人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双方已经是仇深似海了,不怕他们不卖力。
当然要对付德意志联军,他们就不行了,倒戈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反而是战斗力更加低下的阿三忠诚度更加可靠。
随着小亚细亚半岛战争走向尾声,五十个印度师现在都已经伤亡过半了,没有发生哗变连斐迪南都感觉到了诧异。
不过需要炮灰的时候,斐迪南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他们。打了大半年的仗,这些剩下的炮灰们战斗力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可堪一用了!
总参谋长想了想说:“陛下,现在我们在罗马尼亚的军队总共才四十多万,就算是收编一些俄国溃兵也最多只能增加几万人,而印度师虽然有三十多万,但是他们的战斗力还是有些勉强!
我们以八十万大军,面对德奥联军主力,恐怕还是有些力有不及!”
斐迪南想了想说:“嗯,光靠这些部队,依靠有利地形,能够挡住德奥联军主力两三个月都算不错的了!
这样吧,将我们现在国内的俄国劳工全部武装起来,大概还可以组建六十个步兵师。
然后再从小亚细亚半岛抽调十五个步兵师回来,同时在罗马尼亚征调青壮组建三十五个罗马尼亚师,给波波夫将军送过去。
这样一来,半年之内我们就能够在罗马尼亚集中两百多万军队,如果德奥联军要是死咬着我们不放,就和他们决战好了!”
这场战争,是越大规模越大,斐迪南前后都已经动员了三百多万大军了,还是觉得兵力不够用,要是再加上印度师的话,从开战到现在保加利亚也先后投入四百多万大军了。
但从兵力上来说,保加利亚的军队已经和法国人相差无几了。这场战争要是继续持续下去,炮灰消耗完了,就要伤到保加利亚的根基了。
至于和德奥联军决战,斐迪南也就是说说而已,只要他不傻都不会让部队放弃有利地形,跑到平原上去和德国人pk!
毛熊不就是一个反面例子么?傻乎乎的跑到了平原上去德奥联军决战,然后就悲剧了。等西线打了起来,德国主力东移之后那还差不多!
……
'372。一百零四章、举世皆敌的约翰牛'
时间到了9月初,罗马尼亚保卫战还没有打起来,乌克兰保卫战到是先开始了,德国人似乎对躲在防线里面的保加利亚军队视而不见,从波兰地区直接杀入了乌克兰。
显然逼迫俄国人退出战争,才是德国人真正的战略目的,与之相比去罗马尼亚抢粮食,在乌克兰还可以抢得更多。
至于石油,不用考虑德国人也知道,反正就算是他们拿到了油田,一时半会儿也是弄不出油来的!罗马尼亚人可以炸油井,保加利亚人自然也可以炸了!
德奥联军的进攻,自然令沙皇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了,立陶宛地区、白俄罗斯地区都已经沦陷了大半,乌克兰地区战火也烧到了戈伦河畔。
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战争每进行下去一天,损失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惜双方的条件还是没有能够谈拢,圣彼得堡冬宫内已经是愁云密布,尼古拉二世已经很久没有露出过笑脸了。
政治会议上,尼古拉二世咆哮道:“德国人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们以为伟大的俄罗斯帝国就是一个软柿子么?
割让波兰地区、半个立陶宛、还有部分乌克兰地区?他们是认为吃定了我们么?”
好吧,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德国人还是秉承着这个理念在同俄国人谈判的,可惜沙皇政府他们拖不起,每天都是丢城失地的战报,也难怪尼古拉二世忍受不了。
或许谈判还没有结束,德奥联军就已经兵临圣彼得堡了。至于新构建的防线,抱歉时间太短了,低效率的沙俄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施计划。
前线的俄军从巅峰时期的五百多万人,打到现在还剩下两百多万人,这还是建立在沙皇政府从国内几次抽调援兵增援的前提下,否则情况还会更加的糟糕!
外交大臣淡定的说:“陛下,这只是德国人提出来的初步要求罢了,还不是最终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谈判保住大部分利益!
甚至有可能不割地,只是需要支付一笔战争赔款,或者是向德国人低价出售一批物资,我们就可以体面的结束战争了!”
现在想要停战的又不只是俄国人,德国和奥匈帝国又何尝不想结束战争呢?至少也要摆脱两线作战,同盟国才有可能在短期内赢得战争!
为了赢得战争,对俄国人做出一些让步,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当然这只是在政客看来的情况,实际上却不是政府想要让步就能够做出让步的!
尼古拉二世的怒气被压制了下来,既然是谈判,那么狮子大开口也是必然的,他的底线也就是支付战争赔款,最多再割让几座城池,再多就继续战争吧!
他冷冷的说:“那么前线又该怎么办?我们要是一直战败下去,没准谈判还没有结束,就要先迁都了!”
新任陆军大臣硬着头皮说:“陛下,德奥联军的攻势最近已经放缓了很多,随着战线的增加他们也快要撑不住了。
现在英法在西线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意大利人已经开始从西线撤军,要打本土保卫战,这部分的兵力缺口都需要德国人自己填补。
六月份的时候,德奥联军总兵力高达四百万多万人,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战争,他们的兵力损失也不下去一百万。现在他们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总兵力也就两百来万,我们完全可以将战争拖到冬季来临,再发动反击!”
尽管是十分憋足的解释,但是尼古拉二世还是接受了,拿破仑都在俄罗斯帝国的冬天折戟沉沙,德国人自然也不能够例外。
现在已经是9月初了,俄国很多地方的冬天已经开始降临了,并且还是越往东就越冷,最多再过上一个月,德奥联军就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否则严寒就可以让他们完蛋。
事实上,有这么简单么?俄国冬天的可怕,德国人同样也知道,拿破仑已经用真实案例告诉了世人,俄罗斯帝国的冬天有多么可怕!
……
“陛下,我们收到了消息,英国人在和意大利人秘密谈判,意大利人有很大的可能在近期会退出战争!”情报头子西欧慎重的说。
斐迪南微微一愣,协约国联军距离罗马都不到一百公里了,或许只需要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在罗马阅兵了,约翰牛现在又跳出来搞事情!
“侍从官,让外交大臣马上过来见我!”
还好这一切还没有发生,真要是让意大利人这样轻描淡写的退出战争,保加利亚的战争经费到时候找谁报销去?
德国人光支付英法的战争赔款,就让他们的经济崩溃了,就算保加利亚分得一部分份额,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拿到手!
奥匈帝国到时候存不存在都是问号?难道还能够指望被肢解后的小国拿出这笔钱么?
其他的同盟国成员,还有幸存下来的么?就算是有,除了德奥意三国,谁支付得起呀?
当然了,意大利人也穷得叮当响,不过他们的体量在哪里,就算短时间拿不出钱来,也可以让他们慢慢还债,也不怕他们敢赖账!
……
外交大臣梅捷夫匆匆的从外面赶了过来,不待他开口,斐迪南就先说道:“英国人正在和意大利人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