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法保三国在地中海的联合军事行动,无疑是在表明他们要对意大利王国下手了,撒丁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罗马或许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首相,东线的局势怎么样,德国人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击败俄国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问道
首相想了想说:“陛下,德国人的进展很顺利,他们已经干掉了俄国人大半个北方面军。
可惜奥匈帝国那群废物拖了后腿,他们不但没有能够击败俄国人的西南方面军,反而被人家压着打,德国人不得不给他们擦屁股,拖延了东线大战的结束时间!”
意奥矛盾由来已久,即便是现在双方还是盟友,大家仍然是互相看不上眼。
意大利人指责奥匈帝国废物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和奥匈军队的组成有关系。
其中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军官都是日耳曼人,却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士兵会德语,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大大限制了奥匈军队的战斗力发挥!
不过奥匈帝国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在牵制住了七十多万保加利亚军队的前提下,又拖住了两百多万俄军,他们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相比之下,这次意大利军队的表现才是真的拿不出手。作为一个海军强国,海军在第一时间就被淘汰出局了,自然也就没有可以见人的战绩了。
陆军更惨,前线一百五十万大军和五十万协约国军队打了旗鼓相当,甚至对上英法的殖民地部队,在兵力略占上风的情况下,还被敌人压着打。
当然了,对意大利陆军来说这是无所谓的,连非洲酋长都能够揍得他们满地找牙,输给英法的殖民地部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冷冷的说:“嗯!你们都知道协约国正在猛攻撒丁岛,他们目的非常的明确,就是在为入侵罗马做准备。
这次协约国一共集中了七个英国殖民地师、三个法国殖民地师、还有三个保加利亚主力师,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不要说撒丁岛就算全据意大利海域的所有岛屿,他们都不需要五万军队!
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战争准备,一旦协约国发起了进攻,我们就必须要有足够军队保卫首都罗马的安全,诸位有什么高见?”
显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是在对意大利的官僚们表示不满了。
外交大臣想了想说:“陛下,英国人通过瑞士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消息,只要我们能够撤回前线的军队,他们就保证协约国不会进攻我们本土!”
这个消息令众人大吃一惊,英国人又在玩儿什么幺蛾子?开战之初你呀的不来拉拢我,等战争进行了现在才来拉人,难道不觉得太晚了么?
不过也令许多亲协约国的人,有了新的想法,或许从同盟国跳槽到协约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起码可以从奥匈帝国这个宿敌手中夺取大片的土地。
至于在先前战争中,协约国对意大利所造成的伤亡损失,这都是误会,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些都不是问题!
最关键的是,一旦意大利跳反协约国胜算就会大大增加,大家也不用天天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沉默片刻功夫后,陆军大臣开口问道:“还有呢?现在被协约国占领塔兰托港一带地区、西西里岛、撒丁岛,英国人有没有给出说法?”
对政客们来说,其它的好商量,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够谈的!
外交大臣摇了摇头,说:“没有,英国人只是保证协约国不会继续向我们进攻,至于协约国占领我们的领土,需要等战争结束后再做商议。”
听了外交大臣的话,大家都是满脸怒火,英国人这完全就是在让意大利投降,根本就没有半点儿和谈的诚意。
谁都知道,战败国是没有话语权的,要是意大利投降了,还不是任其宰割?
停顿了一下后,外交大臣又补充道:“不过英国人也暗示了,如果我们可以倒戈过去,加入协约国阵营并且向同盟国宣战,那么这些问题都好商量!”
听了这话,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也有不少人的神情变得紧张了起来,显然不是谁都愿意投靠协约国。
首相不满的瞪了外交大臣一眼,好像在说:你呀的会不会说话呀?知不知道说话说一半会气死人的!
而后开口说:“没有这么简单,现在东线战场上协约国正处于下风,并且随时都可能会失败,一旦俄国人战败,那么德奥联军必定就会西顾,现在英法根本就挡不住!
那么英国人来拉拢我们八层是没安好心,不要忘了叛徒在很多时候都比敌人更加能拉仇恨值!
英国人多半是想要拿我们当炮灰,拖住德奥联军给他们争取时间!”
首相的话无疑是让亲同盟国阵营声势大振,没错现在战场上占据上风的还是同盟国,要是仅仅因为英国人的一个提议,就要倒戈相向不成?
至于利益?只有站到胜利者的一方,意大利王国才有资格瓜分利益,失败者是没有发言权的!
就连亲协约国阵营也默契的没有反对,毕竟他们无论是倾向于哪个阵营,首先要考虑的都是意大利王国的利益,其次才是个人的政治倾向!
总参谋长有些犹豫的说:“那么,协约国即将对我们的发起进攻又该怎么办?
协约国现在已经集中了二十余万军队,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至少要集结五十万军队,才能够保证本土的安全。
但是我们的战略物资有限,根本就没有能力继续组建新的军队,难道真的要从前线抽调援兵么?”
一个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不得不佩服约翰牛的外交能力就是强悍,随时随地都在埋钉子。
或许现在看来这只是一颗普通的种子,谁知道这颗种子在未来不会生根发芽呢?
'364。九十六章、传说中的三族联合王国'
奥斯曼帝国第比利斯城外,一群难民正在向高加索地区逃去,沿途还不断的有人吆喝:“快,快点儿,奥斯曼人马上就要追上来了!”
突然有人惊呼:“不好了,有人晕倒啦!”
同时,一阵哭声响起。晕倒的是一名中年妇女,是半路上加入进来的,还带着两名孩子。
年长的已经有十一二岁了,小的才三四岁,一直都是妇人背着走。中年女子的突然晕倒,小孩从背上摔了下来,正在哇哇大哭。
不远处的维克多基斯闻讯立刻赶了过来,查看了一下后,他叹了一口气说:“没救了,她已经油尽灯枯了!”
这种事情,逃难的路上已经发生的太多了,大家都已经麻木了。
维克多基斯随及又狠狠心说:“带上孩子,我们继续赶路!”
然后两名士兵迅速的将年幼的孩童放到了马车上,年长一点的孩子很自觉的跟上大部队,继续向前进。
没错这支逃难的对伍正是“三族联合王国”的国民,他们在遭到奥斯曼帝国的屠杀后,就开启了逃亡之路。
而维克多基斯也成为了这支对伍的领袖,作为君士坦丁堡大起义幸存下来的元勋,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亚美尼亚人民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三族联合王国的临时总统。
这个党派也是现在亚美尼亚人中势力最大的革命团体,还拥有一支两万多人的武装部队。人民党的纲领是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建立民主自由的亚美尼亚王国。
维克多基斯就是这个党派的创始人,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堡起义后幸存的革命者组成,然后又兼并了一些其他的革命团体。
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党员人数超过十万的大党派了,人员组成也由最初的亚美尼亚人扩散到了其他的少数民族中。
当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政府向少数民族举起屠刀之后,维克多基斯立即组织民众发动了起义,建立了三族联合王国,维克多基斯亲自担任临时政府总统。(备注:亚美尼亚人、斯拉夫人、希腊人)
毫无疑问,在抵抗了一年之后,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起义军被迫开始了转移。
二十多年的潜伏工作,现在维克多基斯很多时候都把自己当成了亚美尼亚人的一份子了,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本来的身份和任务。
不过维克多基斯并不后悔接受这个任务,他还清楚的记得四十年前,奥斯曼军队如何将自己所在的村庄屠戮一空的,父母将年幼的他藏在了水缸里,带着其他的兄弟姐妹一同赴死,才侥幸让他保住了一命。
幸存下来的他,就离开了小村,来到了保加利亚投靠自己的姑姑,一个巧合的机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