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个想法!”林昭轻轻点头。
“可是阿里骨的中军靠后许多,靠绕道很大一圈,时间上能来得及吗?”
妙计是好,实际上也是与时间赛跑。大宋想要获胜,就必须赶在青宜结鬼章和木征彻底击败景思立之前,干掉阿里骨并且回援。从路程上而言,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人多自然不行,人少就没问题!”林昭笑道:“我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准备吗?”
“林将军是说大宋刀锋?”景思立诧异道:“可是只有两千人啊!”
“是只有两千人,可都是精选出来的勇士。阿里骨那边余下的守卫能有多少呢?而且因为距离远,处于后方,防备也更为松懈,更容易得手。”林昭道:“两千骑兵,时间上能来得及。”
“这……”景思立还是有心迟疑,觉得林昭的做法有心冒险!
林昭道:“大宋刀锋的奔袭不冒险,踏白城那边拖住青宜结鬼章才是真正的凶险。”
“我欲亲自率领骑兵奔袭阿里骨的后军,踏白城那边……”林昭道:“保证各处防御之后,只能抽调出六千机动兵力,这个数量不会引起青宜结鬼章的怀疑,更容易吸引他上钩……只是想要用六千人抵挡两倍的敌人,这个太有难度。
别人未必能做到,所以我想……思立兄能否勉为其难?我知道此去十分凶险,甚至可能是九死一生……”
“将军不必多虑,为朝廷效力乃是为将者职责所在,不就是危险吗?能比得过当初在大顺城吗?”景思立朗声道:“我去就是了。”
“思立兄!”林昭心中有些不是滋味,虽说自己看透了青宜结鬼章的意图,却还是要将景思立和那六千将士推进去,还是那样的凶险。
景思立摆手道:“东阳啊,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你我是大顺城同生共死过的兄弟,没什么好说的。踏白城我去,你就放心好了,一定死死拖住青宜结鬼章!”说完之后,重重地拍拍林昭的肩膀,眼神十分坚定。
“嗯,有劳了!”林昭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杀回来。”
第五六四章与时间赛跑
蝉、螳螂、黄雀、老鹰!
木征、景思立、青宜结鬼章、林昭。
四个人和无数将士的命运就这样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食物链。
这是林昭的设想,不过很快可能付诸实际。至于能不能弱肉强食,那可就不好说了。螳螂太厉害,黄雀飞的太快,老鹰迷失的方向,一切皆有可能。
从布局上而言,这场战事并不平等。林昭两世为人,料敌于先,一开始就窥破了青宜结鬼章的意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至此一点,就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了。
将计就计,从上兵伐谋的角度而言已经领先了。不过吐蕃人有距离作为弥补,宋军注定的劳师远征,千里奔袭,跑过了时间才能获胜。
这其中最凶险,压力最大的便是景思立这只螳螂。
严格意义上,木征不是一只蝉,只是一个虚晃的诱饵而已。当螳螂出现的时候,他会立即青宜结鬼章联合起来,变成一只更强大的黄雀。
一只螳螂对付一只黄雀,当真有些勉为其难!
明知是陷阱,却还是要让里面跳,对景思立和六千将士而言有些不公平。
可若非如此,青宜结鬼章怎么能上当呢?而今就是一个相互欺骗的情况,到底是谁能骗过谁,这才是关键。
林昭的目的绝对不只是退敌那么简单,趁着王韶不在的功夫,正是自己施展拳脚,建立功勋的时候。这次机会难得,必须要抓住,抢在王韶回来之前在河湟打开局面,成就不世之功。
如果这次放过,青宜结鬼章就会警觉,董毡也会小心翼翼,再想从正面进攻河湟,将会比登天还难。这样的机会岂可放过?所以哪怕是冒险,也要这么做!
想要巨大的收益,就必须承担风险!
两千骑兵偷袭阿里骨,虽然有些困难,但林昭觉得,至少完全是可行的。
青宜结鬼章带走主力之后,阿里骨身边能留下多少人?至少兵力上不至于有太大的悬殊。此举杀敌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端掉他们的大营,会给前线的吐蕃士兵后路被堵的感觉,继而军心动荡。最好是直接干掉青宜结鬼章,没了他,董毡就是一直没牙的老虎,并不可怕!
而且大宋刀锋的两千战士都是精挑细选的,并且经过两个多月的严格训练,战斗力着实不弱。以一敌三应该是可以做到,林昭是有信心的,而今也正好通过实战来检验一下。
此时已经是熙宁五年十一月,地位西北的河州一带已经天寒地冻了,这种天气下,奔袭会很辛苦。却也让人意想不到,正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真正压力大,凶险万分的实际上是景思立,以六千人的兵力拖住青宜结鬼章两倍以上骑兵,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全军覆没,完全是吃不讨好。
这种凶险的任务没几个人愿意去!
若是可以,林昭情愿自己冒险,但他要率领大宋刀锋奔袭阿里骨。那支部队是自己的,只听命于自己,那份功劳也不能让别人抢走,实在是**乏术。就这一点而言,林昭有点自私。
至于救援踏白城,林昭思来想去,唯有景思立合适。他稳重,指挥得当,最重要的是擅长防守,当初大顺城那样艰难的情况下,他都能撑住。他有这个能力担当如此重任,换成别人,林昭绝对不放心。
再有就是,换成别人也有可能引起青宜结鬼章的怀疑。踏白城那样重要,宋军必然十分重视,自然不会派一个低级将领前往。
主帅林昭不去,那么位居第二的景思立率兵前往符合常理,更显得宋军被迷惑,被他们激怒,落入彀中,让吐蕃人深信不疑。
只是……
这一去有可能是永诀!
林昭心里很不是滋味,告诉景思立他会尽快回援。同时还挤出了两千兵马交给刘昌祚,潜伏在河州。
“思立兄,如果实在顶不住就撤吧,刘昌祚会接应,为你殿后的。”按理说一个主帅是不能容忍下属阵前脱逃的,但是这一次,林昭愿意开这个绿灯。
“放心好了,我顶得住!”景思立比想象的坚定,他是个汉子,会用他的方式来证明大宋将士的血姓。
“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其他将士得知,恐怕军心动摇……”林昭没有说下去,为了大局,必须隐瞒那六千将士。真相很残酷,此去很可能是去送死,将士们却连最后的知情权都剥夺了,这样很不公平,可是还得这么做。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说的一点不错!
景思立点头道:“末将省的轻重,此事除我之外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嗯!”看着景思立离去的背影,坚毅与豪迈之中隐约有几分决绝,林昭的心里更不是滋味。许久才低声道:“景思立,你可一定要挺住了!”
熙宁五年十一月初,王韶离开熙河的两个月以后,河州吐蕃木征再次进犯踏白城。
熙河路经略使林昭派麾下大将景思立率领六千人救援。至于主帅林昭本人,则前往秦州迎接皇帝赵顼派来的犒赏使者。
十一月初三,在寒风中,景思立和六千大军从熙州出发,直奔踏白城。虽然林昭手中如今控制这熙河、秦凤、环庆三路十多万大军。可有数十座城池需要守卫,兵力很分散,六千人出击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木征接到消息,心中顿时乐开了花,前来面见青宜结鬼章,商量进一步的具体策略!
“景思立出兵了,只有六千人!”
“我知道了!”鬼章的表情很冷淡,看不出来有什么情绪上的变化。
“你我的兵力联合起来将近两万,三倍于宋军,他们这是自己找死!”木征很得意,在巨大的优势面前,他难得如此底气充足。
“不止六千,还有踏白城里的两千人……”青宜结鬼章轻声提醒。
“那也不过八千人而已,宋人当真是嚣张,以为这点兵力便可以横扫河州?”木征心里一肚子怨气,在他看来宋朝人的这种做法是对他的蔑视。
“林昭人呢?”青宜结鬼章最在意这个问题,他的几条计策确实存了激怒宋将之心。林昭年轻,可未必气盛啊,他没有把握林昭一定会上当。
“听说宋朝皇帝派了使者来劳军,林昭去秦州迎接去了,这次出兵是景思立的决定。”
青宜结鬼章点点头,这就对了,林昭确实不好说。如果是景思立,那么这件事也就顺理成章了。宋军的兵力虽多,可是过于分散,能够集结六千人已经不错了,尤其是景思立并非主帅,想必他的权力也是有限的。
不知道为什么,青宜结鬼章一想到林昭,心里都有些发憷,让他有种深深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