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劲箭里程碑式的代表。而今沈括信心满满,手中的弩箭竟然能超过大黄弓?当真让人拭目以待!
不得不说,沈括在这里修建府邸绝对是有道理的。后院之中有一块偌大的场地。似乎是专门用来操练的校场,当然了也是测试兵器的绝佳场所。
远处榆木板子已经立好了,负责测量距离的人也准备好了,一切都妥当,就等着测试弩箭的射程和威力了。
沈括道:“东阳先来射一箭,先不看威力。只看距离,如何?”
“好!”林昭在沈括的指导下装好弩箭,走到前面,朝着远处扣动机括。弩机上的机括立即运动,强大的弹力应运而生,嗖的一声,弩箭飞了出去。似乎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林昭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羽箭朝着远处飞去,最终力尽坠落在地。不用测量,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射程绝对不近。
很快便有侍从上前测量距离,得到的结果是三百二十三步,下来大概得有三百六七十米。随后的几次测试,结果也都相差无几,都在三百二十步以上。由此可见。沈括并未无的放矢,这弩的射程当真让人惊叹!
“怎么样?东阳!”沈括嘴角带着笑意,显然对自己的结果很满意,甚至还有些许的骄傲。
“不错,不错,如此射程足矣傲视天下了!”林昭摆着手中的弩机,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奥妙所在。
“再试试威力吧!”很显然,沈括信心十足,这是想要用事实说话的节奏。
随后有侍从在不同的位置立下榆木板,林昭分别射出弩箭进行测试。结果十分明显。百步之内入榆木半箭;两百五十步内,箭镞深入一寸有余;三百步以外同样可以造成伤害,箭镞深入。以如此威力来看,穿透寻常的铠甲似乎不成问题,距离要是再近点,更能造成致命杀伤。同时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精准度的问题,可以说是箭无虚发。
对于这样的结果,林昭震惊不已,他只是将后世看到了一些资料和想法告知沈括,没想到当真制造出如此神兵利器。
“先生,此弩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林昭等于是问了句废话,若非如此,如何会有如此射程和威力?同时也是巨大的疑问,也涉及到巨大的机密。
沈括道:“如果是外人,此乃秘密,可此弩制造乃是受东阳启发,自然如实告知。重点就在于弩臂,这里安装了一个小机括,增加了弩臂的力量和弹性。弩箭射出的速度更快,射程和威力也就更大!”
林昭这才低头,瞧见确实有一个小机括。适才他已经瞧见了,可是并不太确定。机括看着十分简单,不过制作却极为麻烦,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对了,此弩可有命名?”林昭将弩机拿在手中把玩,观察,可以说是爱不释手,好奇询问其命名来。
沈括摇头道:“点子是你想的,我曾想命名为东阳弩,只是怕有不妥之处,想来还是你来决定的好!”
东阳弩?以自己的表字命名林昭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万一以讹传讹,慢慢演化为“东洋弩”该当如何?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尴尬,还是从一开始就另外命名的好。
“不如就叫神臂弩如何?小小机括,使得弩臂非同寻常,有如神助,神臂弩?先生以为如何?”林昭思量片刻,给出了一个答案。
神臂弩,没错!就是出现于北宋神宗时期的神臂弩!
此弩诸多优点,比如射程远。“神臂弩”张开弦时需要的力比弓大,所以它比弓射程更远;再如可以瞄准目标,命中率高。“神臂弩”其实就是强化的弓箭,可以瞄准目标等到需要时再发射,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比弓高。甚至可以同时发射几枝甚至几十支箭,战斗威力强,比弓更实用。
神臂弩之所以神奇,重点便是上面的机括零件,其制作方法和其中奥妙在《永乐大典》之中尚有记载。可惜《永乐大典》本身也毁于战火之中,故而神臂弩也就彻底失传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虽有记载,却也只是只言片语,残缺的一部分而已。
林昭在前世影视纪录片中看到过,故而有了些许想法,然后告知沈括。没想到沈括到底厉害,竟然客服了这个问题,完成了神臂弩的制作。这一神兵利器对于宋军的作战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某种程度上对历史也是有些影响甚至是改变的。林昭再一次蝴蝶振翅,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些变数……
“先生当真是厉害!”林昭现在是对沈括多有佩服。
沈括却摇头道:“若非有你的想法,哪里能设计出来?对了,也多亏了李定,机括的问题便是他想办法解决的!而今他正在赶工,赶在明日你离开的时候,能制造出几架神臂弩来,你带着去绥州,兴许能够用得上!”
“多谢了!”林昭此时才明白过来,沈括着急赶制,原来是为自己帮忙。
沈括摇头道:“些许小事而已,不过神臂弩过于笨重,步兵适合携带……当然,最好是用车驾……有一点东阳千万要注意,假若战场之上不敌,神臂弩带不走也必须要焚毁,此物神奇,暂时不能让西夏和辽国得到!”
“我省得!”林昭心里清楚,这可是一等一的技术兼军事机密啊!好东西确实,只是要用车架,难免有些麻烦,也许攻防战中用起来更为顺手……
攻防战…车驾…弩……林昭突然似乎想到了什么,沉默了片刻,沉声道:“先生,闲来无事再研究一下床弩吧,比如将神臂弩运用到床弩上?抑或是是床弩的弩弓加以改良……一张弓不行,改为两张,抑或者是三张……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第三八七章男宠与女主
林昭很感动,沈括有心了,知道自己前往绥州和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故而特意赶制神臂弩,好让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这份情意,林昭谨记于心。
沈括这边紧赶慢赶,制作出了二十架神臂弩,数量不多,但威力绝对没的说。此去绥州,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有这样的神器在手,说不定会有帮助,总归是有好处的。
临走的时候,林昭想起了另外一样神兵利器,那就是床弩,准确说是宋朝时期的三弓床弩。
前世有看到过资料,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制造方法,但是林昭相信,只要提示出来,沈括总归是有办法的。还有那个叫李定的工匠,更是心灵手巧,如此重任就交给他们了,结果让人拭目以待。
北宋时期尚属于冷兵器时代,火药虽然唐末已然被发现,可直到南宋时期才被运用到军事领域。警校出身的林昭自然知道火药的配方,多几次试验估计也能搞定,但林昭并不打算这样做。
在西北的这些日子,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之处,因此死伤的人不计其数。如果过早地进入火药时代,战争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将会更加可怕,伤亡也更加惨烈。林昭并不想这样,何必因为自己的一念之私,导致生灵涂炭呢?再者,科技的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当徐徐图之,何必非要揠苗助长呢?
促进整个时代本身已经有些的一些东西,抑或是方便民生的发明这都可以。比如湿法炼铜,比如启发沈括飞鸟图的制作。值得一提的是,沈括这边已经开始制作全国地图,将来要献给皇帝,想来就是那副传说中的《守令图》,只是完成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但是在军事领域,涉及到杀人利器,就必须要慎之又慎了。林昭是个善良之人。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时代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提出建议。比如神臂弩和三弓床弩本身就是宋朝时期的东西,自己不过是用历史影响历史而已,并未超前。
其实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只要沈括能够完成,最终将这些兵器普及到了军队之中。成为制式兵器,宋军的战斗力也能够提高许多。至于火药,等到百年之后再说吧!对于林昭和大宋百姓的损失,可能就是看不到璀璨的烟花,仅此而已。
在延州注定只能是小驻,接下来经过清涧城之后便要前往绥州。开始唇枪舌战的和谈。然后离开延州之前,有一件事必须要处理妥当。
那就是李东林,以及那支神秘的商队,到底该如何处置?将他们放在延州?说不定地方官就会将他们当作奸细处置。林昭并不想冤枉好人,故而想要负责到底。可就此放了,似乎也不妥当,万一要是成了漏网之鱼。那可就麻烦了。同时林昭隐约觉得,这个李东林以及他的商队似乎有些用处,只是到底该怎么用,能用在哪里,他自己却说不上来。
随后的消息果然证实了这一点,西军的斥候探查到一条消息,西夏方面有大人物会前来绥州。
大人物?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