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之地,张载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一点很合理。而且面前之人,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儒雅气质,有种学识不俗的感觉,更加契合了大儒弟子的身份。
种师道似乎担心林昭并不放心,直接开口道出了当时在洛阳宴会上的好几件事情。当时宴会上就那么几个人,所以可信度一下子就提高了。
尤其是种师道讲出师父张载对心学的一些看法,林昭心中的疑虑几乎全部打消了。
当时林昭完全是胡诌了几句,应付场面的,没想到张载还真当成一回事了。过后还认真思考,多有分析。此时通过种师道之口道出来,林昭听的似懂非懂,不过也由此断定,除了张载、邵雍等寥寥数人,无人有此见地。
所以他肯定是张载的弟子无疑了,种师道身上的身份证明还真不少,随身还带着朝廷发给他去熙州上任的文书,现在无疑成为最好的身份证明。
由此,完全可以证明他的身份,正是后世闻名的老将略相公种师道!
林昭笑道:“原来是种家子弟,张载先生高足,失敬失敬。”
种师道这才笑道:“哪里哪里,倒是在下冒昧了,只是些许事情比较着急,所以……还请林少卿见谅。”
种师道为什么事情着急,林昭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自己是主管此事调查的官员,种师道相当于犯人家属,私下里见面似乎有些不合适。
不过既然见了,那也不所谓,何况人家种师道还救了自己!不过其他些许事情,如果可以,还是尽可能地不提,彼此都打哑谜自然最好不过。
林昭笑了笑,说道:“尊驾这是要前去熙州上任吗?”林少卿显然是明知故问,转移话题。
种师道略微沉吟,直言不讳道:“不是,在下是特意来庆州的,正好要找林少卿。”
“哦?找我……”林昭佯作惊讶。
种师道:“想必林少卿也知道,在下前来求见所为何事。请放心,在下绝对不会是想要为伯父……种家家教甚严,种家人行得正走得端,不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在下此来并非是求情,而是来向林少卿鸣冤的!”
呃……有区别吗?
林昭不由苦笑,突然问道:“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
PS:为了清楚直观,后文直接叫种师道吧!以免引起混淆,望诸君理解!
第二六六章掩耳盗铃?
怎么认出林少卿的?
种师道讪笑道:“还请林少卿见谅,在下着实冒昧。说实话,在下也不确定尊驾便是林少卿,只是出口试探,没想到恰好遇到了。”
“哦?这么巧?”林昭对此,当真觉得有些好笑,未免也太巧合了。
只是,要说种师道之前便知道自己的下落,林昭决计不会相信!
毕竟自己是从秦凤路悄然离开使团的,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自己的行踪。而且是自己走了以后,圣旨才对外公布的,所以不可能有人提前一步来监视,跟踪自己。所以,林昭就越发的好奇,种师道到底是怎么找到自己的?
如果线索很明显,那么种师道能找到,李复圭也能找到。自己悄然来庆州暗访还有什么意义呢?故而,林昭才特意要问清楚。
种师道笑道:“早先听家师说起过林少卿的体貌体征与长相,是由此辨认少卿本人的。至于为什么会在这里遇到,则完全是个巧合。
林少卿在中原的作为天下皆知,在下对尊驾的手段也是佩服。此番庆州案发,林少卿奉旨调查,些许事情会很麻烦,所以在下便以尊驾的习惯来推断,猜想着你可能会来庆州暗访!”
林昭不禁有些惊诧,也有些想要发笑。以前常看到一些资料,分析人的想法和习惯等等,但绝对没有想到,某一天自己也成为别人分析的对象,而且分析的颇为合理。
林昭不禁有些后怕,如果是这样,那么分析出自己行动的人应该不少。那么还来庆州暗访,仔细想想……
唉!失败啊!林昭在想,自己这算不算是掩耳盗铃呢?
种师道续道:“在下最近几日一直在庆州外围转悠,林少卿出现之后,在下正好注意到。单枪匹马一个人,气度不凡。关注的地方的也不同寻常,又骑着一匹好马,各方面都十分相似。恰好尊驾遇袭,拔刀相助义不容辞,故而才会冒昧,没想到当真是林少卿……”
感情还是自己自作多情,人家试探便直接承认了。唉!终究是自己泄露身份了,林昭又是一丝淡淡的苦笑。
“其实……”种师道续道:“种家本来没有任何求情或者其他的打算,坚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但是家里又担心四伯父的安全,尤其是林少卿来了以后。四伯父的安全状况也就更加堪忧了,所以家里派我前来探查情况的。”
什么叫我来了就更加不安全了?林昭心底嘀咕一句,略微有些不解,也有一丝不悦。
种师道似乎发现自己的言语有歧义,立即解释道:“林少卿,抱歉!是这样的,如果家伯父是冤枉的。李复圭必然会有杀人灭口之心。之前或许是忌惮我们种家,所以才会有所拖延,但是眼下林少卿来了,朝廷开始调查,火烧眉毛的时候,李复圭就可能铤而走险,所以家伯父会越发的危险。”
林昭没有说话,但是隐约觉得。种师道说的似乎有道理。不管是谁是谁非,按照现在的状况,李复圭依旧还控制着环庆路,而种咏则是被关在监狱里,受制于人。如果一碗水端平的话,当真对种咏有些不公平……
如果种咏确实有错,那倒也无所谓。可万一真是李复圭有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确实有这种可能。
那么他为了脱罪,加害他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种咏是个不错的将领,身后有牵连到整个种家。林昭可不想因此失去一位优秀的将军,也伤了名将世家的心。这也正是种家自己的担忧所在。
种师道续道:“在下本来并无求情之心,只是今日很巧合地遇到了林少卿,所以冒昧请求尊驾想办法保全我伯父。而后是非曲直,自有国法定论,种家绝无怨言。”
“嗯!”林昭轻轻应了一声,种师道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完全在情理之中。而且人家种家态度鲜明,如果真出了败类,大义灭亲不会手软。
林昭沉声道:“你来庆州不只是为了等候和我偶遇这么简单吧?”
现在,林少卿想要知道的是,种家为了营救或者保全种咏,到底是采取了哪些措施?
不想,种师道却摇头道:“没有什么措施,只是在追查案件,只要真相能够水落石出,那么一些都将大白于天下。伯父如果是蒙冤的,也自然能够洗刷冤屈,如果真是伯父的错,愿从军法处置。”
种师道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营救方式。舍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皇帝亲自下旨交待的事情,想要买通什么人并不容易,至少林昭不会徇私枉法。想要以武力方式直接营救也不可能。
清涧城种家世代忠良,绝对不会因为一个种咏而冒险,说严重点,那可是等同于谋逆的行为。少年人也许血气方刚,但是种谔绝对不会容许的。
对于清涧城种家而言,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是眼睁睁看着种咏死去,也算是舍小保大。要么就是期待案件能够水落石出,不管怎么样,都显得有些被动。种家不方便直接出面,故而派出了一个后辈子侄,不管是探望,还是其他努力,都不至于影响到整个种家。
大概种谔也是这么吩咐的,但是种师道可不是一般人。他的谋略和才能都是很不错的,毕竟是名垂青史的人物,他有些自己的想法和办法。
当他见到林昭的时候,脑海中便生出了一个念头。兴许这是第三个解决途径。或者说只是一个补充,但无疑希望大了许多。
林昭沉声道:“那你可否查到什么线索?”
现在林昭最缺的就是线索,来庆州之后,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虽说种师道的立场有偏颇,但至少可以用来做个参考,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强得多。
见林昭感兴趣,种师道心中暗暗欣喜,说道:“首先可以确定,此番并非西夏人故意挑衅入侵,而是李复圭主动出击招惹西夏人的,没想到最终战败了,导致大顺城失陷。”
“李复圭主动出击?”林昭顿时有些惊讶。在此之前,他怀疑李复圭主要是轻敌冒进,并非是其他缘故。
至于主动挑起战端,想必任谁都会有疑惑!
毕竟整个大宋朝,君臣上下都有严重的恐夏症,都害怕和西夏人开战,没有几个人会去主动招惹西夏人。
何况那段时间,李秉常刚刚向中原服软,称臣并且接受了宋朝皇帝的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