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水?这又要做什么?”近些日子,高达已经习惯了这种莫名其妙……
此后的一天,林昭一直待在厨房里捣鼓,众人都不明所以!
林昭先是找来工匠,制作出一块特别的蒸篦,其孔洞、形状、纹路设计完全不同于平常。仔细看就会发现,整体呈一个左高右低的斜面,纹路之中隐隐有浅浅的凹槽,在最低处接上一根竹管伸到外边,之后再盖上顶部平整的锅盖。
工具完成之后,便在铁锅之中加入不少酒水,文火慢炖。煮酒?不会吧?很多人看在眼里,心中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随后林昭又命人送来冰块,放置在锅盖顶上,两手一拍就算是完事了。
孟若颖好奇道:“你这是做什么?”
林昭笑道:“好东西,孟小姐且先看着就是了!”
没过多一会,锅内温度上升,酒香四溢,弥漫在整个厨房里,有种让人陶醉的感觉。林昭赶忙叮嘱道:“文火加热即可,注意掌控火候,千万不可大火。”
随后没多久,只见那斜着伸出来的竹管出开始滴滴答答,林昭赶忙用个酒碗接住。滴答滴答,偶然有涓涓细流,碗里的液体也逐渐多了起来。
一股浓烈的酒香味扩散开来,比之前的强烈了不少,醇香的来源正是竹管下的那只酒碗。
孟若颖开始觉得有些神奇,看着倾斜的竹管大为好奇,似乎一切奥秘都来源于此!
林昭笑道:“请孟小姐赏个脸,尝尝在下提纯的新酒!”
“新酒?”孟若颖将信将疑地端起酒碗,轻轻呷了一口,虽只是浅尝辄止,不想却也呛的连声咳嗽,放下酒碗之后,脸色有些不大自然。
许久才听她悠悠道:“这酒何以如此浓烈?与平日所饮酒水大相径庭。”
“不是告诉你了吗,这是我提纯过的新酒,自然大不一样了!”林昭笑道:“想想,江南居开业之后,以此酒水迎宾,是不是会很受欢迎呢?”
孟若颖淡淡道:“那些嗜酒了男人应该会很喜欢的,不过惯常小酌几杯的女子怕就有些……”
看着孟若颖微微有些发红的俏脸,林昭笑道:“孟小姐提醒我了,客人们应该按情况,分档次区别对待才是……”
“你能不能告诉我……这烈酒是如何制作的?”孟若颖迟疑着问道。
林昭笑道:“这个可是我的专利,孟小姐想要单独购买还是相互合作呢?”
“财迷!”孟若颖嘀咕一句,说道:“我只是好奇罢了……”
林昭笑道:“那好吧,且让你看看……”说着打开了锅盖,解释道:“其实道理很简单,酒的沸点要不水的沸点低很多,沸点你懂不懂?逐渐加热之后,酒先蒸发上来,我在锅盖上放了冰块,冷却之后落在蒸篦上,然后从这引流管中流出……听懂了没有?”
“呃,差不多吧!”孟若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原理似乎闹清楚一点,可其中那些名词还是一头雾水。嗨,这个林昭,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为何以前一点都没看出来呢?不过多弄出点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也是好事,其中蕴含的商机着实不少……
林昭说道:“那就好,赶紧找地方,找人手,建个作坊吧!用这高纯度酒精与普通酒水加以调和,绝对供不应求……”
说起来也遗憾,只能先将就这提纯黄酒,至于白酒……酿造的工艺技术不是很清楚,现在想要弄出来还是有难度的。此事只好暂时搁置,以后有机会再另外做尝试。
“好!”赚钱的事情,孟若颖自然不推辞,当即答应下来,随即便出去找高达商量。
“说了半天,我自己还没尝一口呢!”林昭端起酒碗,赫然发现酒碗边沿上浅浅的一层红唇印,轻轻笑道:“这算是间接接吻吗?嘿嘿!”咳咳咳……心中想入非非,烈酒入口一不小心,顿时呛的喉管火辣辣的……
北宋时期,汴京的水系发达程度绝对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汴京四渠穿城而过,方便漕运的同时,也沟通了城内外不少的湖泊。城内的龙亭湖,铁塔湖,城西金明池,都是风景绝佳的好去处。
有湖水,自然也就有风景,水榭楼台,杨柳依依,这几处地方无疑成为游人经常光顾之地。尤其是士子文人,前来观景游湖,轻舟荡漾,吟诗作赋,显得更有情调。
几个太学生与爱好诗文的朋友便相约铁塔湖,黄庭坚与王雱皆在邀请之列。本来黄庭坚本来有些尴尬,出席诗会的大部分都是官员或者世家子弟,不大熟稔。自己一个人前往,难免有些感觉怪怪的!
恰好在相国寺遇到了林昭,与王雱有幸交情,若是一道前往,融进对方的圈子也就容易多了。至于林昭的身份,虽非进士,但凭着昨日一首诗绝对算是才子,何况与王雱熟识,冒昧参加也问题不大。
这日早上,黄庭坚早早来到江南居门口,邀约林昭一道前往。
林昭也已做好准备,两个小厮提着几只小酒坛子,已然等候在门口。见黄庭坚前来,两人一道前往,联袂往铁塔湖而去……
第二十六章衙内联谊会
五月的汴京天气炎热,临水的地方无疑最为凉爽,成为绝佳的避暑胜地。
铁塔湖边凉风习习,水波荡漾,湿润清爽。远处水鸟飞翔,轻舟荡漾,湖边的杨柳随风飘动,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绝好的夏日清凉画卷。
湖边的一处凉亭里,几位书生拱手相互致意,爽朗的笑声不断。言行之间虽然守礼,但也不是年轻人的活力,显然都是前来参加诗会士子书生。
或者站在栏边临湖观景,或者三五成群谈论诗书,偶尔八卦一下汴京城中的新闻……
“王学士那本《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直言不讳,道出我朝百年弊政之所在……”
“官家有意做大有为之君,对王学士非常欣赏,朝中亦有传言,官家有意用王学士改革变法……”
“如此说来,王学士宣麻拜相大有可能呀,那王公子……”
“今日王雱公子回来,据说还有好几位世家子弟一道前来,可是结交的好机会啊!”
“不错,还有几位科场新锐,名门高徒。看,那就不是一个吗?”
不知谁提醒了一句,几人回过头来,瞧见黄庭坚与一个年轻人一到从走廊过来。
“姓黄怎地好运气那么好?不过才任县尉一年,便被提举四京学官,真是……”也正是因此,黄庭坚才作为科场新锐,有幸本邀请参加这等高级的诗会。
“鲁直兄来了,这位是?”前面一人打个招呼,打量着黄庭坚身边的年轻人轻声问道。
“在下姓林,单名一个昭字!”林昭向来主动,直接开口自我介绍。
黄庭坚这才介绍道:“林昭,林东阳,在下的朋友!”带个朋友前来虽然突兀,却也无伤大雅。
“原来是林公子,幸会、幸会!”
“客气、客气!”古代人的繁文缛节真是不少啊,穿越客也不能免俗啊!
“我说鲁直兄,今日乃是才俊齐集,高雅诗会,何以将个俗人带来呢?”一个面目可憎的家伙从后面冒出来,赫然正是前日相国寺出现过的季云。
“俗人?”众人不约而同上下打量着林昭,一身绸缎袍服,看起来也是仪表堂堂,身上也流露出几分儒雅气息,何以就是俗人呢?
林昭面不改色道“原来是季云兄,怎么?有什么意见吗?”
众人一看便心中有数,两人之间这火药味挺浓啊!那黄庭坚夹在中间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黄庭坚颇为无奈,急忙圆场道:“东阳兄虽一介布衣,也有几分诗文才学,今日前来见识一下诸君的风采!”
一句话说的众人倒很是受用,那季云却不答应了,冷笑道:“诗文才学是嘴上说说就有的?殊不知这世间多少沽名钓誉之辈!”
“季云兄,你可能有所不知……”黄庭坚刚一开口,却被林昭打断道:“鲁直兄莫急!”转而对季云道:“你待如何?”
季云笑道:“当众吟诗一首,让我们见识见识足下高才!”他已然认定,一个布衣,连秀才、举人都考不上的家伙,能有什么才学?
林昭当即道:“既如此,那就请季云兄指教了。”说着举目四望,吟道:“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云阳棹歌泛轻舟。”
此时湖边确实是绿树红花,远处的湖面上水鸟飞翔,风轻云淡阳光正好,湖面上几艘舟船游荡,隐隐传来歌声。林昭这首诗虽算不上太好,却也是应时应景。
季云却道:“平平淡淡,我还道有何等才学呢?”
黄庭坚很看不惯这种行为,当即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前日东阳兄在相国寺的一首诗作才称之为上佳!”
“哦?吟来听听!”众人颇感兴趣。
黄庭坚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