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宗庆历元年,范文正公经略西北,将陕西路,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还有永兴军和保安军坐镇西北,对西夏是个很好的威慑。
当时范文正公修建了许多堡寨,确定了这样一个防御西夏策略,曾经多次让党项骑兵望关兴叹。当然了,也离不开诸多将军们的镇守,才保得汴京安然无恙。”
“是啊,有西夏这么个祸患在,哪里能够安宁?”林昭轻叹一声,其实在历史上,对于宋朝的威胁最大的始终是西夏。辽国虽然也强大,时而与宋朝之间也有兵戈相交之声,但是对宋朝造成的危害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西夏不一样,因为名义上曾经是宋朝的领地,定难五州!而且每次边患产生,对于宋朝造成的破坏都不可估量。
所以大宋朝对于西夏才格外关注,提防!边境的几个路都陈以重兵,一方面是防备,同时也是一种威慑!
“听说西军中,有许多著名的名家世家,我倒是很有兴趣的。”
苏岸解释道:“是啊,比如之前的麟州杨家,还有府州折家。清涧城重家,也多亏了这些人,否则西北的局势恐怕早就镇不住了。”
杨家将,佘(折)太君,小经略相公种师道,这些都是人熟能详的人物,林昭都是知晓的,一个个的名字说出来那都是如雷贯耳。
苏岸续道:“杨家人丁不旺,虽然盛名犹在,但是已经不如从前了。如今西北一直长盛不衰的是府州这家和清涧城种家。都是人才辈出,很是兴旺。尤其是折家,乃是鲜卑折兰王的后裔,所以身上也隐约有胡风。
折家上下都是好男儿,男子大都从军,甚至连折家的女儿都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其实在宋朝,真正著名的应该是折家将,相对来说杨家将似乎有点昙花一现。
正在说话间,门口一阵喧闹,一行数十匹马在门口停下,同时一大帮人走了进来……
第二一三章拔刀相向
“杨家人丁不旺,而今只是几位老将军撑着门面,已经不复当年了。”苏岸道:“可是折家就不一样了,自从开国之初,太祖、太宗时期的折御勋、折御卿兄弟,到现在的折继世,折克行那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在西军之中都是威名赫赫的!”
这个林昭倒是知道,毕竟有位佘太君在后世可谓是耳熟能详。实际上老太君是出自于府州折家,是折御勋的长姐,嫁给了杨业。因为后世各种演义与传说广为流传的缘故,导致杨家将的名头十分响亮,折家反倒是被人忽视了。
苏岸续道:“还有便是清涧城种家,自大儒种放开始,到后来的种世衡老将军,以及他的儿子种谔将军,在西军之中那都是相当的人物。另有种咏在环庆路防御西夏,是李复圭将军手下的大将,屡立战功。”
这些都是北宋名将世家,林昭多少知道一些的。种家除了眼下这几位名将,后继有人,还有两位经略相公种师道、种师中尚未扬名。
“不过啊……”苏岸道:“要说西军之中最让人敬佩的还是武襄公狄老将军!”
苏岸在西军之中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很有感情的,尤其是军人、汉子之间的这种欣赏与佩服。折家与种家是让人敬佩,那么狄青完全就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
说到北宋名将,开国时期有曹彬与潘美,至于岳飞则多被划归到南宋。但是相比于狄青。难免就有些暗淡了,北宋一朝。名头最响亮的将领无疑就是狄青狄汉臣了。
当年西夏李元昊称帝,狄青参与对西夏作战,披头散发,带着铜面具,一马当先,十分勇武;立下赫赫战功。此后更是战功卓著,无人可及。
毫无疑问,狄青是西军之中的翘楚。与天下武人的楷模,绝对的英雄人物。
在西北作战,让西夏闻风丧胆。仁宗年间,西南侬智高反叛,也是狄青率大军前去平叛的。夜袭昆仑关,击败侬智高,名垂青史。狄青也因此升任枢密副使、枢密使。风光无限。
“可惜啊!”苏岸又是一声叹息,充满了无奈与惋惜。
原因无它,正是为狄青的命运感慨。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狄青担任枢密使,成为宰相一级的存在,无疑是触碰了文官集团的面子。对狄青是群起而攻之。
什么狄青家的狗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连京师发水也被认为是狄青导致的。狄青无可奈何,避居相国寺,却被认为是要夺取王位的行动。各种污蔑与谣言满天飞。
无奈之下,宋仁宗只得将狄青贬出汴京出知陈州。即便是在陈州。似乎还是不放心狄青,每月遣中使命为抚问,实为监视。正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之下,狄青精神压力巨大,最终郁郁而终,享年紧紧四十九岁。
即便是后来被追谥为武襄公,依旧无法排解大宋军人心中的伤感与叹息。
比如苏岸,他一直将狄青为偶像的。本来西军,后来调入禁军之中,还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改变武人地位低下的问题,对此苏岸和很多军人一样,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也是为什么,在登州相遇之时,林昭对武人好评之时,苏岸感动的原因,继而才一直悉心追随林昭。
“唉!”林昭也是一声叹息!
过去已成惘然,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将来……
而今已经是熙宁年间,距离靖康之耻也不过一个甲子而已,军事实力对于大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说装备与战斗力重要,倒是在整体军事思想面前,还是逊色一筹。倒是大宋朝改变不了现在这种重文轻武的思想,后面的情况依旧是难有起色。即便是西军,这样一支大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锐气也在日渐消磨。
长此以往,危机日渐加深,难免让人忧虑!
王安石变法本意是富强国家,先不说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单是军事方便就足够让人忧虑的。至于后面的保甲法,并不能报太大希望……
富国重要,强兵同样不可忽视……
就在林昭与苏岸说话的时候,一行二十人骑着马在安远客栈门口停下,与此同时又有另外一行十余人走了进来。中间簇拥着一位年岁不大,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
这位公子,生的也算清秀,眉眼之间甚至有点女子的柔媚,但却英气十足。举止步伐也坚定沉稳,有种健美的感觉。
一身锦衣华服,手中还捏着一把镶着红宝石的长剑,在客栈之中一群行色匆匆的商人,和粗狂的大汉之间格外显眼。可能唯有丰神俊朗的林昭能与之相提并论,其他人都黯然失色了许多。
身后十多个精悍的男子,一个个行囊之中都装着兵刃,看样子像是锦衣公子的护卫。虽说宋朝对于民间兵器管制极为严格,但那主要是内地,相对来说西北边境,尤其是像大散关这样的边陲要塞之地,手持兵刃也不足为奇。
尤其是这锦衣公子气势不凡,看起来是非富即贵,敢这么做必然是很有底气的。
锦衣公子进门之后,四处瞧瞧,恰好听到林昭与苏岸之间谈论西北名将世家。虽说他们声音很小,但此人似乎耳目格外聪慧,竟然能够听的分明。不由神情一动,多看了林昭与苏岸一眼。
正是用餐的时候,客栈的大厅之中座位紧张,锦衣公子四处看看,四叔也只有林昭桌旁还空余了两章桌子,勉强够他们坐下。
于是乎便朝着这边走过来,可是刚走到桌边,尚未落座。刚在门口下马的那伙人便冲了进来,瞧见几张空桌子就抢了过来。
“抱歉,我们先到的!”锦衣公子身边的扈从上前轻声劝阻。
可是这些驰马而来的都是些粗野的壮汉,从样子和动作上都能看得出来嚣张跋扈,仗着很多体格健壮,更有些目中无人。
“先到的怎么着?你们还没落座吧?那不就得了,哥几个瞧着这里不错,你们别处去!”当先一个粗野的汉子趾高气扬,即便是瞧见锦衣公子等人手中的兵刃也毫无惧色。
“朋友,怎地不讲道理呢?”锦衣公子的扈从似乎教养很好,一直很文明。
“讲道理啊,我们很讲道理的!”一副死皮赖脸的样子,十分得意。也不知是天生就是这般目中无人,还是今日精神格外亢奋。
“你……”锦衣公子的扈从立即有些怒意!
“怎么着,不服是吧?”嚣张的大汉立即一挥手,二十多个兄弟立即围了上来,黑压压的一片,一个个也是手持兵刃。
这就对了,原来这些人也是有所依凭的,怪不得敢如此嚣张,直接叫板。
两方人在客栈之中发生了冲突,立即引起了众人关注,纷纷抬头看着双方反应。已经动刀剑了,没有人敢轻易上前劝阻,唯恐惹祸上身。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