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三问)-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江三蛟是兄弟三人,生长在两浙路的钱塘江边,恰好本身也姓钱。自小生长在江边,水性极好,即便是七八月间钱江大潮之中都能游泳,安然无恙,来去自如!

据说他兄弟三人得了高人指点,会一种特殊的呼吸换气的法门,可以潜入水下许久,自比蛟龙,故而得了这个诨号。

这是一项好本事,做些水上的营生是很不错,但被有心人发现并利用之后,便发生了质的变化。

比如他们潜水上船偷盗,亦或者是受人请托,暗中凿沉竞争对手的船只。虽然一直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他们绳之以法,但内行人心里都明白,他们兄弟的名声已经在外。

老孙头首先想到的便是他们,这几天思来想去,依旧认定他们的嫌疑最大。他不知道钱江三蛟为何要凿沉孟家的船只,但他必须将这个消息告知大小姐和林公子,追查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正是怀着这样一个信念,老孙头跳入河中,凭借着多年丰富经验,也加上些许运气,侥幸游出了漩涡。从河对岸上岸,然后朝钱塘县而来。

凭这鉴定的信念,老孙头拖着已经疲惫不堪,伤病严重的身体来到了钱塘。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心里一激动,再也支撑不住,晕倒了。

好在他知道林公子在此地为官,倒下前吐露了主人姓名,守军听说与县令大人有关,不敢疏忽,才赶紧来禀报的。

老孙头叙述完之后,看着林昭,老泪纵横道:“林公子,船上好几十人,除了老汉一人,其他人全部遇难了,你一定要为他们报仇啊!”说话间紧紧抓住了林昭的手臂!

“嗯,孙叔放心!”林昭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

报讯完成,得到了林昭报仇的许诺,老孙头再无牵挂。精神支柱轰然倒下,已经油尽灯枯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随即撒手人寰!

“孙叔!”孟若颖一声惊呼,泪水也在忍不住,夺眶而出。

虽说老孙头只是个帮工。可为孟家整整服务了四五十年,孟若颖素来敬重,这次又是因为孟家而死,孟若颖心中满是愧疚与悲伤。

林昭拳头紧紧地握住,答应老孙头的许诺一定会完成。为了赚黑心钱,商业竞争竟然到了如此不择手段。丧心病狂的地步,简直令人发指。好几十条人命,这一次突破底线太多,林昭岂肯罢休。

此刻当着老孙头的遗体,他在心中发下一个誓言,不管对手是谁。一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庆和堂,吕善走过来道:“大哥,已经确认清楚了,孟家的船只确实沉了!”

“也就是说孟家自己是没有粮食补充的?”吕吉暗自思虑,之前孟家起死回生,他便好奇孟家的粮食来源。

因为林昭去拜访过张子恒,所以广济粮行是第一怀疑对象。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孟家自己的货船到了,出于谨慎,吕吉又进行了核实,排除了这个因素。

“那就是说粮食确实是张子恒给的?”吕吉沉声询问。

“但是张子恒透露出的消息,说不是他出的粮食……”吕善似乎有些不解,沉吟片刻又怒道:“平日里装作是个正人君子,没想到也是个没胆的小人,敢做不敢当!”

吕吉一直表现的比较谨慎,说道:“如果粮食真不是张子恒给的,那他们还会有什么粮食来源呢?”

“大兄。我觉得张子恒那厮不老实,八成就是他两面三刀在背后捣鬼!”吕善似乎比较坚持。

吕吉摇头道:“凡是考虑的多一些有好处,不可以太狭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吕善这才沉思道:“如果真的另有来源。那么……难不成是林昭从官仓给调拨的?”

“官仓?钱塘县的官仓里就没多少粮食,否则林昭用得着这么紧张吗?”吕吉本在摇头,可是突然间神情一滞,说道:“不对,除了官仓,他还有常平仓!”

“常平仓?”吕善当即摆手道:“钱塘县可是青苗法的试行地之一,常平仓的粮食,林昭敢轻易动用吗?”

“别忘了,常平仓本身有一个作用就是平抑粮价!”吕吉道:“以林昭的特点而言,他未必不敢!”

“平抑粮价又如何?”吕善笑道:“如果真是这样倒好了,这倒是个好机会,林昭私自调动常平仓储粮,挪动他用,谋取私利,如果有人上书弹劾,嘿嘿……”

吕吉一听,脸上也露出奸诈的笑容,一条毒计已经在他的心中生成。旋即疑惑道:“不过,林昭如果真的调运常平仓的储备粮食,会不会已经得到了官家和王相公的允许呢?”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吕善道:“不过,想知道这个也不难,去信汴京,大郎能够接近中枢,打探到这点消息应该不难!”

“嗯!”吕吉点头道:“马上去信给大郎,听二郎、三郎平日话中意思,大郎似乎对林昭有些不满。这个机会,想必大郎会喜欢的!”

“那杭州这边?”吕善轻声询问。

“是时候出手了,我们不能太被动!”吕吉沉声回答,同时想到一些事情也该善后,不能留下把柄!

而与此同时,苏岸匆匆走进了县衙书房,尚未来得及说话,林昭吩咐道:“伯洲,给我追查几个人的下落!”

“何人?”

“钱江三蛟!”

“是!”苏岸这才道:“公子,吕氏兄弟的后台有消息了!”

PS:猜猜吕氏兄弟背后的人物是谁?

第一五四章诡计与阳谋

“查到了?”林昭猛地坐直了身子,正色问道:“是谁?”

苏岸沉声道:“吕吉与吕善都是泉州晋江人,吕氏在当地算是有名望的大族,族中现在有一位才俊在朝中担任要职,被认为前途无量!”

“谁?”

“王相公手下,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司农少卿吕惠卿!”

这个答案让林昭有些震惊,万万没想到吕氏兄弟的后台竟然是吕惠卿。

吕惠卿,泉州晋江人,其父曾为漳浦令。惠卿为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与苏轼兄弟、曾巩兄弟同年。嘉佑二年龙虎榜竞争何等激烈,能从其中脱颖而出,足可见吕惠卿的学问与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最开始阶段,吕惠卿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发展着。直到神宗熙宁年间,因为他得到了一个人的赏识而开始飞黄腾达。这个人就是当初的翰林学士,现在的参知政事王安石。

王安石对吕惠卿的赞誉很高,曾对皇帝赵顼言道:“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

熙宁变法一开始,便任用吕惠卿为检详文字,负责起草变法条文。王安石对其信任有加,事无大小必谋之,凡所建请章奏皆其笔。毫不夸张地说,吕惠卿就是王安石最得力的助手,甚至可以说是新党第二号人物。

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在变法中起到的作用可不小,比如青苗法等许多的变法条目都是吕惠卿主持撰写的。熙宁变法的灵魂来自于王安石,但其中也融入了吕惠卿的诸多思想,他也是一个具体的推行者。这一点毫无疑问。

吕惠卿现在的官职并不高,但说他前途无量那是肯定的,新党第二号人物,在变法的大浪潮下,权力极大。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是肯定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当王安石罢相之后,吕惠卿便成为新党新的代表,官至参知政事,即副宰相。

这样的人物会主使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有这个必要吗?若是别人兴许不会。但是吕惠卿还真就不好说了,因为这厮的人品不是很好。

在变法开始之前,吕惠卿曾与司马光有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此后,司马光曾对皇帝赵顼道:“惠卿憸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安石贤而愎,不闲世务。惠卿为之谋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并指为奸邪。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

意思就是吕惠卿不是好人,王安石贤能,但是刚愎自用,不闲世务。事情多是其谋主吕惠卿谋划,致使王安石遭遇了很多诽谤与误解。

皇帝赵顼道:“惠卿进对明辨,亦似美才。”吕惠卿进言奏对都很清楚明白,也像是不错的人才。

司马光语不惊人死不休,给出了一个狠辣的回答:“惠卿诚文学辨慧,然用心不正,愿陛下徐察之。江充、李训若无才,何以能动人主?”

江充是汉武帝晚年时期的人物,巫蛊之祸中的跳梁小丑,陷害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乃是遗臭万年的奸臣。李训是唐文宗时期大臣,著名的“甘露之变”由他导演,结果事败,使得晚唐颓势雪上加霜。

司马光把吕惠卿与这两位相提并论,言下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司马光虽然固执。但却是个正人君子,不至于因为与吕惠卿争执而污蔑。

皇帝赵顼默然不语,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