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沐思虹,看得出来林昭与之已经是两情相悦。对此她已经没有任何负面情绪,不过沐思虹的出身注定了未来的身份,作为林昭的女人,她只能做妾室,这是肯定的。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有一嫡妻,二平妻,下面就是妾室了,人数并不固定。
那么自己呢?孟若颖朦胧地憧憬着未来!
而沐思虹心知肚明,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很准确,若是伤好之后能够和林昭在一起,她便很满足了,至于名分,有那么重要吗?
“若颖啊,今日我发现了个很好的商机,你着手办理吧!”林昭自然不会冷落任何一个女子。
孟若颖已经习惯了林昭的创意,早就见怪不该了,问道:“是什么?”通常,只要是林昭说出来的主意,她都会全心全意去做的。一方面是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孟若颖觉得执行林昭的想法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林昭道:“我今日见到了几个阿拉伯人,也就是大食人,他们从天竺国带来了一种叫做棉花的东西。生长出来白色的棉绒状花朵,可以向蚕茧一样抽丝织布……还有那东西可以用来缝制棉被与棉衣,今年冬天的时候,你们每人都会有一床暖和的大棉被。
此物要是大规模种植利用,前景广阔,至少在未来几年,可以成为大宋朝最赚钱的生意。”
“真的?”顾月伦觉得自家表哥越发的厉害了!
孟若颖也饶有兴趣问道:“果真吗?我倒真是想见识一下,棉被到底为何物!”
“嘿嘿,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说话间,林昭目光扫过面前三个美女,脑海中不由自主蹦出一个词语——大被同眠!
享尽齐人之福啊!林昭猛地摇摇头,我怎么能这么邪恶……
“那好,你说好那我们就照办就是了!”孟若颖对林昭已经不是言听计从那么简单,甚至完全是一种盲从的信任。
林昭道:“不过有一点比较麻烦,就是棉花种植的土地有限,我的意思好是最近在江浙一代购买一些天地,明年开始就大规模种植!”
“好的,我马上着手进行!”
林昭不禁感慨,要是娶了孟若颖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至少家中的理财与生意经营完全放心。
“不止如此,还有几项事情,我正在着手调查,待有眉目之后会告诉你的。”林昭笑道:“在两浙路待上几年,孟家便可以成为天下数一数二大财主了!”
“财迷!”孟若颖嗔道:“有一半的钱始终都是你的……”
仔细想想,按照现在这种状况,他们之间不分彼此。到最后这些钱财会是谁的呢?
沐思虹看着林昭与孟若颖之间打情骂俏般的谈话,羡慕不已,什么时候我也能这样就好了!同时她隐约觉得,想要成为林昭的女人,似乎必须要掌握些什么技艺才行……
林昭原以为今日无事,可以留在家中,陪几个美女打情骂俏,在暧昧中继续关系仅需深入。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午后不久便有人来报:“林县令,新任的余杭县令就要到了,苏通判请你过去见个面!”
孟若颖笑道:“听说新任余杭县令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只怕这次要把你比下去了!”
说起来皇帝赵顼这次也真是有意思,杭州最重要的两个县竟完全启用新人。林昭饶有兴趣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见识见识,看看新科状元到底是何模样!”
来到杭州州府,苏轼便笑道:“东阳,来来了,大家见个面熟识一下!”
随即一个年轻人上前来,正拱手要向林昭见礼,突然看着林昭的面容,愕然道:“是你?”
认识我?
林昭努力回忆,突然想起来,眼前这位不就是在应天府的庵堂之中见到的的那个书生吗?
他考试状元了?
第一三八章典型试验田
“原来尊驾便是鼎鼎大名的林昭,在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这位新科状元倒是挺客气的,至少没有高傲,眼高于顶。而且这厮记性还不错,在应天府外的庵堂里只是一面之缘,半年多后还能一眼便认出林昭。
林昭笑道:“哪里,阁下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恭喜恭喜!”
“说起来,还得多谢你吉言,在下才潜心读书,信心十足,有此幸运的。”这也是他能够深刻记住林昭的缘故。
林昭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依稀记得当时确实说过金榜题名,独占鳌头的话!不过也只是那么随口那么一说,类似与祝福一类的话语,没想到事情还真就是怎么巧!
“哎,还是你自己饱读诗书,寒窗苦读的结果。对了,不知阁下如何称呼?”林昭急忙岔开话题,最近忙的焦头烂额,对于朝政关注不多,甚至连新科状元的姓名都不知晓。
状元郎一拍头,恍然道:“看我,竟忘了自报家门,抱歉……在下蔡京,表字元长,以后还要请林兄多关照!”
“元长客气了,你我一起共事,以后少不得要多合作!”林昭初时并未在意,说着说着,猛然一惊,愕然道:“你叫蔡京?”
蔡京这个名字顿时让林昭心中满是震惊!宋朝书法有“苏黄米蔡”之说,眼前的苏轼、汴京见过的黄庭坚、尚未露面的米芾,还有便是眼前这位蔡京。
这些都不是关键,蔡京更有名的称号是北宋末年的“六贼”,官居太师的蔡京正是六贼之手。某种程度上,北宋王朝也是葬送在他们这些人手中的。蔡京可是历史上有名好的奸臣,林昭自然印象深刻。
此刻,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新科状元,便是导致北宋亡国的蔡京吗?
靖康之变发生在公元1127年,而现在的熙宁二年是公元1069年。靖康前的徽宗朝。蔡京已经年老,如此推算起来倒也差不多……
同名同姓的有,毕竟很偶然。蔡京晚年能当上宰辅之臣,按照宋朝的惯例必定是有进士出身的。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便很难有巧合了,应该是不会错了。
蔡京惊讶地看着林昭,疑惑道:“怎么?林兄听说过在下?还是……”
“是的!”林昭讪笑到:“就说嘛。之前曾听别人说过新科状元,今日我竟忘记了……”
惊天的秘密自燃不能透露,面对这个现在的有为青年,将来的奸臣,林昭的心情有些复杂。
不过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本来科举在熙宁四年。现在提前到了熙宁三年。蔡京最初的职位本来是钱塘尉,因为一场提前的叛乱,他直接出任余杭县令。因为林昭的参与,历史轨迹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那么蔡京的个人发展轨迹呢?会不会也发生一些改变呢?
潜移默化增加影响,或者悉心调教,大奸臣是否能成为忠君报国的栋梁之才呢?林昭在想。要不要做些尝试!
虽然完颜打骨打已经不存在,女真未必能兴起,可林昭还是不放心,毕竟历史有偶然性,但更多还是其必然性。
蔡京的出现让林昭感觉到了紧迫感。在原本的历史上,北宋亡国不过是一个甲子后的事情,而导致靖康悲剧的因素与人物则是从此刻就开始出现了。
改变,必须要改变。心中这个想法越发的强烈了!
如今王安石已经当上参知政事,变法条文正在草创之中,要不了多久就能着手实施。
对此林昭充满期待。
在这方面,蔡京也算是志同道合。他是王安石的支持者,新法拥护者。在后来宋朝激烈的党政之中,每当旧党上台,新法便被尽数废除。而当蔡京主政之后便立即恢复新法。这些都是后话,但至少眼下,可以相处融洽,甚至相互合作。
皇帝赵顼将蔡京派到杭州来。未尝没有这样的心思。与林昭通力合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一种历练。换句话说,蔡京也是赵顼看着的人物,准备当做心腹来培养,余杭县令只是一个开始。
对于林昭的解释,蔡京将信将疑,不过也不好多问,笑道:“以后同在杭州共事,还请林兄多照顾。”
“一定,一定!”
两人又是一番寒暄,彼此逐渐熟识。蔡京虽然是状元,才学出众的风光人物,但是在杭州他还是表现的很低调。
因为眼前两人皆非同一般,苏轼是举国闻名的大才子,自己的斤两与之相比差远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至于林昭,虽然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却也不敢轻视。林昭为数不多的几首诗词作品已经传开,文采出众丝毫不比跃龙门的进士。蔡京自己都有些自惭形秽,远远不如,故而不敢大意。眼下他能拿得出手,完胜林昭的可能只有书法了。
最重要的是林昭能力出众,汴京破奇案与出使辽国已经传为美谈。单是这次杭州弄出的大动静,已经是满朝震惊,足以证明林昭的能力非同一般。从汴京来,蔡京更是深知官家赵顼与宰相王安石对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