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神过了大半,后面才是真正的艰险,”玉鼎缓声道,“你莫要大意,也莫要因自身法力沾沾自喜,更不可小觑了今后之敌。”
杨戬老老实实的答应了一句,随后轻叹了口气。
还小觑今后之敌,杨戬现在所知的,就有数位顶尖大能可能会给他造成麻烦。
申公豹不提,单说在三山关当总兵的孔宣,想想就让杨戬头疼;还有那陆压道人,前面几次现身都被杨戬怼的颜面尽失,很有可能也倒向了截教那边。
截教自然不必提,万仙大阵已是不可逆转的命数,更无法逃躲,只有奋力一搏……
“师父可是推算出了什么?”
“天机浊乱,只能窥见少许,”玉鼎真人背着手,看杨戬有些愁闷,笑道,“你自可放心,你命途无恙,大道可期。”
杨戬笑着点点头,师徒二人站在点将台边缘看着台上的热闹情形,也没再多说什么。
但若从台下看,能见杨戬此时已不再只是跟在玉鼎真人身旁的少年,身形伟岸了许多,与师父有些相像了。
点将台边缘,萧兰看着眼前这一幕,感受着漫天阐教仙的气息,扶着额头轻轻呻吟了一声。
她先前只是想着解开自己为何送杨戬玉簪之事,也没怎么多考虑就进了封神劫难。
如今阐教仙来了大半,也算阐教一方显露出少许实力,才让萧兰直观感觉到,自己的修为……竟比天边那些看起来还很年轻的弟子,都有些不如……
“道门三教,实力斐然啊,”白泽感慨莫名。
吕纯阳笑道:“比当年巫妖二族如何?”
“其实相差不多……”白泽喃喃道,“龙凤、巫妖、道门大劫,皆是在双方势力的高手数量积累到一定数量,而后被天道降下大劫、引发乱战,致使这些大罗之上的高手纷纷陨落。”
吕纯阳惊讶道:“还有这事?”
“这也不算什么隐秘,活得久些的,应该都听过这个论调。”
白泽笑了笑,“不必多想此事,道门劫难,我十分看好阐教一方。萧公子也不必担心,只需跟紧杨戬这小子,自可在大劫中平安无恙。”
萧兰低声道:“那截教不是号称万仙来朝?高手比阐教多数倍吗?”
白泽:“截教……啧,气运不足、福缘不足,门人弟子良莠不齐,哪怕高手再多,都难拼得过阐教啊。”
“气运?”
“萧公子看下去便知。”
萧兰若有所思的站在那,一旁的大昂咂咂嘴,一句话也说不出。
巫族当年也有这般盛景,可惜已是难复……
点将台上,金吒突然问自己师父文殊广法天尊,“师父,徒儿此行命途如何?”
文殊广法天尊掐指一算,笑道:“建功立业不在话下,功成名就亦可期许。”
“师父,”木吒也挠头问了句,“弟子可有生死劫难?”
普贤真人笑道:“劫难自然是有的,你本就在大劫之中,但你只需恪守本心、不违道心,自可安然无恙。”
“谢师父点醒!”木吒顿时放下心来,对杨戬喜滋滋的一笑。
杨戬看了眼玉鼎真人。
玉鼎:“不必问,你命硬得很。”
“哎,行吧,”杨戬低眉顺眼的答应一声,一众仙人尽皆露出笑颜。
哪吒问太乙真人、韦护问道行天尊,雷震子问云中子,李靖也去问广成子,问一问各自命途如何,得到的都是平安无事、可过大劫的回答。
唯独黄天化,他也问对清虚道德真君问了句:“师父,弟子此去伐商,吉凶如何?”
清虚道德真君轻笑了声,抬手掐算,但笑容忽的一僵。
杨戬见状眉头一皱,又想起黄天化似乎有命中一劫,就在伐商的路上,顿时迈步走了过来。
黄天化本就聪明,清虚道德真君虽只是有微弱的表情变化,都被黄天化守在眼底。
只是黄天化并未直接问询什么,也没任何急迫,反而很平静的看着走过来的杨戬……
“天化,”道德真君低声道,“为师有一言赠你。”
黄天化低头道:“请师父赐下!”
一旁杨戬也止住步伐,想听清虚道德真君要说些什么。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东南隐忧,青龙攻陷
贪功冒进难全终,少年意气需谨定。
莫到兵险无命处,才道此身短修行。
……
阐教众仙回山,又是一副颇有意境的飞仙盛景,西岐百姓各种叩拜,也不知是否真的灵验。
待众仙离开,留守周国都城的诸多武将指挥周军疏散百姓。——这也在昨天商议的流程中,免得出现什么骚乱。
“莫要多想了,”杨戬在一旁开口道,“清虚师叔只是提醒你小心谨慎,不要贪功冒进,自可得建功勋、安然无恙。”
“嗯,”黄天化收摄心神,对杨戬轻笑道:“也没事,不是还有封神榜,若我日后真的会战死沙场,那也要拼死一两个敌手,不给大师兄丢脸。”
“莫说这些丧气话,走了,回营中准备东进之事,今天有的事要忙。”
杨戬招呼一声,黄天化也打起精神,跟在杨戬身后。
待点将台下的百姓散的差不多,被杨戬留下的这些将领也纷纷驾云前往各自带军之地。
李靖带着金吒和木吒去北,雷震子则与邓婵玉、邓九公一道往南;余下众人尽跟在杨戬身后,朝着东路大军安营扎寨处飞遁。
待他们各自回营,笼罩在三路大军各处的仙光方才缓缓消散。
这仙光似是玉虚宫而来,而能有这般法力,重点是令数百万凡人毫无知觉而护住他们的,少说也要玉鼎真人这般层次的修为。
显而易见,这是玉虚宫圣人老爷的手笔。
众将回营,各商进军之事。
杨戬这边刚坐稳,一枚玉符破空而来,落在杨戬手中,杨戬打开看了几眼,顿时皱眉。
跟上一枚玉符一样,这玉符是广成子师伯发来的,里面的内容,却让杨戬各种无语……
殷郊趁广成子前来西岐观礼,偷走番天印、落魄钟与雌雄双剑,下山而去,不知所踪。
广成子推算,殷郊定是因殷洪之事而心中愤恨,要去寻杨戬等人报仇雪恨,在玉符之中嘱咐杨戬,倘若殷郊违背师门之命而叛入商军,杨戬可自行灭杀,不必与他通传。
杨戬:……
得,上次殷洪拿着阴阳镜,差点打的雷震子魂飞魄散;这次换成了殷洪他哥,还拿着开天印和落魄钟……
他当真想问一问广成子,你家重宝都放在洞府中,不随身带着?
怎么看,都觉得这位大师伯是有算计在里面,故意留下重宝在洞府,‘勾引’殷洪偷宝下山报仇……
罢了,一个殷郊而已,也翻不了天。
如今在主张封神之事的是他杨戬,而非在后方监管粮草的姜尚,殷郊根基太浅,只是仰仗法宝之威,不足为敌。
杨戬倒是有点担心,殷郊反叛之事,背后必然有申公豹的影子;这位‘道友请留步’玄功修至大成的阐教叛徒,也不知会请来哪位截教大能为殷郊压阵。
双眼之中精光闪烁,杨戬随手将这枚玉符捏碎。
广成子这次并不会露面,或许是怕自己和赤精子一般,被自己弟子弄的太过狼狈;或许是因自己面皮,不想让人知他对徒儿管教无方。
那杨戬低调处理掉殷郊也就算了,毕竟不是什么强敌。
“传众将帐内议事。”
杨戬一声令下,几道身影已经出现在帐外,萧兰赫然在其中,一同进了帐内。
又半个时辰后帐外响起隆隆的马蹄声,数十名凡人武将入帐中,分做四排,对杨戬单膝下跪。
“拜见丞相!”
“众将免礼,”杨戬也不拖沓,直接道,“各军整备,让将士白日休息,入夜开拔,进军青龙关!”
刚点完将就要东征?
一群将领齐声呐喊:“喏!”
杨戬连连发问:“粮草可齐备?”
有督粮官向前禀告:“大军粮草可随时调动,如今储粮已够我军一年又四月之用!若大军开拔,粮路畅通,无短粮之忧。”
杨戬点点头,又问:“各部将士兵甲可有缺损?”
“兵甲弓矢毫无缺欠,战车军马也已充备!”
“如此,能阻碍我等伐商的,也只有商军了。”
杨戬起身,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沉声道:“诸位尽皆是受大王器重之将领,各自都有能征善战之功、以一敌百之力,勇武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