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戬只得摇头苦笑。
得,早就有算计,都不用自己多嘴提醒什么。
师伯教训的也对,他操心的这些都是和自己无关的事,也没什么好处。
“哪吒近来如何?”
“还好,孩童知道什么?只是玩耍罢了。”
“师伯打算何时去点醒他前世记忆?”
“时机未到啊,”太乙真人摇摇头,看着杨戬,“你若无事,我刚好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杨戬正色道:“师伯尽管吩咐。”
“先前老师曾给我一道令谕,让我在月前的某日打开,”太乙真人道,“上面写着,那位被指派去封神的师弟近来有一场劫难,需要有人帮他度了。你去不去?”
“好,”杨戬点点头,“什么灾祸?”
太乙真人笑道:“老师并未提及,大概也就是有人要害他性命,去护他一下就是。”
害姜子牙的性命?截教众仙?
杨戬慎重的点点头,将此事答应了下来,问明时间、地点,当下就要动身。
不动身不行,这时日竟就在两日后;太乙师伯如此气定神闲,是因他有挪移的本领,眨眼就能去天涯海角,杨戬可是要早去做准备。
毕竟这是圣人师祖下的令谕,不可怠慢。
“去这么早做什么?”太乙真人埋怨道,“你当真跟你师父一个德行,他来了我这,一口茶不喝就跑回玉泉山闭关。你来我这打探完消息就拍拍屁股走人?哼!”
杨戬讪笑了两声,道:“待封神事了,我和灵珠子师弟常回来看您就是。”
“去吧去吧,”太乙真人摆摆手,“我又不是老掉牙的老骨头,看我作甚?”
杨戬做了个道揖,转身离了乾元山,直奔南洲朝歌城。
姜子牙的受灾之地,在朝歌城西北六百二十里的一处无名峰头;圣人给的令谕中,具体时辰都已经给了,在两日后的辰时一刻。
这活看似简单,只需要过去帮姜子牙一把;太乙真人放心交给杨戬去做,自然是对杨戬实力的认可。
但细细思量,却似乎大有文章。
最为简单的一个问题,姜子牙乃是封神之人,日后将替天封神、执掌封神榜,谁敢动他?
不满封神主动权在阐教手中的截教?
若如此,说不定会有截教大能现身,自己必须小心戒备。
“大能……”
杨戬回忆着自己和梅空媚的短暂交手,那此重伤,对他来说益处良多。
起码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准圣对自己起了杀机,不用多管什么,当前就是一个‘逃’字。
‘玄珠已经七十一颗,最后一颗凝出,就已达到了圆满,那这一层的极限,又在哪?’
玄珠千千万万?
这个就有些夸张了,基本不太可能。
八九玄功,若未曾被毁最后一篇,应当是叫‘九转元功’,取九九八十一之数。
莫非,蕴珠境真正的‘圆满’,便是蕴珠八十一颗?
看自己周身,第七十二颗玄珠就在左掌的掌心,杨戬隐隐有所感应,七十二颗玄珠出现之后,自己周身的玄珠都会互相关联起来。
四肢、躯干、头部,七十二颗玄珠均匀分布,心念一动,玄气便如波涛一般澎湃。
已经没地方再安多的九颗玄珠了。
难道……
杨戬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双腿腿根,老脸一红,咳了声。
这成婚之后,越发不正经了呢,那话儿如何能安置玄珠!
“或许,只有找到玄体隐含之秘,就能寻到安置玄珠的最后所在吧。”
七十二颗玄珠,可演化双重的三十六小周天星斗大阵,但作用不是太大。
先前玉鼎真人曾为他准备了一门用玄珠施展的大阵,同样是用三十六颗玄珠,摆出一门‘定海大阵’。
这‘定海大阵’的名字虽然比较简陋,却是元始天尊赐下的阵法。
若要施展此阵,需三十六颗定海神珠,可演化乾坤,若推演到终极,自可在混沌之中开辟出一方大千世界。
可惜,三十六颗定海神珠已不全,有二十四颗落在赵公明手中,十二颗去向不祥。
定海大阵其实只是三十六颗定海神珠的伴生阵法,因神珠不全,故而没了用处,与杨戬而言,也只是白捡了个大便宜。
师父给的,倒也不算捡便宜。
第七十二颗玄珠凝成之日,杨戬要做的不是即可寻找突破第五重极限之法,而是先将定海大阵演练完全,与小周天星斗大阵互相配合。
到那时,杨戬便可内演乾坤、外借星辰,战力或许会再有跃升。
杨戬如此想着,心中隐隐有些期盼,但涸泽而渔之事他是不会干的,依然很稳健的保存着玄龟宝血之力,以作突破极限时所用,并未耗费在凝聚第七十二颗玄珠之上。
“快了吧。”
杨戬攥起拳,嘴角露出了些笑意。
又转去体会元神之力大增之后的种种不同,总觉得视界开阔了数倍,天地元气的游走更加清晰,似乎心念一动,就能操控万法。
元神道能大兴,肉身修行随巫族没落而没落,确实有个中理由。
杨戬这边正兴起,身形已至南洲之内,身影化作一道金线,朝着朝歌城而去。
纵地金光的极限似乎也就这般了,杨戬正思是否要去学更高深的遁术,或者是学挪移之法……
过了朝歌城,身形开始缓缓减速,在西北方向仔细搜寻要去的山头。
忽听一声呼喊在身后传来,杨戬愣了下,而后嘴角一阵抽搐。
为何碰到了这霉神?
喊他的那人在山林中匆忙飞起,杨戬自认从未见过这道士,但这人喊的那五个字,杨戬不可谓不印象深刻……
“道友请留步!”
第三百三十章 道友请留步
封神劫难中,最强的法宝其实不是混元金斗,而是一张嘴。
一张能将黑说白,能将正说反,能煽动一名又一名本想置身事外的截教仙人身陷大劫的嘴……
申公豹!
这位,也算是封神劫难中的一大反派,姜子牙的宿敌。
原本和姜子牙同师于元始天尊,后因为嫉妒姜子牙,觉得元始天尊将封神重任交给姜子牙这个刚入门四十年的师弟心有不甘,反叛入了截教。
封神之时,申公豹又在截教上窜下跳,当真劝说了不少截教仙人出山,魂落封神榜。
这一声‘道友请留步’,当真是让杨戬心中一紧,似乎感觉到了某种玄妙的道韵。
杨戬低头看去,便见一风度翩翩的中年道人飘然而来,宽袖鼓风、长袍飘荡,自有一番正气在身,很容易便让人心生好感。
道人蓄着山羊胡须,而杨戬盯着那张嘴多看了几眼。
就是这张嘴,简直是被天道开过光一般,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又能让人死心塌地的信服。
道人飞到近前,对着杨戬遥遥一拜,出声问道:“道友可是清源妙道真君?”
道门称呼杨戬,一般都是喊‘清源妙道’;而天庭势力影响下的修道者,都是称呼杨戬为‘二郎显圣真君’。
“正是在下,”杨戬拱拱手,“不知道友是何人?又为何喊住我?”
中年道人微笑着喊了句:“在那龙宫之时,我也曾在群仙之中看到真君之风采,心下敬仰已久,只是道行浅薄,无缘入那龙宫主殿,故而真君不识。我乃申公豹,不才仅为玉虚宫圣人老爷门下记名弟子。”
“原来是申公师叔,”杨戬也还算客气的拱拱手。
申公豹见状,笑意更加明显,仿佛结识杨戬,对他而言无比荣幸一般。
“师叔不敢当,我只是记名弟子,算不得正式弟子,”申公豹笑了两声,反而有几分英豪气,“我辈修道中人,拘泥于这些反而落了下乘。我喊一声真君,真君称呼我一声道友,便足以了。”
杨戬笑着点头,问道:“道友喊住我,不知所为何事?”
“只是见真君在此地徘徊,不知所为何事。”申公豹拱拱手,“我在朝歌城这片还算熟悉,若真君有任何需要,但讲无妨。”
‘我是来救姜子牙’这话能说吗?
明显不能。
说不得,姜子牙的劫难便是因申公豹算计;毕竟作为姜子牙最为‘得当’的死对头,也是三教中,敢对飞熊下手的少数几人。
杨戬道:“并无大事,只是看这里风景不错,偶有所感悟,想就近找个山头住下,闭关修行一番。”
“哦?”申公豹眉头一皱,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