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楚-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就驶出虎跳峡了。    此去为陵安。    最近是高考查学校,查分,所以比较忙    还是求收藏,求票。    (本章完)    。


第20章 那些人,老卒而已
  大楚许多年前曾经打过一场国战,当时的大魏、北汉、南唐三国与大楚几乎是打了十年。    而东越因为自身国力弱小,很明智的保持中立。    这场战争谈不上是谁对谁错,彼此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一统天下罢了。    在史书上,这一场战争被称为春秋乱战。    最开始,大楚并没有参战,不过在战事开打的半个月后,三国联军就攻占了大楚北疆军事重地北丈原。    北丈原据陵安也就几百里,占领了北丈原的三国联军顺势南下。    帝都危矣!    群臣进谏,要当时的大楚皇帝灵武帝迁都南下,面对群臣进谏的灵武帝当时对着满殿大臣说了一句话。    而这句话,直接被写进了祖训中。    当时,这位在大楚历史中最豪迈的皇帝当着众臣说:君主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还好,大楚军方最精锐的镇北军阻挡住了联军南下的步伐。    等到联军退去,这场国战就彻底陷入混战,四国之间互相攻伐。    不过到了后期,三国已经基本上没有和大楚抗衡的实力,这场战争,基本上就开始进入大楚收官阶段了。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太多名将谋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楚四军侯十二王侯。    大多都是在那场战争中通过尸山血海一步步爬起来的,不过前一天才官升三级,第二天就马革裹尸的例子也太多太多。    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多数人没能成为那一将,不过确实是万骨枯了。    不过还有一类人,他们没成为功勋武将,也没成为累累白骨。    他们大多带着伤,从战场上回到家,几乎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但是,    他们都叫老卒。    ……    ……    李老头也是老卒,年轻时候正好赶上了那场国战,而李老头的腿就是在著名的黄沙谷一役中被流矢射瘸的。    那个时候的李老头才三十六岁,在军医的简单救治后,就宣告了他军旅生涯的结束。    不过就在那年,那场战争就正式落下帷幕。    也就是那年,李老头和一些同样是因伤退出军旅的袍泽有了一个约定。    而现在李老头就正在赴约的路上。    杵着拐杖的李老头走的并不快,从梧州到姑苏州他用了二十天,而从姑苏州到靖南州他用了十八天。    在傍晚时候,李老头仍然是走在山间,这条路他每两年就要走一次,所以他并不生疏。    他现在想做的,就是尽量在日落之前,走到前面那个村庄。    不过他确实是老了,走了一阵后就不得不停下来歇息片刻。    以至于他踏着夜色才进到那个村庄,同以前一样,村头的大黄狗仍然是冲着他大叫。    李老头直了直腰,借着月光,模糊不清的看着那条大黄狗笑骂道:“你这憨货,还不识得我?”    停下片刻后,李老头径直向村内走去,走到一户普通的土房门口。    他轻轻的敲了敲门,然后他就这样站在门口,等人来开门。    “吱呀……”    是木门打开的声音,同以往情形不同,这次看门的面孔不是李老头所熟悉的。    以往开门的都是一个跟李老头差不多大的老人,而此时确实一个憨厚的中年汉子。    不过还没等李老头开口,对面的汉子就开口了,“是李大爷?俺爹前两天还念叨着您老,说您好这时候该来了。”    李老头点点头,探头望向里面,轻轻问道:“你爹呢?”    就在李老头这句话刚刚说出来,里面就响起了一道虚弱的声音。    “冲子,有客人来了?是你李大爷。”    那个叫冲子的汉子答应道:“爹,是李大爷。”    然后冲子就带着李老头进了屋,而另一个老人也正好披着衣服从房间里出来。    然后老人就向里屋说着些什么,一个睡眼朦胧的中年妇女就拉着汉子往灶房去了。    老人拉着李老头坐下,问着他这两年的境况。    李老头也是一一回答,两老人也是相谈甚欢。    原本李老头是不认识老人的,不过有一次途径这里,恰好天黑,便在老人这里寄宿一晚。    然后在交谈中李老头知晓了老人也是个老卒,于是两个人一夜畅谈,不亦乐乎。    这也导致了李老头每次途经这里都会在这里借宿一晚。    李老头看了看在灶房忙活的两个人,轻轻问道:“老哥,这是儿子儿媳?前两年没看见啊。”    老人轻轻一叹,洒然道:“大兄弟,老哥我活不了几天了,女儿女婿回来给我抬棺。”    李老头看着满头白的老人,轻轻摇头,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    这一步,迟早自己也要踏上去。    老人摆摆手,“老哥我倒是不担心身后事了。倒是大兄弟,你也没个后人,以后要不就住在这儿,让冲子给你料理后事。”    听着老人这句话,李老头倒是想起了叶如晦,他摇摇头,轻轻说道:“不碍事的。”    饭菜已经做好,老人看了看桌上,说让女儿把他的烧酒拿出来,和李老头喝一壶。    女儿一脸无奈的看了看丈夫,憨厚的汉子点点头,这才转身拿出老人的烧酒。    与李老头喝着酒的老人脸色红润,仿佛恢复了几分生气。。!    此时夜已深,喝完最后一口酒后,李老头和老人也没有再喝,都休息了。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的李老头踏着露水又继续往目的地前行。    而他不知道,看着他离开后,这个老人也靠着女婿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老人其实早就油尽灯枯,只是想着要见这个李老头最后一眼,得偿所愿后,终于再也支撑不住。    憨厚的汉子轻轻把老丈人放在床上,眼眶微红,但是还是没有落泪,然后去村头通知乡亲前来帮忙。    而他媳妇,已经在他爹面前哭成了泪人。    ……    ……    走了两天的李老头,终于在这天清晨,到达了目的地,就是一座小镇的一家小酒肆。    酒肆老板还是那个人,酒肆里的一切也还是老样子,看着李老头,酒肆老板熟悉的和他打着招呼。    “李老哥,又到时候了?还是老样子?”    李老头点点头,坐在酒肆一个较为偏僻的角落。    很快,老板就给他端了一盘花生米和一壶热茶上来,李老头喝着茶,吃着花生米。    看着酒肆里来来往往的人,时间在缓缓逝去,老板眼神里都有些担心。    午后的酒肆人最是多,同那些酒客不同。    李老头还是喝着那壶添了多少次水的茶。    茶水早就已经寡淡无味。    茶水已经渐渐凉了。    终于,太阳西斜,残阳如血。    酒肆老板看着越来越暗的天色轻轻一叹。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客人了,唯一的客人李老头看着外面的天色,眼神中尽是黯然。    他和诸多袍泽一起约定每两年来此一聚,虽然最近两年来赴约的袍泽是越来越少。    但到上一次相聚还有十数人。    而今日却是一个都没有了。    他知道若是还有人在世,就必定会想尽办法到这里,到这时候,仍然是没有一个人。    李老头看着面前这壶茶,终于泪流满面。    而他那头白,却忽然之间失去了光彩,只变得破败不堪。    差点自己给哭了。    求票,求收藏。    (本章完)    。


第21章 是什么病
  出了淮州,便正式踏上的陵安的地界,不过不过陵安也不止是一座城。    在陵安周围仍有大片地方,可以说陵安之大完全不亚于一州之地。    以至于居住在陵安外的那些殷实人家仍然是喜欢说自己是陵安人。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陵安,就只有一座城,一座天下第一雄城。    而这座城注定也有很多传奇。    历经千年的谡下书院,就静静的存在于这座城里。    这座城里也有过许多风流人物。    被掳于此的南唐皇帝以头撞柱用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诗仙李青莲拒不出仕,反而写诗来讥笑大楚皇帝,大楚皇帝不但不怒,还称赞写的有金石之气。令群臣汗颜。    至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样的功勋之辈就更不用说了,这座城里的风流人物,却真的是数不胜数。    不过陵安的真正繁盛还是要归于数十年前的那次国战,归于不肯南下的灵武帝。    虽说是大楚的帝都,不过这座城市和其他的北疆城市一样。一到夏天便酷热无比。    虽说还是初夏,倒是比南方盛夏还要热许多的,从小生长在南方的叶如晦才踏出淮州便有些受不了了。    一身棉衣的他现在已经是大汗淋漓,他抹了一把脸,看着满是汗水的手心,轻轻的摇了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